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1月8日,小浪带领北京团员观看了电影《最初的梦想》。本次影迷评参与打分用户15人,综合评分8.4分。被帕塔克(苏尚特·辛格·拉吉普特饰)寄予厚望的儿子拉加夫高考失利,因无法忍受“失败者”的标签而发生意外。面对病床前丧失信心的儿子,帕塔克讲述了大学时代,自己与朋友们以及前妻玛雅(施拉达·卡普尔饰),为了完成“失败者”的逆袭,在冠军联赛中“损招”尽出的故事。一段啼笑皆非的青春往事揭开帷幕,他们会实现最初的梦想吗?
@Chloe是一团糖雪球9分
被父母寄予厚望的儿子高考失利而选择轻生,面对病床前丧失信心的儿子,父亲向他讲述了大学时代为了完成“失败者”的逆袭,在冠军联赛中逆风翻盘的故事。父辈们在积分赛上漫长而痛苦的努力,就如同儿子每天18小时的苦读,未必一定会有预期的好结果。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儿子的安危逐渐不再牵动人心,仿佛只是为了和观众一起把故事听完,一切都被引人入胜的回忆冲淡。
@我可以喝一杯奶茶10分
《摔跤吧,爸爸》导演的又一力作,不得不说,印度人特别擅长拍父与子这类话题,诙谐中蕴含着令人反省的深刻意义。今天看的这部《最初的梦想》再次提醒了我们勿忘初心和看淡输赢!通过高考失利,儿子在失败者的恐惧下跳楼,用惨痛的代价唤醒了父辈的初心,人总是在即将失去之后,才能真正看清自己想要的是啥。对于下一代,起初我们只要他平安健康就好,后来我们希望他成绩优秀、成龙成凤,却忘了最初,我们只是想他们身体健康。而高考失利就跳楼这件事,则再次提醒了对下一代需要正确的引导,我们往往只告诉孩子成功的方法,却忘了告诉他们失败了以后怎么办,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我们总是太在意输赢成败,却忘了该怎样度过人生。”其实失败者的评判从来都不是由最终结果决定的,只要我们拼尽全力无愧于心,照样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看淡输赢,不忘初心!
@怂成一颗巧克力球球7分
首先非常感谢新浪团提供的观影机会和影城提供的良好观影环境~很高兴今天可以看到这样一部片子~下面我展开谈谈看完电影之后的感受。[怂球温馨提示:内含剧透请谨慎观看!!!]总体评价:这部电影总体上给我的感觉还算中规中矩,采用插叙的形式徐徐展开,多处使用跨时空同场景对话转场,非常自然。此外,还延续了印度电影一贯的歌舞风格,给略显沉重的主题带来许多欢乐。就像电影宣传里提到的那样,导演涅提·蒂瓦里拍确实和《摔跤吧爸爸》一样稳,虽然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内容方面没有《摔跤吧爸爸》惊艳,不过总体而言还算是一部合格的院线影片。故事题材:这部电影融合了高考、教育、青春、友情、成长等话题,通过叙述儿子拉加夫高考失利极度绝望跳楼,后送到医院抢救,被父辈一行人讲解大学时代因运动联赛被人瞧不起后为此努力拼搏受人赞赏的经历所鼓舞的故事,用两代人的青春告诉我们应该勇于面对失败,立意很新。其中有一个小反转让我印象深刻,就是父辈一代被称为loser的4号宿舍楼队伍和一直以冠军姿态自居的3号宿舍楼队伍PK时,最后一枚金牌我本以为会被4号楼代表队拿到,但却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努力并没有换来最后的冠军,还是以一分之差惜败。这里的反套路我觉得十分巧妙。但是它故事上的缺点,在我看来也很明显。从故事本身来看,相比较大家较为熟知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起跑线》等电影,新颖性还是有所欠缺。两代人故事交叉叙述就使得很多场景剧情为了呼应设计得有些刻意。还有就是情节略显夸张,共鸣感不强。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部电影对女性角色着墨不多,站在男性视角开了一些黄色玩笑,个人观感不太舒服。主题主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失败教育”这个主题。确实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许诺孩子考到好成绩就会得到奖励,给孩子造成了很大压力,却往往忽视告诉孩子失败了应该怎样面对。其实失败不可怕,关键我们要敢于面对失败,努力超越自我!朋友们!Justloseit。最后,再次感谢@新浪观影团提供的观影机会。希望以后有更多优秀的影片观看!
