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那封「清华匿名信」, 戳中谁了?

作者丨山野

参考资料:清华大学树洞

最近,在清华树洞(论坛)的一封匿名信,火了。

写信的是位毕业生,如今他已经毕业读研究生,发现树洞里存在一些现象。

于是,这位已经毕业的学生写下了自己的经历。

<上下滑动阅读全文>

经历很苦涩,一边读,一边忍不住落泪。

可读完后,很多人却纷纷表示:

在疲惫甚至有些煎熬的生活里,竟然获得了一丝治愈,也燃起了重新出发的勇气。

01

人们习惯高铁出行的时代,

这位毕业生却十分感谢一辆从安徽发往北京的「普快列车」。

它的硬座票价是140元,

有学生证可优惠70元

算下来,北上之间的高铁价格(560元)足足是它的八倍。

可这张让我们倍感辛苦的硬座票,

对许多人来说却是抢手货。

如果没买到,就只能买站票了。

漫长的车程何其难熬,

可这位清华学生却有自己的小妙招。

那就是准备一个小马扎,

然后坐在上面看一宿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天亮刚好就到家了。

大学四年,

他一直如此往返于故乡和学校之间。

他很感激这趟列车,

因为有了它,

自己才有条件从家乡走出去,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虽然我大学四年,

所有火车票的价钱加起来,

都不如北京到上海来回一趟的高铁。

但我很感谢这趟列车,

这是唯一一辆从家乡到北京,依然有硬座的白皮列车。”

看到这,

我想起如今很多年轻人,

也会为了打卡,去体验绿皮火车。

原来,

那些我们用来满足情怀的「道具」,

那些有点落后且不那么舒适便利的列车,

其实承载着他人「改变命运」希望。

02

这位清华学生的出身,

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寒门学子」。

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

是真正意义上的困难户。

7年前(2014年),

他以省前十名的高考成绩,

被清华大学录取。

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

他的心情既欣喜又沉重。

欣喜的是,

这可是清华大学啊,多少人梦寐以求。

沉重的是,

这是清华大学,上学就要交学费。

当时,家里已经拿不出一分钱来供自己读书了。

5000多的学费、750的住宿费、140的路费.....

这个在许多人眼里稀松平常的金额,

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庆幸的是,

他从各方渠道,获得了资助。

学校的5000元的新生二等奖学金,

国家的5000元助学金,

企业资助的3000元奖学金。

总共13000元,要支撑他整整一年的花销。

他开始做一个严密的规划,

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实处。

其中一半(6500)用来交学杂住宿费,

剩下6500元,

一半(3200元)用来买电脑,

(电脑是当代大学生必需品)

剩下3200元是他两个学期(8个月)的生活费。

平分下来,每个月400元。

这400元,就是他当月的生活费。

对很多人来说,这不过是一顿饭钱。

可他却能拆分出90多顿。

很不可思议吧?

按照计划,

他从400元里拿出300当伙食费。

一日三餐,总共控制在10块钱以内。

当同学吃着花样繁多的盖浇饭、小火锅、香锅的时候,

他的饭,是3块5的排骨土豆。

当吃素,成为一种流行文化的时候。

他却最爱去食堂的「素食窗口」,

因为这里的素菜种类繁多,

有白菜、豆腐、豆芽、萝卜丝,每样不到一块钱。

当然,有时他也会奢侈一把。

点一份儿4块钱的糖醋肉。

很多时候他都会让食堂阿姨多乘勺汤,

用汤泡饭的形式,迅速填饱肚子。

那剩下100元呢?

用于基本的生活开销:

理发、洗澡、话费充值、买书。

就这样,他每月还要求自己省出25块钱,

积少成多,四个月就是100元了。

没错,这是他应急的钱。

一笔笔花销,

看似是一道道简单的数学题,

可这又何尝不是生活的难题?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心里一定挺苦闷的吧?

可他并没有抱怨。

甜甜的排骨,丰富的素菜,带汤的肉类.....

这些,都他生活幸福感的来源。

“把汤拌在饭里,唏哩呼噜的吃掉,真的很香!”

“我最后都是拿米饭把盘子沾干净吃掉,

每次吃完都特别满足,感觉好好吃啊!”

简单的饮食,

并没有让他体弱多病、弱不禁风。

因为他每天都在运动,

虽然没去过健身房,

但免费的操场和单双杠设施,

让他练了一身腱子肉。

挺佩服他的。

虽然贫困让他每一步都谨小慎微,

可他还是要在生活的夹缝里,开出花朵。

眼前的路或许是黑暗的,

但他却为自己点亮了一盏灯。

03

省钱到极致,

并没办法改善自己的大学生活。

光节流是不行的,他要想办法开源。

大一大二这两年,他学习很刻苦。

等到大三,当自己面对学业可以游刃有余的时候,

他开始挤时间「勤工俭学」

比如白天上完课之后,

晚上骑自行车去做家教。

那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对方家长看他涉世未深,

给的价格并不高,1小时只有100元。

甚至还让他帮忙接小孩放学,

有时一折腾,四五个小时的时间就过去了。

面对「物尽其用」的压榨,

他心里是知道的,可还是耐心做下去。

因为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

他很感激对方给自己这个机会。

并且,每个月还有两三千的额外收入。

他上课时很认真,

带了这个学生两年,让其在中考拿到接近满分的成绩。

这份兼职,

让他的生活有了小小的改善。

大一去清华报道,

他从家里带了寥寥几件衣服。

来回穿了两三年,

很多处已经旧到不能再穿了。

于是陆续买了一些平价的新衣服,

他很满足,这可是自己更新的第一批「装备」。

更让人快乐的是。

吃饭终于不用「一菜一饭」了。

可以升级到两个菜了!

