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aybet雷竞技

别让高校专业“鄙视链”忽悠了学生

近日,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不少高校存在专业“鄙视链”,计算机、电子科技、数据、金融成为高居鄙视链顶端的专业,而在智能科技兴起并赋能各传统技术行业的背景下,与“技工”相关的职业选择仍持续被边缘化。采矿、污水处理、土建等专业甚至被误解为落后的“夕阳产业”,即便在薪资方面有不小的竞争力,多数大学生仍然无心于此。

高校专业“鄙视链”的形成不仅是无知和误解的结果,更是从众心理的表现。对学生而言,要真正做好职业规划,必须理性认识专业前景,而不是盲目听信专业“鄙视链”。

事实上,很多在大学开设的这些“技工”专业,并不是要“下矿井”的苦力活,而是高精尖的技术工作。比如,智能矿山专业就融入了计算机、勘探、测绘、调配等多种前沿技术,从业者多担任程序员和工程师等职位。在智能科技兴起并赋能各传统技术行业的大背景下,采矿行业等直接与新能源汽车、手机芯片等产业挂钩,具有极大的产业发展前景。

与专业“鄙视链”相对应的是,据报道,有的高校工科专业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完成第一学年的学业后转至其他专业进行学习。一些同学即便不转专业,毕业后也坚定地远离了本专业工作,三分之一的学生遍布行政、研发、运营、人力资源等不对口的职位上。这最终造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中国缺口高级技工大约为2200万人;另一方面,不少大学生毕业后仍面临“一职难求”的困境。

专业“鄙视链”不仅存在于工科、理科领域,在人文社科领域,文学、考古、小语种等相对冷门的专业也往往经受着“无用”“没钱途”等负面评价。

影响高校专业“鄙视链”的形成因素有很多,但都不外乎职业发展前景、工作报酬、社会地位等等,唯独缺少了对学生个体兴趣和特长的考量。这种完全量化的社会职业标准,没有真正关心学生本身的发展。大学的学习过程不仅仅要储备职业技能,还要拓展思维和视野,完善自我认知。教育不仅仅是“授计”,更是要“树人”。仅用单一的标准就判断专业的高下,这种狭隘的标准属实有些傲慢了。

此前,湖南女孩钟芳蓉在一片质疑声中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当时,有网友喊话其父母“要干涉她的选择”,不要让孩子“选错道路”。对此,钟芳蓉坚定地回复大家“我从小就喜欢历史和文物”。

一个人对专业的选择考量,不只是金钱,投入毕生所爱的职业中,同样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更何况,北大考古文博学院2018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8.57%,在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和强烈的兴趣加持下,钟芳蓉的职业前景似乎也不是需要太过担心的问题。

在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任何一个产业都有可能站上风口或跌落神坛,我们完全不必以当下的眼光来判断一个专业的“冷门”和“热门”,遵从兴趣爱好,发展精湛的专业技术才是最终的立身之本。而且,在分工日益精细化的当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职业出现,比如整理收纳师、家庭教师等。社会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支撑,职业本无高低,要尊重每一个专业的存在价值。一味鼓吹专业“鄙视链”,一心求“热”的心态很容易造成人才的浪费。

因此,年轻人不必被所谓的“好与坏”“热与冷”等评价束缚住手脚,遵从内心,理性认知更重要。唯有如此,每个人才能在林林总总的社会职业中找到自我位置,社会发展才能在“各美其美”中“美美与共”。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