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一位母亲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
硕士妈妈吐槽孩子是“学渣”。
父母俩人都是985大学硕士,人才引进落户北京。孩子自小在北京上学,父亲从孩子小时候就“陪读”,每天辅导写作业。曾两次被气到心梗。
结果,孩子现在高三,厌学,抬杠,不仅考不上一本,连三本都困难。
这位硕士妈妈的最大心愿,就是孩子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顺利毕业,健康快乐就行。
如今考学之难,学生自杀率之高,在亚洲国家屡见不鲜。
日本中小学生中有28%的人说曾经想过自杀。
韩国10-19岁青少年自杀率居全世界首位,成绩和升学问题连续10年成为韩国青少年自杀的头等原因。2011年甚至有学生当街自焚,留下遗书说自己成绩太差,令父母失望。
印度每年都有超过2000名学生因考试失利自杀。2007年因考试压力而自杀的学生多达5800多人,平均每天有16人自杀。
在中国,我们也能看到学生因不堪学习压力或考试成绩不佳而自杀的悲剧每年都在上演。
《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报告》说,每5个人中就有1人想过自杀。
考不上大学的“学渣”难,有天赋的“学霸”心里苦,那已经考上大学的孩子呢?
《十三邀》最近一期节目,许知远对话二本大学教师黄灯。这位老师从多年教学经历分享自己的思考:教育与孩子命运的关系究竟如何?
因为曾有一个学生的一句话,深深触动她。
都说源头活水,而那名学生说,自己这种不够优秀的人,是“工业废水”。
老师非常惊讶,怎么会有风华正茂的孩子用“工业废水”来形容自己呢?!
她自己本身从农村念书出来,但同辈人和她一样,彼时对自己的明天充满希望,生活再难,也充满了期待和生命感。
而这些年,站在讲台的她,作为老师的最大感受就是,如今从小到大单一化标准对孩子伤害特别大。
他们在统一模式下长大,走进大学后像空心人,带着塑料和电子产品的味道。脆弱敏感的情绪却被忽视,没有出口。
即使考上大学,对自己,对未来,依然迷茫,只能“躺平”。
在升学高压、内卷严重的环境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缺失,各种心理问题高发。
父母的爱,甚至也变成无形的枷锁,或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不只是孩子的“苦”,也是父母的“难”。
这几年不少关于”内卷”和教育焦虑的影视作品,都曾引发热议。
国产剧《小欢喜》,学霸乔英子在优秀强势的母亲宋倩管教下,压力过大产生心理问题,想要逃离母亲,也想过结束生命。
韩剧《天空之城》,孩子们从小被安排各种补习,中产父母不断施压,人生主题就是拼孩子成绩和学历。
结果看似最耀眼的学霸背后,是噩梦一样坍塌的人生。
最近,《摔跤吧!爸爸》导演又出新作——电影《最初的梦想》,作为全球“反内卷第一片”,让关于教育的探讨在大银幕上走得更深更远。
不只关乎考学,更是关乎人生。
到底什么样的人生算“成功”?
什么才是生活最重要的东西?
故事背景依然放在印度本土,聚焦高考。
在印度,能上大学的人数不到每年参加高考人数的1/3。名校印度理工学院每年报考的学生达10万人之多,而录取人数只有2000人。
儿子拉加夫就是这场残酷角逐中的“失败者”。
拼尽全力,依然失利,选择跳楼自杀。
因为他不愿意面对失望的父母,也不愿在日后漫长岁月里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
那一条落榜信息,成为少年人生不可承受之重。
儿子命悬一线,随时有生命危险。
医生说,经过手术,有人会有奇迹,活下来,因为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但这个孩子身上,看不到任何想要活下去的意愿。
大受震撼的父亲阿尼为了救儿子,找来昔日大学室友们一起重温他们的“逆袭”之路。
他们给儿子讲述一个“失败者”的故事。
曾经的他们,如何从入校时被看不起,被当作loser,到后来靠自己撕掉“失败者”的标签,看清自己,走到成功的今天。
是的,这个儿子眼中优秀的父亲,厉害的学霸,并不是一路成功顺遂。相反,也曾在校园里被当作“废柴”。
包括他身边的同学们,都被贴上了“性傻”,“妈宝”等等标签。
他们永远被看低,被嘲笑,就像群体里最无足轻重的透明人。
“废柴”们为了赢一回,决心在最能证明自己的校园冠军联赛中放手一搏。“损招”尽出,啼笑皆非。
最终,他们成全也成就了未来的自己。
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给予儿子力量,激发活下去的意志。
而父母包括整个家庭,也在这次重温旧事中得以“重生”。
作为父母,包括父亲的老友们,这些所谓成功的成年人 ,终于有机会停下来,认真面对和反思生活。
我们是不是因为忙碌的工作而忽视了家人朋友,忘记要怎样好好生活?
我们是不是为孩子提供了优秀的教育资源和生活保障,却缺少陪伴和对孩子真正的观察与了解?
以及,我们是不是习惯了如何庆祝成功,却不懂得告诉孩子如何面对失败?
激烈的竞争,更应该让人直视教育的本质。
一次考试,不能决定人生;一次失败,也不能定义未来。
这世上没有垃圾与废柴,有的只是放错地方的财富。
遗憾的,永远不是一个孩子无法在万里挑一的概率中“赢”下来;而是一个人无法在本拥有无数可能性的辽阔人生中好好“活”下去。
《最初的梦想》,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启发,但整部片子不引发焦虑,而是用轻松幽默的方式️揭开真相,充满喜感又有正能量。
导演曾在《摔跤吧!爸爸》里探讨过教育的多样性,以及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这一次探讨,是延续,也是拓展。
不止教育,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也该更多元化,而不被单一标准绑架。
新的一年,推荐大家走进影院,在《最初的梦想》里重拾自我定义的生活。
重新好好地“看见”孩子,也重新遇见自己。
深陷“内卷”焦虑和亲子关系瓶颈的父母,或许会借此找到新的解题思路。
年轻的生命或许会在这部电影里找回一些人生的确信与价值。
人生无常,没有谁能为谁永远保驾护航。
从现在开始,对自己,对孩子,都用心去爱吧,而不是用所谓的统一标准。
别忘记,生活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