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事立体,贵乎精要;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
曾有湖南高考作文给出了两则材料,让考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一题。
估计连命题老师都没想到,其中第一则材料居然有考生写出了一篇满分作文。
事后,有老师证实,当年湖南有8篇优秀作文均得了高分,唯独这篇,阅卷老师在一评、二评时都给了满分60分的好成绩。
这篇有关“猪战胜宿命”的高考满分作文,还获得了人民日报的推荐,如今,我们有幸可以窥见它的“全貌”。
亲爱的各位读者朋友,您可以细细品读一下,看看作者的写作水平究竟如何呢?
当年,这篇高考满分作文在网上爆出后,曾有媒体主编这样评价:考生同学“化身为猪”,暗合当年鲁迅“铁屋子”的寓言,此文立意甚高。
鲁迅曾在文中有一个关于“铁屋子”的意向,而这位满分作文获得者将自己追求精神自由的经历想象成像猪一样逃离“屠宰场”,寓意堪比大师,精妙绝伦。
但是,这位主编认为该考生引用过气心灵鸡汤大师汪国真的警句,格调不够高远,但是,整体而言,却属于一篇“合适的满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篇文章,有个人的看法,这很正常。
主编对高考满分作文“先扬再抑后扬”的点评模式,我们也不好妄加评判。
但是,一篇能得到阅卷老师一致认可的作文,肯定有其过人之处,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满分作文中的亮点部分。
我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学写作文,关于行文布局,语文老师总喜欢强调六个字:“凤头、猪肚、豹尾”。
我曾天真地以为这六个字是中学语文老师的发明创造,直到后来翻书才知道,这是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提到的做乐府的方法。
“凤头、猪肚、豹尾”是一种对诗文创作的开头、主体以及结尾的比喻说法,说的是文章开头要奇句夺目,引人入胜,主体要充实丰满,结尾要如同豹尾一样雄劲潇洒。
我想,若用这个标准来判断这篇高考满分作文《猪的宿命》,再合适不过了。
这篇文章开头很抓人,作者一反常规,将自己比喻成了一头猪,这不是一头普通的猪,而是靠在昏暗、潮湿的矮墙上,和祖辈一样有着悲惨宿命的猪。
什么宿命?
每天不愁吃喝,但是,自由之日,也是它受死之时。
如此看来,这是一头爱思考、会思考的猪。
中间部分,作者说它做了一个梦,它在屠宰场发现自己作为一头猪只有灵魂属于它自己,肉体全部用来供人食用,得知这一事实后它立刻从梦中惊醒。
后来,它决定逃跑,不畏惧他人眼光、逃离猪圈。
文章主体部分言之有物,读来一气呵成,妙哉!
临近结尾,作者写到这头逃跑的猪学会了像狼一样嗷叫,在夜空下,它看到了美丽的星空。
说实话,这样一篇立意深远、结构精巧的文章,我是写不出来的。我想,对于一名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生而言,能在短时间内写出这样一篇上乘之作确实是有水平。
当然,这篇高考满分作文除了结构完整,写作语言上也很有风格,其中有两处用法并不常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这篇作文开头连用了两个“宿命”,结尾又连用了两个“明天”。
这种写作方式让我想起了鲁迅的那句:“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关于鲁迅在文中重复表达“枣树”的意向,究竟是不是拼凑罗列?
我曾看到有专业人士分析说这是一种运用“重复修辞格凸现枣树”的写作方法,这种文学功底是建立在鲁迅先生凛然不可侵犯的精神风貌之上的。
那么,如果按这条标准判断,这篇《猪战胜宿命》的作者应该也是文学素养较深的一名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生了,否则,如何敢与文学巨匠比肩。
其实,照我个人理解,这种重复修辞的用法,也有可能仅仅是为了增加文章的韵律感而有意凸显的。
一篇文章,虽诉诸笔端,终究是要“口诵”的,不信你试试,“宿命”和“明天”只出现一次,明显没有两次读来意味深长。
其实,这种看似“语病”却又浑然一体的文字创作方法,是很考验初学者的基本功的,学生党要在平时多读一些韵律强的诗文,比如唐诗宋词或者其他一些古文等等。
那么,学生党作文得高分除了在文章结构和遣词造句上下功夫,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
我觉得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有一个误区要避免,就是尽量不要读一些同龄人的习作或者说是所谓的优秀作文、范文。
文章写得好的人并不是读了别人的优秀作文写出好文章的,一定与其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有关,这就要求学生党广泛涉猎各种经典名著,从写作读后感开始锻炼自己的文笔,平时多思考、多练笔、多总结,久而久之,写作水平才能有提升,在考试有限的时间内,才可能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
写作,归根到底,是比谁的境界高。
也许,你与考试满分作文就差一个好记性和烂笔头了。
高考满分作文《猪战胜宿命》您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