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就业

被“盯上”的K12老师: 合规教师拥抱体制, 违规教师坚守老路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黄燕华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双减”新政的执行者们似乎并没有给自己放假。

10月5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十一”假期检查学科类培训机构发现问题的通报》,根据通报,经检查,北京市西城区学大培训学校存在节假日组织开展学科类培训的问题。

对此,西城区教委第一时间约谈机构负责人,明确将学大培训学校西城区5址培训机构全部移出“白名单”,责令学大培训学校月坛校区即日起停业整改,并在区域内进行通报批评。

很明显,“双减”政策的贯彻执行极为严格,与之相关K12老师的生存空间也在被不断挤压。那么,“双减”文件出台后,K12老师们都去哪儿了?他们的前路又在何方?

1、逃离K12,拥抱“体制内”

事实上,被监管盯上的K12老师“双减”之后的去向不外乎有两种:一是做一名“合规”的K12老师;二是做一名“违规”的K12老师。

先看“合规”的K12老师。

“少数K12老师选择继续留守教培机构。”资深教育投资人徐华向「创业最前线」表示,很多学员都有未消课时,机构需要履约完,否则将遭遇家长集体退费。而履约自然也就离不开K12老师的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留守机构的K12老师选择转教少儿编程、美术、围棋等非学科类课程。

徐华提到,K12教育机构拓展素质教育领域固然需要从外部聘请专业成熟的老师,但如今,这些老师正被机构们疯抢,公司想“拿下”他们,势必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而对于一些想留守机构的K12老师来说,如果不转教素质教育科目,极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所以,一些K12老师为了保住工作,就会选择至少额外教授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徐华说。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不过,绝大多数K12老师选择了“逃离”机构。

“像那些35岁及以下的K12老师有选择报考公务员的。”徐华分析,一来,这些K12老师追求稳定。“毕竟,此次‘双减’政策给大家上了一课,教育产业是国家说了算,而不是资本,所以,一些老师为了紧贴国家,就选择成为体制内的一份子。”

二则,相比不少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这些教学科的K12老师拥有更强的竞争优势。“要知道,他们大多都是‘做题家’,接受过答题思路、应试技巧等方面的磨练。”

三来,家里长辈们对晚辈考公务员一事一向都持支持态度。

此外,一些K12老师也选择了投身考研大军。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学历,进而增强职场竞争力。“要知道,一些好的公立学校对招聘老师的学历有十分严苛的要求,比如研究生学历起。”徐华坦言。

实际上,除了考公考研,还有一批持有教师资格证的K12老师选择加入到教师考编的队伍之中。

至于原因,其实不难理解。首先,公立校老师无论是行业地位还是社会地位都不算低。“大家一般都懂得尊师重道,会高看一眼的。”而且如果在重点学校任教,外界多数人也更愿意前来结交,其潜在的一些隐形价值比较可观。

其次,这些K12老师也愿意追求稳定。毕竟,在民营企业可能随时面临失业风险。而一旦进入体制内,不仅就业有保障,而且退休还享有更高养老金等待遇。“在很多人尚处于失业状态的当下,这样一份稳定且退休无养老之忧的工作,自然被一些年轻人所追求。”徐华说。

第三,部分地区放宽了教师编报考条件。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教师编招录放宽了年龄限制。以重庆南岸区为例,在2021年下半年公开招聘教育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中,放宽了年龄限制到40岁以下,甚至有的岗位可放宽至45周岁以下。此外,一些地区2021年下半年相关岗位基本要求有1-2年以上相应学科任教经历。

而上述教师编招录要求显然利好从教培机构撤离的K12老师。

在徐华看来,部分地区将教师编报考条件放宽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某些地区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允许暂无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参加学校面试,通过后可先入职再补齐证件;

二是吸纳校外K12老师,会对学校原有教学体系起到建设性补充作用。“要知道,这些校外老师的教学方法、应试技巧等都很强。”徐华称。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当然,也有部分K12老师选择进公立校当代课老师。毕竟,很多地方极其缺乏老师,但教师编制又相对有限。所以,这些学校对于那些无法考上教师编的代课老师的需求量较大。

也有部分K12老师选择去私立学校执教。因为相比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不仅准入门槛更低,待遇也更好。“这对那些进不了公办学校但又追求阶段性稳定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个机会。”徐华说。

不过,徐华也提到,私立学校的相关政策难言利好。此前出台的政策显示,公立和私立合营的民办全部要转为公办学校,否则将限期停办。

更有部分K12老师选择加入成人职教机构从事教学教研等岗位的工作。某校外培训机构高管冯昊向「创业最前线」表示,这些K12老师对考试证书类培训相对驾轻就熟,加上职教机构也会对其进行系统化岗前培训。“所以,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他们其实都能参与。”

