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志莹
元旦回老家,和发小聚餐时,聊到工作。
“蔚杰(化名)你一直在咱们老家工作?”“是啊,现在我在商场里做会计,有时还干点副业。”“挺好,现在薪资怎么样?”“还行,(税后)五千左右吧,老家消费不高,要了俩孩子,日子过得也算惬意。”
安稳,是蔚杰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当年,她选择上了职高,毕业后,她一直在努力自学,考取了一些含金量颇高的行业内证书。现在儿女双全的她,那份稳当的幸福感,让人羡慕。
像蔚杰一样毕业于职校,工作几年收入稳定提升的群体不在少数,如今他们正在社会各个行业里发光发热。最近教育部公布了这样一组喜人数据:近5年,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在90%左右,中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稳定在95%左右。
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职校毕业生能有这样高的就业率,不是偶然。
现在的职教学校,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链接越来越紧密,“现在学校聘请的都是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可以教授学生最实际的干货”某民办职校招生老师表示,学校和一些企业有签订合作实习就业协议,学生毕业和就业之间的衔接越来越顺畅。
高就业数据,令人欢欣鼓舞,但也有部分网友吐槽: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虽高,但薪酬不高,且工作累,职业前景不光明。
这些痛点,的确存在,但是,正在发生改变。
昨天《工人日报》报道了一位“有知识、懂创新的一线工人‘学霸’”。
这位名叫王智的工人,曾经参与过国庆60周年庆典、在国际大赛上代表中国夺金、拥有数十项国家专利、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他的成长经历不断颠覆着人们对工人形象的定义与想象。为不断提升技能水平,王智自学了夹具设计、CAD/CAM软件等七八个学科,并取得了本科学历,成为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学霸”。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无论起点、专业是什么,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继续充电。
开头提到的蔚杰,能够在三十出头的年纪,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也跟她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在行业内的专业资历,有很大关系。
当前,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深入,过去那些依靠人拉肩扛才能完成的简单重复性工作在日渐减少,动脑筋、费脑力、高科技越来越多地融入一线生产。大量立足专业,不断精深学习的职校生,无论在薪酬方面,还是职场成长空间,都已经今非昔比。
在汽车行业,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汽车年度大赛,总是备受车厂瞩目,拔得头筹者,每年都会受到头部车厂“争抢”。据了解,在近期珠海举办的大赛上,就有80%参赛者来自职校。
在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领奖台上,在“神舟”制造车间里,在国际技能大赛的竞技场上,在发明专利主创人员的光荣榜上,在高级职称评选结果的名单上,活跃着越来越多职校生的身影。
职校生的前途,还将会更好。
毋庸讳言,现在对 及就业环境的评价、评优机制还有待完善,但向好趋势明显。
不久前,人社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要合理制定公开招聘资格条件要求,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同时,对急需紧缺的技能人才,可面向职业院校毕业生专项招聘。切实维护、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机会。
此外,职教高考打通了 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为职校学生进一步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设置了32所职业本科学校,打破了 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同时 、继续教育、普通教育也实现了有机衔接、协调发展。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 体系基本构建成形。
随着整个社会正在向职校生匹配更多的教育资源、就业机会,职场上那些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职校生步步高升,相信既往对职校生的认知偏见,也会慢慢转变。职校生的职场前景,会越发光明。
参考|人民日报、工人日报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