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双减路上别迷失了方向, 这4个因素家长要关注, 孩子才能脱颖而出

双减政策落地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了,在双减路上,有一路高歌猛进誓将学习进行到底的孩子,也有肆意虚度年华不思进取的孩子。

面对双减新政策,有不少家长感到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似乎迷失了方向,在“双减”路上,不知道该引导孩子往哪里走才对?

家长们的“迷失”主要聚焦在以下这几个问题上:

一是取消校外学科补习班,孩子的学习成绩会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二是在中高考的现实下,“双减”会不会使孩子被考试无情淘汰?

三是“双减”会不会造成阶层固化?

如果把它们归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双减”之后,什么样的孩子才会最终脱颖而出?

01 在“双减”路上,家长到底要关注什么?

双减新政现在已成为摆在我们家长面前的一道“考题”,如何做到把这道“考题”理解透彻,关系到孩子在“双减”路上能否走得行稳致远的问题。

面对“双减”新政感到迷茫的家长,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的教育关注点出现了偏差,不少家长一味地在追求孩子学科上的补习,却忽略了如何抓住那些能影响孩子学习的本质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并没有把握住重点,仍停留在要让孩子上补习班才能有好成绩的思维观念上。

在“双减”路上,我们家长到底要关注什么?

在我看来,家长应该把关注点放在真正影响和制约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上。

以下这些才是真正影响和制约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家长真正要关注的重点:

1.孩子对学习是否有浓厚的兴趣;

2.孩子自身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意愿;

3.孩子是否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

4.孩子是否找到了合适的学习方法。

道理很简单,当孩子对学习有兴趣时,他就会努力去钻研学习;当孩子有强烈的学习意愿时,他就会有学习内驱力;当孩子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他就会在学习上做到专注、认真等;当孩子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他就能在学习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言以蔽之,孩子只要满足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因素,学习成绩自然就不会差到哪里去,甚至具备了成为优等生的潜质。

02 没有了校外学科补习班,孩子成绩怎么办?

在“双减”政策下,很多校外学科补习班不是关门大吉就是转型改行了,不少家长心里难免有顾虑:没有了校外学科补习班,孩子成绩怎么办?

我们不妨从以下这三个层面去考察、评估学科补习班对自己孩子的影响作用到底有多大:

一是孩子通过校外学科补习班的补习,在学习成绩上获得了稳定而持久的提高吗?

二是孩子通过校外学科补习班的补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吗?

三是孩子通过校外学科补习班的补习,学习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吗?

很显然,孩子在以上这三个层面上如果获得了良好的变化,那上这种校外学科补习班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没有上校外学科补习班的意义。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我们家长要明白这两点:一是学科学习要回归到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二是家长要回归到家庭教育中。

学科学习回归到学校教育,意味着学校老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向课堂要教学质量,让想学爱学的孩子能够学有收获。

家长要回归到家庭教育中,意味着家长要腾出时间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成长,而不能把教育孩子的重担完全扔给校外补习机构,家长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引路人。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只有点燃孩子对学习的激情和渴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唤醒他们的学习内驱力,才能让孩子获得成长,最终脱颖而出。

所以,即使当下没有了校外学科补习班,只要我们找对教育思路,用对教育方法,一样能把孩子培养成学习优等生。

03 孩子可支配的时间多了,家长要如何引导才对?

当孩子减负之后可支配的时间多了,就可以随便挥霍了吗?

答案当然不是这样的!更需要我们去引导孩子科学用好每一分钟。

对小学中低年级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大部分作业都在校内完成的情况下,就有了更多属于自己可支配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做法,一种是家长误以为学习不重要了,开始放任孩子随便挥霍自己的时间。

还有一种是家长眼看着孩子在学校完成了作业,回到家里没有什么作业,就给孩子布置了额外的家庭作业,还美其名曰这是为孩子好。

这两种极端做法显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我们完全可以引导孩子在可支配的时间里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培养自己的良好学习习惯、去阅读大量的好书等等。

其实说到底,孩子可支配的时间越多,就越能考验孩子的自律能力。

一个有着高度自律的孩子,无论是在何时何地,也无需任何的外部力量的推动,他们都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

在双减路上,家长只有做到不迷失方向,孩子才能朝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大踏步前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