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道生一的“一”: 一切事物的本质问题就是培养创造性!

21世纪的课堂教学一定不能停留在让学生们掌握知识、技能与概念的阶段,应当努力提升学生们在真实世界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1世纪学习的标志就是展示出创造性及创新性思维的能力。

一、知识的迁移是最基础的创造力

从脑科学的角度看问题,脑是动力之源。脑在受到新刺激时,不断进行组织和再组织。随着新的内容融合到新的模式中,脑将形成更多的网络。就像交响乐团中的音乐家将他们自己的单个乐部的声音融入到新的旋律中一样,脑可以将原先没有联系的想法融合成高度和谐的统一体。我们还可以加入清新美好的事物,并将这些孤立的想法融合成一幅壮丽的图景。知识的迁移就是展现这一惊人创造力的一种过程。知识的迁移展现这一惊人创造力的过程所包含的能力是,能够将在一种情境下所学习的内容,以一种可能经过调整的或概括化的方式应用于另一种情景之中。知识的迁移是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和其他所有高级智力过程,是发明创造和艺术成就的核心。

二、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增加知识量和培养创造性

创造力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涉及创造性思维的脑区-特别是发散性思维-主要包括前额叶皮层区域,这个区域经常与高阶认知和执行功能相关联。

教学生完成创造性的任务不仅能提高认知功能,同时还能改变大脑结构。很多科学家认为,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知识量,就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在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之后,个体能通过不同的方式重新组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从而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如果没有坚实的知识和技能做基础,学生不可能在现实生活情景中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而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生又将不能很好地领悟和学习新的没有教过的概念。

在大部分的课堂上,授课都规矩地聚焦于求同思维,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指导将使学生的创造力干涸。比如,Kraft(2007)提出当我们通过对同种类型的求同思维活动不断重复地强化神经通路,可能我们正在磨灭能够提升创造性思维的通道。创造力可以也应该在学校里明确地传授。提升创造性思维,需要教师不仅能够传授知识,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很多机会主动参与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发散性思维,也就是说产生新的、不同方向自由流动的想法。教师们可能习惯于引导学生用一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对教师的挑战就是在课堂上要改变这种对“唯一正确答案”的过度寻求(这种教育方法不利于大脑前额叶的正常发育,应提倡力求多种方案,再选择答案的方式)。

上述论述说明,教育的基本任务有两个,一个是增加(积累)知识量,另一个是培养创造性。增加知识量这项工作,目前在学校的教育中,任务完成执行得非常好;但是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这方面的工作,这个任务完成的不是很好。

“创造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努力创新的思想和表现,属于创新的性质。创造性主要包括创新人格、创造性思维及其所掌握的创造原理(创造技法)的总和。

创新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意志、情感、情绪、道德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这与大脑前额叶的发育敏感期中的后天培养有直接关联)。

创造性思维,狭义的创新思维一般指的是发散思维,从思维的角度分析,现在的中小学生所接受的各种教育和练习,绝大部分都属于集中思维,学校一般很少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这需要课堂中的情景设计)。

创造原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原理、方法问题,原理、方法对了,可事半功倍;原理、方法不对,则常常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开发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学习并熟练地运用各种创造原理、方法。

三、教育只有变革才是出路

在成人世界里,为什么赚钱既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又是最难的事?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轻松成功,此生衣食无忧?有的人辛苦一辈子,到头来连住房都买不起?成功的偶然性因素固然很多,但是大家并没有找到事物的本质。只要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一个人再努力都是徒劳的、无用的。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不解决“一”即一切事物的本质问题,事物的乱源就会越生越多。而且只有“一”变了,一切事物也就迎刃而解。在创新教育中,什么是“一”?什么是一切事物的本质问题?一切事物都是由能量构成的,而万事万物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有进就有出,有出就有进,这是道家的阴阳互生之理。

这里的“能量”就是指一个人显示出来的活动能力。能量就是一切事物的本质问题,就是道生一的“一”。解决人们获取“能量”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在创新教育中进行教育变革,完成教育的另一个基本任务-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教育只有完成了增加知识量和培养创造性两个基本任务,人才能产生无穷无尽的能量-创造力,才能保证能量守恒,做到心想事成。否则只能应验一句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