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规划进行选科,这对于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同时,因为把选择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对学生和家长的素质要求更高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也会产生冲击,比如学科教师的分配问题。
在所有学科中,物理和历史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物理是理工类的基础,探索未来未知的世界,历史是文史类的基础,探索已逝的过去,所以,在新高考“3+1+2”模式下,学生可以从物理或者历史两个方向进行选科,这本来是对物理、历史学科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实行过程中,由于物理和历史不能同时选,导致物理和历史直接“PK”,历史在和物理的竞争,没有多大优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一个实行“3+1+2”的新高考省份的一所 ,学生进行了模拟选科,从选科的结果看,选择历史人数已经呈现出“断崖式”下跌:全校1200多人,选择物理的学生有1100人,选择历史的学生100多人,按照这个选择,学校最多开设3个历史班,现在有5位历史教师,这就意味着2位老师在高一下学期去选择物理的班级,完成接下来的历史课学习,然后在高二进行“结构性调整”了。
为什么在“3+1+2”模式下,选择历史的学生呈下降的趋势?主要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高考录取率的“引导”
2021年这个新高考省份高考录取结果:选择历史类的考生数量是16万人,本科录取5万人;选择物理的考生数量是20万人,本科录取12万人,可以明显看出来,选择物理的学生,更容易上本科,因为理工科的专业更多,给各省的名额更多。
第二,专业选择的差异
选择历史方向,以后的专业基本上就是文史类专业了,即便是“历史+化学+生物”,也基本上没有理工科专业可以选择,而文史类专业,在就业难度、就业面、薪资待遇方面,都比不过理工科专业。
第三,学习考试难度的影响
很多人可能觉着历史好学,但是只有学生才知道,历史和物理,其实都是选考科目中最难的学科,历史属于“好学难考”的科目,能考到60分以上都不容易,而物理再难,考到30、40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还是有希望的,如果不赋分,这种差距并不大,很难弥补录取率之间的差距。
第四,家长、学生“跟风”思想
中国人的“从众心理”非常严重,比如买房子“买涨不买跌”,去饭店吃饭,选择人多的饭店,这里面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非都是理性的,尤其在选科这个问题上,很多学生盲目跟风,甚至认为选择物理就是成绩好的学生,选择历史就是成绩不好的,以后没有前途的,这种认识也影响选择。
那么,这种选择是理性的吗?这倒未必!主要有这么两点原因:
1、选科的人数的动态变动
2021年高考,选择物理的人数少,录取的人数多,录取率就高,但是2022年高考、2023年高考,选择物理的人数如果激增,那么物理方向的录取率就会降下来,选择物理和历史方向的录取率之间的差距就会降低。
2、历史方向的生源相对差
虽然历史方向的录取率不高,但是也不要忽略了历史方向的生源基础,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对物理一窍不通的学生,多数都会选择历史,艺术、体育这些对文化课要求比较低的学生,也一般会选择历史方向,这就让这个方向的竞争力降低,并没有数字上看起来那么严重。
所以,选择历史方向还是物理方向,不能盲目跟风,而是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理性分析,最终做出选择,那些适合学习历史的学生、选择历史可以冲击211、985大学的学生生、以后愿意从事文史类、经济类专业的学生,都可以主动选择历史方向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