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让我的眼界突然宽了许多

上世纪60年代初,我的大学同班同学里有个调干生,有资格订阅《参考消息》。我们这些青年学生,尤其像我这样的农村娃,对他羡慕极了,向往着自己何时也能有这等待遇。

后来,我被调到地区林业管理局当党政合一的秘书。这里不仅有“小参考”(《参考消息》),还有“大参考”(《参考资料》)。党委书记给了我个任务:把“大参考”的重要文章,需要主管领导参阅的,必须写出“摘要”,附在上面。若分管领导认为看了“摘要”就不必再看原文,可以直接送档案室存档;若认为有必要细看原文,则等看完了原文再存档。这期间,虽然我的工作量增大了几倍,可我的眼界突然宽了许多。

调到北京后,虽然“小参考”可以订阅,但是“大参考”必须以充实教学内容为由到院长办公室主任那里才能看到。为了教学与现实相结合,我鼓励学生会举办了“亚洲金融危机研讨会”。在研讨会总结时,我用“大参考”不少数据来阐明此次危机的由来和前景,学生们都说获益匪浅。

我退休后,虽然“大参考”看不到了,但是“小参考”一直自费订阅着。双语版和科技版内容的增加,让我知道了很多新词、新内容和新表达。有许多内容,我都剪裁了下来,有的已经补充到手头的工具书里,有的还想写进新作里。

我年近八十,临终前看来离不开《参考消息》了。《参考消息》创刊90周年之际,我要感谢新华社和《参考消息》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希望你们将《参考消息》越办越好!(作者为北京市退休教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