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关于2022年国考的数据:
212.3万人报名,174.2万人确认缴费,142.2万人参加考试,大约有70万人弃考,报录比从一开始的68:1,瞬间暴跌到46:1。
从一开始初报名让人咋舌的盛况,到现如今“不过如此”的感慨,难道考公不香了?
2022年国考,70万人弃考,“临门一脚”选择放弃,难道考公不香了?
还记得当初报名人数一出来,超过200万人的庞大数据让不少人为之一振,不禁直呼:不愧是国考,这阵仗无人能及。
不少准备参加考试的考生,更是被直接吓到“退避三舍”,西藏一个岗位的报录比更是直接暴涨到20000:1,国考真是每年都在刷新人们的认知。
时至今日,22年国考已经成功收官,我们重新复盘一下有关国考的数据,就发现原来也不过如此。
如果按照一开始预报名人数计算,22年国考将近有70万人选择放弃。也就是说,你能坚持到考试那天,并且顺顺利利完成两场考试,就已经战胜70万考生。
这么一想,国考好像也没那么恐怖,“神秘面纱”就此被撕下。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么多人放弃国考,难道是考公不香了吗?
小编只想说: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弃考人群每年都存在,弃考率不能作为衡量国考热度的唯一标准。
尽管今年有70万人放弃考试,但这是正常的弃考率,每年都有将近30%的弃考率,比如21年就有56万人弃考,20年有47万人弃考。
几乎每年都有一部分人直接折在“临门一脚”,这种情况非常正常,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考公不香了。
相反,高弃考率说明报考人数激增,比如22年国考报名人数比21年多了55万人,竞争只会有增无减。
★那么,究竟是何原因导致70万人直接折在“临门一脚”?
从客观上来说,国考也是一场横贯南北的考试,尤其在疫情反复的当下,顺利参加考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舟车劳顿外加昂贵的住宿费用,还要配合防疫要求,很多跨区域考生要排除万难,才能顺利参加考试。
如此高成本投入,再加上自身炮灰意识的觉醒,很多人便觉得没有参加必要,及时止损可能只是损失个报名费。
如果义无反顾去考试,就会成为一个成本高昂的“炮灰”,基于这样的思想斗争,大多数人便在最后一关选择放弃。
当然其中也不排除那种直接被报名人数吓跑的考生,尤其一看到西藏阿里地区都开始“万里挑一”,就认为自己这种小白根本不配参加考试,识时务者为俊杰,及时放弃幸福千万家。
还有大部分是败在“心理战”这一关,认为自己复习不扎实,去了也是打酱油,还不如直接放弃。
也有人直接被上午的行测考得“一脸懵”,下午的申论直接放弃,这样的人也不少。总之,心态崩盘是导致不少人放弃的重要原因。
可见国考不仅是一场能力战,也是一场心态拉锯战,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国考弃考率一直存在,但是这几年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在“风雨飘摇”的当下,不少人选择稳定的“铁饭碗”,这就会加剧竞争。
最后规劝一句,国考是一个适合应届生PK的战场,越早上岸越好,大学生不要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不是考公不香了,而是很多人没有勇气直面竞争。
写在最后:
200多万人报名,70多万人弃考,这样高弃考率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尽管如此,也不能主观臆断认为“考公不香了”。
考公依然是不少人的重要选择,热度只会有增无减,所以越早上岸越好,考生们不要轻易放弃每一次机会。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