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 ,对“双减”反映不敏感。如果问问 老师“双减”是什么,估计十有八九不知道。双减政策是21年7月颁布的,主要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会不会减轻教育焦虑,制止教育内卷,挤掉教育的泡沫呢?
作业、校外培训不仅给学生、家长造成了负担,而且浪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只能陷入恶性循环,跟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育强国的目标背道而驰。
“双减”政策对学校、家长和社会培训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党和国家双减的目的和目标是明确的、坚决的,但是,多年以来,围绕中考形成运行机制,还会存在很大的惯性,不会马上转向党和国家希望的轨道。以普通人的心态,从几个群体的可能应对策略去分析,看看“双减”政策会造成什么影响和结果。
一、学校和教师
学校和教师要想保持优势,势必要从课堂效率上做文章,新一轮课堂改革成为必然趋势。很多学校不可能具备课堂改革的条件,“双减”也势必会产生学校和教师的分化。
(一) 改革创新派
这类学校重视教科研,创新意识较强。面对新问题,能够以科学的方式找到解决办法。从现实来看,这类学校也一般不拼时间,注重学生的内涵发展。
这类学校借助多年的积累,在课堂模式改革、大数据借力、精准教学、线上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很好适应国家政策,实现平稳过渡。
(二) 传统守旧派
这一类学校靠时间和灌输为主,教科研力量不强,创新意识差。对于政策变化,这些学校也不可能迅速转型,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所以说,这些学校只能寻找其他解决途径。
途径一:加强学习强度
学习、作业时间缩短了,又想做更多的题,只能增加学习强度。学校会督促教师加快节奏,抓学生的快速学习和快速作业。
途径二:我行我素
把国家政策放到一边,继续坚持原先模式,或者挂羊头卖狗肉,偷偷布置作业、安排补课。这部分学校以会研究政策空子为主。
二、家长
(一)焦虑型
对于热衷于抢跑的家长来说,“双减”规定增加了家长的焦虑情绪,他们会想方设法为孩子找新的培训和辅导途径。网传一土豪家庭30多万招高学历保姆,其主要目的还是给孩子辅导课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中国家长的传统观念。也正是这种观念推波助澜,使功利主义教育积重难返。即使在“双减”的政策之间,家长内卷不会消退,连带学校和教师的内卷也不会消退。
(二)欢喜型
有一些家长减轻了接送孩子和辅导课程的负担,可以在时间上和精神上获得放松。这样的家长并不多,但是,他们无疑是双减的受益者。不过,无论双减之前,还是双减之后,他们对孩子的学习都不会太上心,区别在于是不是出力。
三、社会培训机构
(一) 大中型培训机构损失惨重
尤其是以学生培训为主要业务的大型机构,“双减”出台以后,基本是致命打击。失去这一市场之后,能转型成功继续,不能则被淘汰。
(二) 小型机构影响不大
没有什么正规手术,学生十几个,教师也是随时联系的,对于这样的培训机构来说,“双减”没有什么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县级城市,双减基本没有什么多大影响。
从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析,双减对于挤掉教育泡沫确实有一定效果。要想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很长时间。一部分学校需要转型的时间,一部分家长需要观念的转变,这是两个最关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