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县城的 都有一所冠以“一中”的知名 ,它们往往是反映一县基础教育实力的“窗口”。有些地方县一中不论教学质量还是高考成绩都不输城市中学,甚至,有的城市中学还组织到县一中观摩教学、取经。但是近年来,不少县一中的高考成绩却呈下滑趋势。“县中衰落”固然有多方原因,最不容忽视的就是优秀师资的不断流失。
近期,国新办就《“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晁桂明指出:各地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教师流动手续,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
不得不说,消息一出,网友们议论纷纷。有网友担心:“优秀教师和校长被明文限制,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教育心态?”也有网友表示赞同:“教师队伍不稳定、优质生源流失问题,是近年来县中面临的普遍问题,有了这项政策,相信县中的未来会再次腾飞。”
实际上,对于有些网友的担忧,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要相信,既然在薄弱地区能成为一名好校长,好老师,那么他们的师德肯定没得说,教育心态更不用质疑。
这次“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特别关注加强县域普通 建设工作的问题,正是帮助县中在留住人才,帮助县中发展的体现。
据悉,去年12月,教育部等9部门就印发了《“十四五”县域普通 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对加强县域普通 建设作出了整体的谋划和部署,总体来讲还是要整体提升县域普通 的发展水平、办学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的持续教育投入,很多县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在硬件资源的差距不断缩小的情况下,师资质量差距却不断拉大。面对地级市、省会城市甚至更高级别城市学校的优厚待遇,县中优秀师资或主动或“被”动流向区域教育资源更为丰富的地区。
但是这一问题的发生,又不是走了几个好老师这么简单。优秀教师流失,教育质量下滑,县城的孩子再努力,也很难考上好大学。这对留在县城读书的学生“读书奋斗、改变命运”的士气是严重打击。而对于留下来的教师他们所坚守的教师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成就感也将减损,继而形成更多优秀教师和优质生源流失的恶性循环。
而为了补充优质师资,“县一中们”往往只能“向下挖”,调入本县乡镇中学骨干教师,如此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越往基层、越落后地区的学校,优秀老师流失越严重,最终损害的是整个县域内的教育生态。
因此,改善基础教育生态,就显得尤为迫切。
这一次,政府相关部门明确提出“严禁发达地区学校到薄弱地区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既是留住优秀教师,也是为县中发展做长远规划。教育毕竟是人的教育,没有优秀的教师,一切教育都将是空谈。
当然,想要重振县中教育,提升县中的教育质量,构建良性的教育生态,除了留住优秀教师人才,还是应该从升级现有师资资源入手,为现有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此外,还可以通过发展“互联网+”教育,共享发达地区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弥补师资差距。
今日话题:
你认为“县中”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把想法留在评论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