@璐璐特靠谱7分
影片想表达的思想不错,不应该用成绩去评判一个孩子成功与否,无论ABC,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都应该被鼓励。应该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失败。但是影片整个内容的呈现差了点意思,4楼男生们的“努力”很多并不光彩,不够正直,也许用电影男主的嘴说出来都像是无伤大雅的“玩笑”,但还是跟他们凭自己的努力而逆转的意义有点区别。
@素坡儿慢7分
印度电影,歌舞欢快,笑点蛮多,也有感人的地方。4号楼的loser们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人物形象鲜明饱满,也挺青春热血。失败教育的主题也选得很好,只可惜故事本身有点单薄,不经推敲,靠耍花招获得的成功让人不敢苟同啊。
@书立沉沉8分
感谢新浪观影团~看完电影出来,同场一位爸爸问他看起来差不多六七岁的儿子,“你看懂了吗”,小朋友特别肯定地说,“懂了呀,它在告诉我们不要只关注结果,过程也很重要,只要努力了就好了”。影片中阿尼说,我们只告诉了孩子成功之后的事情,要庆祝,要奖励,却从来没告诉他们,如果失败了又该怎么样。挫折教育在当下越来越“卷”的环境里显得格外重要。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仅仅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彻底放弃了拼搏,放弃了努力。拥有拼搏精神,才是永远的制胜法宝。4号楼争夺冠军赛的策略就很搞笑。大学时期的真情也很可贵。其实在进影院之前已经看过一遍了,这次也算是二刷,影院所带来的体验的确是与众不同。原片里的脏话在影院里全被消音了,不过也没有太大影响。
@DetectiveJane10分
感谢新浪观影团赠票!上次在电影院看的印度电影还是四年前的《神秘巨星》。“我们只准备为孩子庆祝成功,却没教他万一失败了要怎么面对。”电影讲述的是失败者的故事,过去和当下两条故事线贯穿整部电影,节奏把握的很好,两个半小时的电影一点也不冗长。最后一天三场比赛的蒙太奇很精彩,电影结尾的三分球最终没有投进,即使拼劲全力也不一定能够成功,生活也是一样,但是为了梦想拼命努力的过程已值得尊重,学会接受失败也是重要的一课。
@坔德10分
首先说明一点,电影简介中讲儿子被父亲寄予厚望,这会很容易让人觉得他是位严肃的父亲,容易制造压力的父亲,像我们身边大多数家长一样,但观影下来,看得出并不是。他端餐盘给孩子时说的话,拿红酒时说的话,在手术前夜,他坐在家中沙发上都有清楚的反思自责,包括他在病床前对儿子过往的一些小题大做的不认同,也同样表现出他并不是刻意要去制造压力,相反,他反感这种压力。他是位好父亲,会及时反省的好父亲,只是太忙于工作而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家人。但压力存在是客观事实,父母的优秀,孩子的自尊心,以及外界的评价,如何调节呢,这就扣到电影主题,它想表达的,兔子有奔跑的快乐,乌龟有漫步的悠闲,努力过程,享受过程,别怕失败,别庸人自扰。影片一大亮点在于,很好笑,4楼同学们备战比赛那段,笑不活了。故事线很完整,两条线穿插进行,父亲线上比赛结果处理得非常好,没落俗套,而孩子线上最终赢了,两种反差的结果,扣主题的同时,又给人希望。一贯的温情,友情,亲情,爱情都讲到,尤其友情,又好笑又很感动,很适合冬天,能让人心更温暖。当然也有些刻意煽情的桥段,但总体很完整,很平淡讲理的片子。家长可以看,父亲可以看,也可以带小朋友看。太小的小朋友可能会哈哈笑,但初 的会思考。此刻不高兴的人也该看看。另外一点,原来印度男孩们这么喜欢戴首饰的,戒指,手链,而且宝石类居多。
@笑笑道8分
一如以往的印度电影,有音乐,有剧情,有舞蹈,有欢乐,有泪点…印象最深的是,随着剧情的推进,随着比赛的进程,在影院观影时都想站起来给他们加油,他们赢了想为他们叫好,跟着他们一起紧张,一起激动…比赛场面拍的真好,最后的3分跟着球的跳动,心情跌宕起伏,也是,这个球应该不会进,呼应即使那么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成功,但还是想让那个球进啊。人生没有多少重来的机会,珍惜现在拥有的家人朋友,认真努力生活,即使结果不一定是好的,这个努力的你,也会成为闪光的你…好好过吧,生活~
@w啊瑾8分
影片很励志,一个关于勇敢面对失败的故事。虽然剧情上中规中矩,已经猜到了结局,但比较喜欢其中的搞笑情节,有欢笑有感动,看着很轻松,比赛也很紧张刺激。人物形象都很立体生动,特别是女主好漂亮呀,结局我觉得如果下一年还是没考上大学会更加符合现实。
@河边边的鱼10分
