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aybet雷竞技

54岁参加高考25年, 明年继续考将“改考文科”, 梁实有什么底气?

当电视机里出现丈夫梁实的画面,妻子就会转身离开。

梁实心里也知道,自己这个“老考生”早就让妻子厌烦了。

但是,梁实自己的内心还是没有放弃。

一转眼,从1983年第一次走进考场到如今,38年过去了。

1967年,梁实出生在四川省仁寿县。

父母虽然都是老师,不过在那个年代,读书并不是一件太受欢迎的事。

小时候,由于父亲被下放外地,梁实他们五个孩子由母亲一个人拉扯大。

彼时物质生活条件差,不过当过老师的母亲,还是会给孩子订购一些少儿读物。

梁实爱读书的习惯,也就从小时候慢慢培育出来了。

1978年恢复高考,那时候的梁实虽然还在上中学,

不过内心已经萌生出了要参加高考的愿望。

他学习很努力,尤其对理科情有独钟。

在中学阶段,梁实的成绩中规中矩。

五年多的时间,他的内心对于将来报考什么大学也逐渐有了清晰的目标。

对于知识和读书人,梁实的内心充满了向往之情。

高二的时候,他就开始着手备战了。

按照梁实当时的目标,他想考上一本的好学校。

至于其他的大学,并不在梁实的考虑之列。

更为重要的是,梁实当时对于报考是充满信心的。

无论是课本上的知识点,还是模拟试卷的考题,他一看就会。

只是梁实不清楚的是,正是这种自信,却让他在第二年的正式考试中吃了亏。

那是1983年,16岁的梁实终于要走进高考的考场了。

读理科的他,开考前看着很多题目,都觉得很简单。

然而当自己真正坐在考场的时候,除了紧张之外,

他却发现那些题目细做起来,和自己之前的想象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考试已经开始,他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

结果自然而然,他的成绩并不理想。

也有消息说,当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时候,梁实连预考都没有通过。

结果和理想的落差,让梁实彷佛遭受了某种侮辱。

他当然不甘心失败,在当年的高考结束后,当即决定复读。

于是,梁实去了简阳的一所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

这一次他长了心眼,不敢再小看那些题目和知识点。

又是一年的紧张学习后,梁实再次满怀信心走上了考场。

然而结果和去年如出一辙,他还是没有通过。

一连两次的失利,让梁实开始怀疑自己。

尤其是身边的很多熟人,渐渐都有了闲话。

有人干脆一点,建议他不要再考了,给自己找点什么事干吧。

别人越是说闲话,梁实的内心更是刺挠和不舒服。

幸好父母那时候还算支持他,因此梁实又去了内江的一所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

接连两次失利,已经让梁实多少认清了实际的情况。

他不敢再大意,任何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的状态。

怀着忐忑的心情,梁实第三次走进了考场。

然而无论是实力还是命运,依旧没有站在他这一边。

面对失利的成绩,父母这一次也说话了。

“不要再考了,该考虑去学一点技术了。”

既然喜欢理科,父母就建议儿子去读中专。

有一技之长,将来走上社会也能立足。

毕竟,1986年的时候,中专毕业国家还是管分配工作的。

由于家里不再支持自己,梁实只能顺从地走进了乐山的一家技校。

可惜入学之后的梁实并没有好好学习。

从他的内心深处,对于中专是怀着深深的鄙视的。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就偷偷从学校跑出去了。