另有一部分K12老师则直接转行,选择做保险销售、房产中介等非教师岗。“要知道,K12老师的口才普遍较好,外加人格魅力和影响能力又很强,颇受家长信赖。更重要的是,这类非教师岗能给他们带来较为可观的收入。”冯昊说。

总的来看,拥抱体制内、或是在其他岗位继续从事教研工作,是大多数K12教师的主流去向。

2、“违规”与坚守

再看“违规”的K12老师。

“一些K12老师为自家小区孩子提供学科辅导服务。”某一线城市小学生家长朱莉(化名)向「创业最前线」表示,她居住的小区有位从教近二十年的英语老师,在业主群里称自己可以提供上门英语辅导服务,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联系他。“据我了解,‘双减’政策发布以来,已有不少小区业主找到这位老师给孩子补课。”

事实上,“违规”给孩子进行学科辅导的不止个体老师,还包括公立校老师。

一些K12学校老师上门给孩子提供学科辅导服务。教培从业者陈峰(化名)向「创业最前线」透露,受升学压力影响,他所在的四线城市,有不少家长在周末邀请其熟悉或关系好的学校老师到家里给孩子进行一对一学科辅导。

除了上门补课,一些K12学校老师还为孩子提供周中托管辅导服务。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某二线城市小学生家长周阳(化名)向「创业最前线」透露,有家长周中会将孩子托管给孩子的老师,每晚7点半后由家长将孩子接回家,一个月的收费在2000元左右。“一些学校老师会暗地里带几个学生,除了给他们辅导作业,还会管两顿饭。”他补充道。

而公立校老师之所以选择“违规”给孩子补课,原因其实很简单。

一来,家长给孩子报名学科辅导的需求一直都在,但并未得到充分满足;二则,这些老师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的“违规”行为难被发现和举报;更关键的是,“违规”给孩子提供学科辅导服务带来的收入确实不菲。

当然,除了线下交付,很多K12老师也利用第三方工具或平台给孩子进行学科培训。

例如,有不少家长通过ClassIn、钉钉、Zoom等第三方工具或平台让孩子获得学科辅导服务。朱莉表示,她找到自己熟悉的从机构离开的老师或学校老师,双方重新商定课时费,并通过ClassIn、钉钉、Zoom等第三方工具或平台完成相应服务交付。“学科辅导不能停,要保持一定的频次,要不退步可能会很明显。”

不曾磨灭的课后辅导需求和教培服务的高收入,让很多教师和家长最终选择在严苛的政策下“铤而走险”。

3、风雨飘摇转型路

实际上,无论是“合规”的K12老师,还是“违规”的K12老师,大多过得并不舒坦。拿留守机构的K12老师来说,他们看似保住了工作,但收入较之前已大幅缩水。

究其原因,与留守机构的K12老师课时量减少有关。“双减”政策提到,中央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校外培训广告管理,确保主流媒体、新媒体、公共场所、居民区各类广告牌和网络平台等不刊登、不播发校外培训广告。

而广告投放被叫停,给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则是招生量的缩减,最后摊到K12老师手里的学员数势必减少。

同时,这也跟学员转介绍率几乎为0有关。因为很多家长不想失信于熟人。“要知道,‘双减’之下,很多K12教培机构正遭遇生存危机,如果家长推荐的机构出问题,被介绍的熟人因此承担了经济损失,双方多年建立起的信任可能就此消失。”陈峰如是说。

学员续费率几乎为0,也会直影响到K12教师的收入。毕竟,“双减”之下,很多K12教育机构暂停开设新的学科辅导课程。当然,即便开设,老学员家长基本也不会续报。

据朱莉介绍,一些机构已经按政策要求主动降低了学科辅导内容的难度。“比如,把原本课堂会讲解的超纲题型给删除了。”而对于那些追求难度的家长来说,他们普遍会考虑是否让孩子继续跟班上。“毕竟,让孩子去上难度降低的学科辅导班,还不如待在家里自己学。”

同时,因为按照“双减”政策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这也导致K12老师的课耗量大幅减少,而恰恰与机构“唇齿相依”的K12老师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其在上述节假日期间向学生提供的学科培训服务所得。

更为关键的是,受“双减”政策影响,家长普遍对K12教培机构持担忧态度。

不仅如此,很多机构还纷纷收回之前给予员工的吃饭、住宿、公交等补贴福利。以某知名在线教育企业为例,根据该机构今年8月27日向其全体员工发布的福利调整通知,之前的滴滴打车、晚餐补助、带薪病假等福利项目已从8月26日起被暂停或取消。

