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刷屏了!院士用布袋拎着这个一等奖证书,又去给学生上课了......

一张“院士领奖归来”的图片

复旦大学师生的朋友圈

刷屏了

图中是11月3日

刚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

领回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

在不少同事和学生眼里,赵东元低调又朴实

“他很低调,

那张证书装在帆布袋里

转身又去工作了”

而赵教授领完奖后就回到上海

记者了解到,自2000年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多次空缺,至2019年只颁出过13项。此次,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凭借《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这一重磅成果摘获一等奖,这也是上海科学家时隔18年后再次问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赵东元领衔的课题组首次将介孔材料从无机组成扩展到有机高分子和碳,在分子水平上揭示有机-有机自组装机制,提出了多元协同共组装新策略,成功合成了有序介孔碳—氧化硅复合材料,这种新型材料柔软而轻,甚至能立于一株蒲公英上。这一成果前所未有地为无机和有机介孔材料架起了一座桥。

更令人感慨的是,这一成果的论文只有薄薄的七张纸。

“得奖并不重要。我们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大部分时间都是挫折,成功的刹那就已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可以说,一切困苦都是为了这一刻。”赵东元说起科研过程,瞬间眉飞色舞。

很多时候,科研总是与奖项、发表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甚至科研人员的“帽子”捆绑在一起,但对赵东元而言,科研目标很纯粹,有突破性的快乐就够了。他说:“基础研究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做一些异想天开的事。”即便此次获奖的成果,在他口中也是“来自拍脑袋的灵感”

不过,在他开始把这一“灵感”付诸实验后的整整五年,研究没有任何进展,期间也有课题组学生想打“退堂鼓”,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因为学生说,“在这个课题研究上,赵老师比我们更拼、更投入、更坚持,谁会愿意退出这样的课题组?”

赵东元课题组招收本科生和博士生也只有一个条件:必须真的热爱科学。只有真正热爱科学的人在一起,才会互相鼓励,更不会轻言放弃。

当赵东元完成了有机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合成后,他第一时间发表论文,将合成路径向全世界公布。

基础科学研究的原创性成果是可以共享的。当我们没有完成这个发现时,这个领域可说是一片黑暗,但当我们有了原创性的发现,全世界科学家都可以共享我们中国科学家的基础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多探索。这是让我自豪的事,也是让我继续研究的最大动力。”赵东元说。

1998年,赵东元从海外归来,入职复旦大学。当时,科研条件很艰苦,只有三万元的启动经费,每月只有一千元工资,还有一间空空的实验室,设在校园外的一家校办企业里。要做实验,没有水热釜?就用塑料茶杯!但他坚持了下来,“这没什么好抱怨的,这是我的祖国嘛,你会抱怨你自己家里穷吗?”赵东元说。

基于赵东元课题组取得的科研突破,目前,世界各国都有实验室以及企业在做各种器件和传感器,有些已进入模拟商业化的阶段。“一旦商业化这条路走成功,他们就需要购买我们中国的专利,甚至根据中国的科研成果制定标准。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意义就在此。”赵东元说。

直到如今,赵东元依旧坚持在教学一线,每年给本科生上“基础化学”。因为他眼中,强基础很重要,人才是科技发展永恒的动力,从事基础科研的人才队伍壮大,才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

他认为,老师也要有一种自觉,用他的话说,“学生不好就是老师太笨了!”他要求学生在做科研的同时,把接受失败作为一门必修课。做实验失败了,确实会给学生带来情绪上的打击,此时,导师须不断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把这些挫折变成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赵东元的课题组,不少学生都会把不断遭遇失败时的经历记在笔记本上,保存下来作为纪念。

得到大奖,对于赵东元来说,仍然是享受基础研究的快乐的“副产品”,用一个布袋拎着获奖证书,回到学校继续给学生上课,对于他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