彼时的他已经快20岁,父母也不再管他,梁实也只能开始谋划生计。

此后几年的时间,梁实活动在内江、成都和乐山一带。

那时候的很多工作都是分配的模式,找一份临时工很难。

他给人修过机械,还去山上砍过木材。

总之什么能糊口,那就干什么活儿。

赚的钱不多,而且其中的很大部分,又被他拿去买复习资料了。

无论在哪里,其他人吃了饭都是玩儿,他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看书。

梁实还是不死心,或者说,他想通过这种方式继续证明自己。

可惜,在学校里有大把时间学习的情况下,成绩都考得不怎么样,

现如今工作了,复习的时间变得零碎,高考成绩可想而知。

随着一次次的失败,眨眼就是四五年的时间。

梁实也不知道,彼时他的内心是失落,还是因为频繁地参加考试,而变得麻木了。

1991年,梁实的工作终于稳定了下来。

他通过考核,成了内江市一家木材公司的正式员工。

除了工作稳定下来,这一年,24岁的梁实还结婚了。

家里人都觉得,梁实终于成家立业,这下子内心的高考梦也该终结了。

毕竟,跟他同届的学生,当年很多考上大学的人,如今也早已参加工作了。

然而,梁实丢给妻子和家人的一句话却是,我还要考。

执拗的梁实,让新婚的妻子和家人心里都蒙上了一层土。

尤其是新婚的妻子,她并不理解丈夫为什么要这样做。

梁实告诉妻子,他的目标其实很单纯,就是考上好的大学。

有了这一项,以后的事情就什么都好说了。

而且,他也向妻子保证,不会因为参加高考,而影响到家里的生活。

虽然家里统一了意见,然而24岁的梁实,再次参加高考却面临着诸多的不便。

他早已不是学生,而且已经是参加了工作的成年人。

想要参加高考,必须要工作单位出具相关的证明。

不过,彼时的木材公司,无论如何也不给他开证明。

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都觉得梁实这是闲得无聊。

他们想不通,这个已经参加了五六年考试的人,

而且每一次都是以失败告终,为何还不死心。

眼看拿不到参加考试的证明,梁实只能求助到林业局。

当时,木材公司还是林业局的直管下属单位。

最终,林业局破例给梁实开了证明。

证明是拿到了,但是当年的考试依旧不理想,距离分数线还有10分。

这下同事和领导都觉得,他该死心了。

他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没有再提考试的事情。

妻子一度认为,丈夫终于回心转意,不再折腾了。

可是到了第二年,梁实又打起了考试的主意。

不同的是,这一年他的年龄超过限制,再加上结婚,已经失去了高考的资格。

失落的梁实,只能去参加成人高考。

考试很顺利,当年的成绩也不错。

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给他发来了录取通知书。

妻子和家人都很高兴,总算是圆了大学梦了。

然而看着录取通知书,梁实的脸上却没有一丝笑意。

一番抉择后,梁实最终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去报到。

这让妻子感到非常的诧异,她质问丈夫,明明已经考上了,为何不去?

“成考不是真正的大学。”

无论妻子给他说什么,梁实永远是这句话。

就像当年他从中专辍学一样,在梁实的内心,对于高考和大学有自己的定义。

而且这个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变得越来越顽固。

在梁实的心目中,只有通过普通的高考,并且考上了重点大学,才是成功。

可惜,再怎么说,他已经没了报考的资格。

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梁实的高考梦算是彻底被堵上了。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形势的剧烈变化,

曾经被看好的铁饭碗工作,也走到了解散的边缘。

1993年,梁实所在的单位处于破产边缘,他也在事实上失业了。

那时候的梁实,已经有了孩子。

家里有两口人等着自己去养活,梁实也不能消沉。

他就此放下了高考梦,之后开始了打拼。

梁实先是在一家塑胶厂当销售,工作一度做得也很不错。

此后,因为改革浪潮的兴起,各地的房地产项目纷纷上马。

高楼大厦平地起,建材的需求量就很大。

梁实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因此从1995年左右,开始倒腾建材。

俗话说的好的,赶上风口,是只猪都能飞起来。

梁实当年贷款几万起家,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赚了足足百万。

看来和高考比起来,梁实的经商头脑要好多了。

此后,他有了自己的建材厂,妻子则做起了家具生意,

夫妻俩在这个行业内干得可谓是风生水起。

一转眼到了2001年,梁实35岁了。

这一年,他得知了一条消息,国家的高考政策改了,不再有年龄限制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梁实又有些坐不住了。