在此背景下,很多留守机构的K12老师原本生活节奏也被打乱。

毕竟,受“双减”政策影响,机构为了节约成本,通常会将办公场所迁至较为偏僻的地方。如此一来,很多员工就需要重新规划上班路线和调整作息时间。“如果跟随公司搬家,一般还需要重新租房,否则,将花费更多时间在通勤上。”徐华表示。

而那些留守机构转教非学科的K12老师也会变得更忙碌。

徐华提到,拓科之前,K12老师通常聚焦于内部团队交流学习以及本学科的教学研究。一旦拓科之后,其时间管理和学习内容就需要重新调整。比如,周中时间就要大量释放出来进行授课和做相应的准备,其他时间就要利用起来学习新的科目知识,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类培训。如果新的科目有新的一些考核指标要求,还要想办法达标。

这样的困境不仅限于留守机构的K12老师们,个体老师的职业生涯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变得风雨飘摇。

冯昊表示,尽管,很多从机构离开的K12老师手里或多或少有一些生源,可短期低调尝试一对一辅导,但其收入并不持续和稳定。“他们更多是小范围地给熟悉或关系好的学生补补课。”

而大部分转非教师岗的K12老师同样过得不轻松。因为转非教师岗,意味着其需要熟悉新岗位工作职责和流程,并掌握该岗位要求的技能。“而这些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徐华说。

此外,那些回归学校的K12老师收入也基本被“打回原形”。

如大家所知,公立校老师的工资普遍较低。徐华表示,之前,靠着在校外给孩子补课,这些老师的整体收入还不错。现在,政策不让补课,这些老师只能每月领到相比以前要少的多的工资。

4、夹缝中求生

当然,一些个体老师过得依旧“滋润”。

据陈峰透露,目前,从机构离开的K12老师按照900元/课时的收费标准向孩子提供学科辅导服务。要知道,“双减”政策出台前,一些教培巨头的收费标准也就300-600元/课时。

“像行业比较有影响力的老师都自带粉丝,即使不在机构授课,但很多家长仍然认可,会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他们给上课,所以,他们一般是不愁招生的。”陈峰补充道。

除此之外,那些与学校合作的K12老师过得也还不错。

据陈峰介绍,很多公立学校都背负着升学率考核的压力。“要知道,如果升学率不理想,校长是要做检讨甚至被撤掉的。”

所以,上述学校都十分重视师训,会找特级教师或培训机构老师给学生补课。“当然,是校内补课不是校外补课,像河北山东很多学校都这样,孩子基本没有节假日。”陈峰说。

很多跟公立学校合作的K12老师的收入较“双减”政策发布前反而有所提升。这是因为虽说之前跟学校也有合作,但家长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校内补习需求尚不迫切。“‘双减’政策下发后,家长选择校外机构的路基本被堵死,很多补习需求自然会转移到校内。”陈峰分析称。

而校内补习需求的增长,带给与之合作的K12老师最直接的利好就是收入的提升。

至于K12老师们的归途,则表现为各有各的不同。

“一些从机构离开的K12老师最终会选择转行。”徐华表示,随着“双减”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被严格执行,老师招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与此同时,家长付费又难持续。“如果本身对收入就有要求,老师通常只能改行另谋工作了。”

不过,有些个体老师会持续“违规”给孩子进行学科辅导。因为有些违规的学科辅导行为难以被界定。比如,点对点的学科辅导,如果两人只是通过单纯聊天的形式在补课,相关监管部门显然很难界定其是违规行为。

而公立校老师则会逐渐放弃“违规”学科辅导。要知道,老师一旦遭到举报,很可能会被罚大几十万元。“对老师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目,需要花较长时间才能挣回来。”陈峰坦言。

而且,对体制内老师来说,违规给孩子进行学科辅导,还可能面临被开除公职的风险。

此外,越来越多体制外的人也在着手考教师编,一旦通过且被公立校录取,对已有公立校老师无疑会形成一些职场竞争压力。“所以,一些公立校老师会想着先保住饭碗,等风声过去再说。”陈峰说。

5、结语

尽管,“双减”新政出台后,一些“顶风违规”的K12老师凭借自身的名气、口碑及教学硬实力等,在收入层面不降反升。

但从过去两个多月新政落地实况来看,各地教育相关部门贯彻执行的决心和意志似乎有增无减。那么,对于依然抱着侥幸心理的K12老师来说,谁也无法确保自己不是下一个被监管重罚的对象。

所以,在运气被用完之前,及时回归“正途”或许才是那些仍在违规边缘试探的K12老师们迫切要做的一件实事。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