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没戴红领巾和校卡, 老师以示惩戒不让学生上课, 家长怒而反驳

小学阶段老师会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规范,会根据学校和班级的相关规定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行为习惯,一般情况下家长都会支持老师。

有的时候因为家长的疏忽或者是学生自己忘记了,也会出现没能符合学校规定或要求的情况,这时候老师就会将情况与家长及时沟通,帮助学生去进行改正。

但是有的时候老师一时气愤做出的决定,会让学生和家长倍感气愤,从而引发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有位老师就因为学生上学忘带红领巾和校卡,影响班级的整体评分,以示惩戒,不让学生进教室上课,这直接激怒了家长,引得家长“内涵”反驳老师。

小学生没戴红领巾和校卡,老师以示惩戒不让学生上课

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重点时期,因此学校和班级都会有一些规章制度,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小的时候都会要求戴红领巾穿校服和带校卡,如果忘记带了就会被检查的老师和同学发现,给你扣分,而你扣的分就会被记录在班级整体分数上,会影响优秀班级的评选,这也是培养学生集体意识的一种方式。

学生上学前的很多准备都是有家长的帮助的,而家长也有马虎大意的时候,正常出现了小的疏忽老师也能够理解,也会及时和家长沟通解决。

但是郭女士就遇到了不同的情况,由于平时工作繁忙,还要帮助学生辅导功课,每天忙到深夜,第二天收拾孩子书包的时候,就忘记给孩子带红领巾和校卡。

第二天孩子上学被学校检查的同学和老师发现,并进行了扣分惩罚。我们知道小学里面会根据班级的分数去评选优秀班级,这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是一项荣誉。

班主任认为因为学生和家长的一时疏忽而导致班级被扣分,很可能影响班级的评选,白白浪费了学生们的努力,因此就将此事在班级群里通知了家长,并为了以示惩罚,要求学生第二天不准进入教室上课。

家长看到老师如此严词厉色,而且不让孩子上课的惩罚过重了,因此怒而反驳,虽然话语中并没有很严厉,首先诚恳的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并进行了道歉,但是也不卑不亢地表达出来对于老师的惩罚方式的不认可,表示会将老师的“工作态度”反映给教育局,为老师争取“嘉奖”。

对于家长的做法有网友表示霸气,也表示支持,虽然说家长和孩子确实存在失误,但是老师的反应过激,而且老师没有权利不让学生上课,这样的惩罚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都太重了。

学生出现问题,老师教育要注意方式方法

首先,笔者不是很认同老师的做法,虽然学生出现了失误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努力,但是完全可以小小惩罚一下,让学生意识到错误即可,而不是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其次,老师要明白学生犯错误,惩罚不是目的,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才是最根本的,通过简单的惩罚让学生认识到错误,能够去改正,下次不会重复出现这样的错误就可以了,而不是严词厉色地惩罚,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最后,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老师需要平复好自己的心情去处理问题,带有情绪去解决问题是不理智的,可以先与家长简单阐明前因后果,相信家长都会理解和支持的,这样双方才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

学生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第一点,家长和老师应该清楚双方是站在同一阵地的,都是为了学生成长得更好而努力,所以一旦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双方应想办法共同解决,而不是激化问题。

第二点,老师给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引导和“小惩罚”为主,不能够太过火,以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第三点,学生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家长不能“大包大揽”,要适当放手,让学生去承担一些家务和上学前的准备工作,家长从旁指导就可以,这样也是培养自理能力的方式,家长的“大包大揽”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反倒不利于习惯的养成。

【笔者有话说】只因学生没带红领巾和校卡,就不让学生上课,老师的做法确实有些欠妥当,家长的愤怒可以理解,但是也有点激化矛盾的意味。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学生去改正错误。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习惯养成时期,家长要适当放手,引导学生去独立完成事情,从而发展地更好。

今日话题:你对这位老师和家长的做法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