多年前的高考梦,又开始升腾起来。

他告诉妻子:“我想参加高考。”

妻子认为丈夫是在开玩笑,毕竟几年时间过去,

丈夫早已一门心思扑在了生意上,从没见他再动过高考的念头。

然而有一天,妻子却看着丈夫抱着一摞教材从外面回来了。

“你真的又要开始折腾?”妻子有些生气。

“我这怎么算折腾呢,只是心中还有梦。”

梁实不管妻子的唠叨,开始在家里自顾自的复习起来。

事实上,当时他的生意早已进入正轨,日常由他处理的事情并不多。

所以,梁实确实也有时间“折腾”。

只是,他的年龄在众多考生中间显得十分扎眼。

尤其是当天进考场的时候,皮肤晒得黝黑的他,被监考老师当成了家长。

直到他拿出准考证,监考老师经过了仔细的核对,

才一脸疑惑的把他放进考场了。

再次走进考场,梁实的内心有些紧张。

他原本以为多少年不考试了,成绩肯定没法看。

未曾想当年的成绩,还达到了三百七十多分。

这一下子又增加了梁实的信心。

但是,此时的他毕竟是家有老小,还有公司的生意打理,

他的复习时间是不充足的。

接下来的四年时间,梁实并没有参加考试。

直到2006年的时候,梁实再次走进了考场。

彼时,因为传媒和互联网的出现,他的高考事迹开始渐渐被世人熟知。

而且这一年的考试成绩,他也超过了400分。

面对这个成绩,梁实的内心变得更加坚定了。

此后,随着自己建材厂的停业,他的时间一下子变得充足起来。

梁实决定不再去做什么了,而是一门心思复习高考。

他的事迹也被传媒发掘出来,高考钉子户、中国第一铁脑壳等标签纷纷出现。

当然,也有人称他是当代的范进,对于高考的迷恋已经是一种病态。

无论外界怎么说,梁实都不为所动。

毕竟,他通过多年的生意,已经生活稳定,

他并不想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只是想通过考试,来得到某种证明。

一年的时间,他抽出一半用来备考。

不过2010年的高考成绩,还是未能让他达到理想的分数线。

各种教培机构也找上门来,声称会有专业老师辅导,让他考上好成绩。

但是梁实和他们接触过后,发现他们讲的知识点和自己学的东西是一样的。

所以从那之后,他就拒绝了一切的辅导。

除此之外,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

他的精力和脑力,也越发不如年轻人。

2011年,对梁实而言似乎更加特别。

因为这一年,他的儿子也要参加高考了。

那一年高考之前,梁实瞒着妻儿特意回了一趟老家。

他去县里一个最大的寺庙里烧了香。

但是佛祖并没有保佑他,他当年的成绩依旧不理想。

不一样的是,儿子在那一年顺利考上了大学。

外界的议论纷至沓来,尤其在每年的高考季,他都是被讨论的对象。

此后几年,梁实照旧按照自己的频率和习惯复习。

高考的成绩,也始终徘徊在四百多分左右。

他的梦想,一直是四川大学的数学系。

不过按照他的这个成绩,距离自己的梦想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

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梁实表示,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多岁,

不过在考场上的心态,和年轻人的心没什么差别。

他依旧觉得,自己什么题都会做,可一到正式开考的时候,

很多题就变得一团糟了。

今年高考的时候,54岁的梁实再次出现在了考场,而他的两鬓已经斑白。

这是他第25次参加高考。

相比往年,他的成绩还出现了下滑。

梁实也坦承,自己二十多年来的高考梦,确实太顽固了一些。

不过,他表示明年改考文科。

梁实说过,做一件事老是不成功,心里其实很不好受。

至于未来会不会考上,他自己其实也不知道。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