以前几乎不聚餐,

但后来也可以和同学平摊饭钱,

吃上一次美味的香锅了。

但同时,

他也陷入了一种漫长的反思。

每个月多了两三千收入,

“我到底有没有资格领助学金了?”

身为旁观者的我们知道:

他可以不领,

再多做几份兼职也能维持生存。

但这可能会影响学业,也会让他继续一菜一饭的日子。

带着这份愧疚,

他写了一封长信给资助他的企业负责人。

信中他如实交代了自己当家教赚钱的事,

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资格领到这笔钱。

不久后,他收到了资助人亲笔写的回信。

“你安心读书就行。”

对资助人来说,

这些钱或许只是数字。

但恰恰是这位清华学子的这份自觉和诚实,

让她意识到自己做的慈善,是有意义的。

求学生涯中,

他很感恩自己受到的帮助。

学校公共区域有免费的水,

为了节约水费,

他会准备两个空瓶子。

每天晚上灌满水,用于早晚饮水。

在奶茶动辄二三十块的今天,

他喝白水,也可以津津有味。

入学之初,

在还没买电脑的日子里,

他用的是学校图书馆二楼的公共电脑。

同时,企业还捐赠了他一辆自行车和一个智能手机。

方便他上课出行和与同学沟通。

这些在许多人看来,

似乎理所应当的事物,

在他眼里,确是那么珍贵和庆幸。

甚至会觉得,自己占用了学校和社会的资源。

他将这一切默默记在心里,

想在日后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

04

或许你会问,

一个人,真能做到如此坦然适应贫苦的生活吗?

当然不是了。

他也有自尊,

也有自己的软肋,

他没办法把自己的难言之隐让旁人知道。

所以他最大的遗憾,

就是错过大一全班组织的出游聚会。

当时预算大概在人均150左右。

他必须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实在是捉襟见肘,便找借口没去。

所以在班级纪念册里,

第一张集体合照里没有他。

这是他本科四年来最大的遗憾。

可后来他才偶然知道——

大一那次聚会,

同学们本来想叫他一起去的。

大家隐约知道他的家庭条件,

想帮他把150块交上。

可又不知该如何开口,

怕伤到他的自尊,于是便不了了之。

他也知道,

宿舍舍友从来没有区别对待他。

没有轻视,也没有同情,

大家平时都是嘻嘻哈哈,彼此自然平等。

他发现,

原来大学四年的同学原来这么善良、可爱。

于是做了一个决定。

大四那年,除了准备毕业论文,

他也开始了实习工作,同时又接了一个家教。

渐渐地,他把读研究生的学费攒了下来。

还额外拿出积攒了很久的2000元,

以班长的身份,请同学们吃了一顿饭。

饭桌上,他哭的稀里哗啦。

“我好遗憾没有和大家在大一就一起出去玩。”

05

又是一年开学季。

这一次,他不是初来乍到的本科生了。

而是要继续回到清华,

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学业

开学第一天,

他收到学校发来的助学金申请资料。

“客观上说,

我依然属于园子(清华园)里最困难的那批人,

我可以去争取。

但是,我和我自己比,

我发现我可以养活自己,

我可以自力更生了。”

“那些钱就像是锦上添花,

而不是雪中送炭。

还是把它们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这一次,他放弃了申请。

他想起大学帮他审批补助金的老师,

想起多年来帮助自己的企业家,

想起一直在小心翼翼呵护自己的同学们......

这些如涓流般温暖人心的善意,

让他也做了一个决定。

如果说,

从前的自己是在黑暗中努力发光,

那这一次,他要让光照在别人身上。

他决定帮帮家乡里和自己一样贫穷的孩子们。

于是去了当地的希望小学,

亲自考察,然后选了四个孩子。

“从研一开始,

我每个学期拿出了3200块钱,

资助4个孩子这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

他打趣地说,

这四个孩子是他的「学生」,

做他的学生并不容易。

这不是简单的物资捐助,

而是一种精神的扶贫。

他会在假期回家之余,看看这四个孩子。

并且专门挑出一天的时间,

给孩子们「开会」。

给他们分享家乡外的世界有多精彩,

向他们讲述自己在清华的所见所闻。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一把伞。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的意思,

就是我们所得到的一切,

应该有相应的德行去支撑。

我接受了各方的援助,

那么我就要做出相应的回报,以匹配我的德行。”

06

曾看过一个留学生发帖抱怨:

自己在国外打车购物,刷了父亲的信用卡。

父亲发信息劝她,

家里最近条件紧张,要省吃俭用。

她很愤怒,觉得父亲不理解自己,

甚至对其暗暗辱骂。

哪怕为了供女儿出国读书,

父亲吃的是最简单的绿叶菜和米饭。

另一边,

网上有个985five小组。

他们是985名校毕业,面临找工作困难的问题。

他们自嘲自己是「小镇做题家」,

试卷上的问题,回答起来头头是道。

可生活和工作的难题,却时常将其困在审题阶段。

也在坊间听闻过一些悲观论调。

有人说:

知识难以打破区隔。

他们的终点是别人的起点。

当这些事在不同时空纵横交错时,

我们尝尝会陷入自我否定的预言中无法自拔。

在这个声色犬马的时代,

有多少人可以不忘初心,

超越物质的虚荣和虚无。

勇往直前,一无所惧?

直到看了这位清华贫困生的匿名信,

我才会有一种内心的通透、爽朗之感。

哪怕生而贫穷,

也不要轻易认命,只有用知识争取走出大山的车票,才能将自己从苦难中捞起,从而迎接更波澜壮阔的人生。没有人可以定义出身“寒门”的人到底是不是「贵子」。因为——人 贵 自 重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