电影主线清晰明了,人物刻画形象,很符合当代某些现象,由于父母工作忙,忽略对孩子的教育,由此引发思考,被别人认为失败者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以孩子考试成绩为始,来讲述孩子父亲大学里一系列生活(被学校里认为失败者)……引人深思。
@Mr_Wang他人不错6分
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好的,但是总感觉整体比较俗,就是给人一种低配版《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感觉。勇于接受失败这种正能量的题材可以起到励志的作用,但是内容上为了赢得比赛所采取的一些手段又是比较不光彩的,不够完美。结局没有如人意料的取得最终胜利,而是以战胜自己的角度摆脱了loser的帽子,算是扣题吧。(女主妈妈很漂亮的)。
@bressnon8分
印度电影一贯的感人、欢乐、励志。本片也没有“逃出”这个“魔咒”,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可惜片中的男主角却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从三傻中被我们熟识,演技一直在线,本片刚开始愣没看出年长时的他与大学中的他是一个人,可见这化妆掩盖的是真的好,另外几位男配前后的妆容也值得一赞,不得不说这个印度的大学生活尤其搞笑,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每一位都有很鲜明的人物特点和性格,才会有这么精彩的影片。
@蓝潇寄傲Benny8分
被宣发种草的,这些年国内能看到的印度电影都是上乘的,宝莱坞高产下能被输出咱引进的,不言自明。开头进场的节奏和剪辑感觉是有问题的,莫名其妙了好半天,人物关系困惑了许久,直到小男主跳楼那一瞬,如梦初醒。因为一次“高考”失利而轻生,这只能算是想不开。而男主已在顶级学府里,为了在学校运动会上夺冠,和一群人的友情故事和经历,硬要当相关联的励志故事,逻辑上是不是有点牵强,我们只学会了如何庆祝成功,却没有学会如何接受失败,这传达的是家庭教育问题的缺失,应学会如何面对失败,显然小男主和他的父母,都是失败的。引申出另一条线,如同“三傻”的故事结构,诙谐搞笑的丰满人设,都挺立得住的,这个故事线真正让我有了代入感,原来曾经的老友一转身一挥手再见可能就是一辈子,也羡慕他们因为有过刻骨铭心的过往,才有了一呼百应的团聚,可叹当下的社会现实太骨感,轻易不可尝试。令人扼腕的男主,去年自杀了,看过他多部作品,颇有好感,结合本片的剧情,不免有些许神伤。年岁见长,眼窝浅,泪洒了。往往过程美好足矣,结果并不是很重要,就像他们最终没能赢得比赛,但是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和战胜了自己的弱点。
@桃子桃子小桃子x10分
几年前的《摔跤吧!爸爸》就曾经让我们看的笑中带泪,似乎在这位导演的电影中,成功的定义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最初的梦想》中,高考落榜的儿子是很多年轻人的缩影,我们在年轻时,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一场场考试,一次次比赛,一次工作的选择,一次创业的机会,无一不存在着看似成功的结果,而有看似成功结果就意味着有失败的一方,谁又能保证我们不会失败呢?《摔跤吧!爸爸》中的阿米尔·汗是“虎爸”,他的成功似乎是被注定了的。而《最初的梦想》中的父母阿尼鲁德和前妻玛雅都是名校毕业的职场精英,拥有着“成功基因”,但却讲述了一个“接近成功”的故事。在鬼门关打转的孩子失去了继续生活的信心,这让大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生活。一张“失败者俱乐部”的照片,铺展开了全片的剧作结构,也点亮了整部影片的灵魂。这其实是一部可以一眼望穿的电影。一位位“失败者”来到医院展开“回忆杀”,海量桥段的快节奏剪辑方式,影片在医院和回忆场景之间切换自如,而喜剧与情感元素的合理搭配,也将观众的兴奋情绪牢牢锁住。但却告诉我我们一个普遍事实:和人人趋之若鹜的成功相比,失败才是人生常态。其实,成功只有一种定义吗?影片的结尾,或许影片用《最初的梦想》命名太过于宏大,我们真实的生活并非成败那样直截了当,也不一定非要上升到“梦想”的高度,所谓“最初”的希望,值得就已经很不错了。孩子进入了大学,没有交代是否名校,没有交代是否如愿,更没有华丽的入学仪式,但几个经历过成功,更经历的失败的大人,在远处默默注视的眼神,那已经是他的选择了,只要选了,就是值得的吧。
未提及提交观后感网友:@小喜在哪@智齿拔掉了@萌哒小青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