这是复旦大学副教授沈奕斐写的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也是由她自己解读的,本书的一个核心理念,也是她要推广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 — — 优势累积教育法。
对孩子,家长们要密切关注,但要谨慎出手,真正遇到问题时,尽量通过解决问题来帮助孩子学会一个技能,让他们找到自己发展的道路,慢慢往前走。
先来看下第一部分,为什么说“传统教育方式不适应当下”?
01,传统的教育方式:纠错教育
沈教授把传统的教育方式总结为纠错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的错误,然后帮孩子改正。如果孩子没有犯错,还要时不时敲打一下,就怕孩子骄傲,当孩子认识到错误,我们才会觉得教育的目标达到了。
还有一些其它的原因让这种模式长盛不衰,比如“别人家的孩子”的存在,很多父母就开始莫名的焦虑,而一焦虑,用的也大多是纠错教育。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还经常犯一个逻辑错误— — 滑坡谬误,认为孩子犯了一个错误后,假设父母不去制止,那孩子就一定会犯另个一个更大的错误。沈教授称之为多米诺骨牌逻辑。父母就怕孩子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越大。
比如,孩子开始的学习习惯不好,那可能学习成绩就不好,就考不上好的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也考不上好的大学,再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学习习惯很重要,当父母盯着这东西时,也就会天天唠叨孩子,不断地低估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嘴上说只是希望你正常而已,但这个“正常”的要求已经是很高很高了。
02,纠错教育存在的问题
问题1,后喻时代,过往标准失效
后喻时代的特征就是晚辈成了技术的象征,变成了社会发展的方向,而长辈很多时候不得不向他们学习。相对而言,之前的就是前喻时代,长辈代表经验与权威,晚辈得向长辈学习。
在后喻时代,所谓的标准是缺失的,他们的理想生活与父母这一辈的很不一样,所以父母一直要求的标准,不见得能给到孩子很多帮助,纠错教育就失去了所谓的可信度与可靠性。
问题2,拔苗助长,错把过程当问题
很多错误可能只是个过程问题,需要时间发展,也就是说,这个错误此时此刻就一定能纠正,也不是说纠正了就一定是好的。
这里就给了个孩子写字的例子,一般五六岁的孩子学写字,相信很多父母都很焦虑,从握笔姿势,坐椅子的姿势,眼睛与桌面的距离等等,都想孩子能养成好习惯,写出漂亮的字体,当不对时,就在一旁纠正,但其中有一点父母就不一定能注意到。
其实五六岁孩子的手臂是没有力量的,写着写就累了,写汉字一般都是用手腕力量,对他们来说一般坚持个五分钟就已经很好了,就需要一个休息。相信五分钟对父母来说那真的是太少了,小A现在也在学习写汉字,如果不看着她,五分钟写十个字都很难,如果期间再去纠正她的姿势,那五分钟基本就是在准备阶段。
如果能意识到这只是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一个阶段,父母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如果没有意识到,那纠错的结果可能的结果不用说改变错误了,很可能是亲子关系被破坏。
问题3,应对失据,强化负面习惯
就是父母有的时候知道什么是错误,但并不一定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而如果一直在纠错,经常唠叨,很可能会起反作用。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关注什么,结果就强化了什么。父母的经常唠叨会加重孩子的错误,就像上台演讲时,如果老是告诉自己“不要紧张”,那结果一般会更加紧张。
也就是说要直接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方式,而不去强调他们之前错误的方式,唠叨的模式就会以“不要”为开头,这样只会加深孩子这种的负面习惯。
问题4,破坏归属感,引发孩子四种错误
我还真没想到纠错教育还会破坏孩子的归属感。
经常都会听到“”那什么叫归属感呢?这里给出的答案算是比较简单:归属感就是知道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对世界有什么贡献。而这些首先是建立在我对自己的自信。
如果孩子经常被纠错,那实际上就是在告诉他们:你什么都不是,什么都做得不好,对这个世界也没什么贡献。当孩子认定这一点时,他们会告诉自己“我不是那么没用”,然后去建立自己有用的价值,这会导致设定错误的目标(1)。
为什么说是设定错误的目标?因为这么小的年龄会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就会寻求父母的关注,做事情就是为了父母能关注,而不是做这件事情本身很快乐。长期如此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如果父母继续用更严厉的方式不断纠错,去否定孩子,那会发展到第二阶段——寻求权利(2)。总是与父母对着干,通过与父母对着干来找到他自己。
如果父母进一步去控制,不让玩游戏,不给吃的等等,孩子就会走到第三阶段——寻求报复(3)。这一段如果让他们去培训班提高成绩,那一定没有效果,他们会寻求报复,来告诉父母上了培训班也没有用。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去寻求自我认同。
如果父母继续压迫,孩子可能就到了第四阶段——自暴自弃。父母说什么做什么,自己没有任何主动性,反正自己做决定也没什么用。
简而言之,破坏了孩子的归属感,也就破坏了孩子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