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的主要国家里,德国是相对后起的一个。起初,“德意志”更多是地理与民族概念,而非国家概念。选帝侯之间各自为政,常年处于分裂的状态,严重拖累了近代化的进程。不同于英法先有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后有教育改革,德国反其道而行之,基于自身落后的国情,走上了教育立国的道路,最终实现了后来居上。那么,近代德国的教育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发达的呢?
慕尼黑大学,1900年宗教改革与教育世俗化在中世纪,教育与受教育权是由天主教会所垄断,神父与主教们几乎是当时唯一的文化阶层。天主教会为了培养神学人才,开创了“大学”这一 模式。然而教会本身却愈发腐败,教皇利奥十世就说:“既然天主安排我们享受,就让我们尽情享受一下吧!”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传播,导致各个领域对教会权威的反抗此起彼伏,在大学中,也孕育着分离的力量。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恰恰是天主教会盘剥的重灾区,“赎罪券”引发了当地社会各阶层的愤怒。公元1517年10月31日,维腾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公开抵制赎罪券,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掀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马丁·路德公开抵制赎罪券,发表《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以“因信称义”为起点,反对天主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他认为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神学人才,也应该满足世俗国家的需要:“即使没有灵魂,没有天国和地狱,只有世俗的事物需要考虑,也必须设立良好完备的学校,以培养长于治国的男子和善于理家的女子。”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主张国家应该抓住教育权,而国民也应该义务接受教育:“我们的统治者更应该要求把孩子送进学校,这不是要把孩子从其父母手中夺走,只是为了他们和我们大家的利益才让他们在能得到充分支持的地方接受教育。”尽管当时的德意志没有足够的条件去实现路德的主张,但宗教改革的精神已然深入人心,有相当的诸侯公开支持改教,路德也被誉为“近代西方国民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运动的理论先驱”。民族危机与义务教育体系的建立但宗教改革也带来了宗教战争,三十年的内战给德意志造成了巨大的倒退,与西欧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反差。严重的落后,激发了民族主义情感,激发了统治者对义务教育的重视。因为国家的发展需要各个领域的人才为之服务,国家巩固政权也需要通过向国民灌输主流的意识形态,教育显然是这一过程的核心。此时的德意志内逐渐兴起了一个信奉路德宗教义的国家,即普鲁士。首位国王,“士兵王”腓特烈一世于1717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必须送其4—12岁的子女入学,学习宗教、阅读、书写、计算及“一切足以增进他们的幸福与福利”的课程,违者严惩。
1717 年,腓特烈·威廉一世颁布法令,要求普鲁士全国实施小学阶段义务教育,前后共兴建学校达到 1800 所之多,实现他不愿见的“青年们生长在背弃信仰和无知识的黑暗之中,并将走向现世的和来世的苦难”“大王”腓特烈二世继位后,恰逢启蒙运动风靡整个欧洲,而启蒙思想家们的主张也部分为开明的君主采纳。腓特烈二世正是开明君主的代表,1763年他颁布《普通学校规程》,延续并深入了其父的教育政策:强迫教育应自5岁始,至13岁或14岁止。对不送儿童上学的家长实行罚款,并将罚款作为学校的基金。家境贫寒而无力缴纳学费者可向地方行政官、资助人或牧师和宗教法庭申请津贴。第三代国王腓特烈·威廉更是将教育权牢牢掌控在国家的手中,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人私自办学。广泛开展教育的第三代国王腓特烈·威廉但此时的普鲁士在发展程度上终究严重落后于英法。在1806年的耶拿战役中普鲁士一败涂地,无法与经历了大革命洗礼的法军相抗衡,被迫签署丧权辱国的《提尔西特和约》。这份和约再次激发了普鲁士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哲学家费希特发表了《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大声疾呼道:“惟有教育才能拯救我们摆脱压迫我们的一切灾难。”他相信,通过教育,一切财政部门都无须很多努力,就会在短时间内获得任何时代都还不曾见过的繁荣,如果国家想要计算,如果它到那时大概也还要附带了解各种事物真正的根本价值,它的第一笔费用就会获得千倍的利息。
四分五裂的德意志中的普鲁士
哲学家费希特发表了《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费希特的呼吁很快获得了国王威廉三世的积极回应。1809年3月,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被任命为内政部文化及教育司司长,着手负责教育改革。洪堡以“全面教育”为理念,废除贵族对教育的特权、实行普遍的义务教育,他既认为是国民的义务:“每一个人,即使是最穷的人,也要获得通识的人的教育。”也认为是国家的义务:“所有的学校,不是一个地方的学校,而是整个国家的学校,只能以通识的人的教育为目的。”
不想上学就得打屁股洪堡还为普鲁士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小学、中学、大学。小学旨在学习常识,培养能力;中学旨在学习知识,掌握学习的能力;大学则是以学习的方式参与到科研中,达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尤其是 ,1810年,洪堡创办了第一所现代性质的大学——柏林大学。洪堡的愿景是:“在大学中,人们能够依靠自己,从自我内在出发,理解最纯粹的科学。从最基本的理解出发,自由对这一自主行为是有用的,寂寞是有益的,以这两点为基础,形成了大学的外部组织。”让大学成为真正面向全社会、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研究的场所。
今天柏林大学的洪堡雕像 来源.Pexels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鲁士同样在大刀阔斧地改革。尽管推行基础教育已历三代,但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真实状况非常糟糕。在勃兰登堡地区,乡村没有固定的学校,缺乏职业教师,教学的内容仍然多是宗教教义。针对这一乱象,教育部长阿尔滕斯泰因对教师资格做了严格限制,将过去兼任教师的工匠与退伍军人排除出去,并从1826年起,对教师进行教学考试。为了振兴基础教育,普鲁士还积极向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取经”。早在1808年,普鲁士就派出由17名年轻教师组成的团队前往瑞士学习,三年之后负责各个地区的改革工作,建立师范学校,培养了大批专业的小学教师。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工业革命的浪潮也从英国传入普鲁士。生产力的进步,为政府保障教育入学率提供了物质基础。从1833年起,小学的学费逐渐被免除,改善了穷苦人家上不起学的难题。1839年,普鲁士又颁布《工厂矿山条例》,开始禁止童工并让他们接受教育。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普鲁士义务教育体系最终建立起来。据统计,到1846年,普鲁士各类小学达到24044所,学生243.3万人,入学率高达82%,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普鲁士教育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无数的科研与技术人才,实现了国力的腾飞。1870年,普鲁士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关键——在色当战役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战后普军元帅老毛奇不无自豪地说:“普鲁士的胜局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的。”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普鲁士义务教育体系最终造福了这些儿童
德国统一与 的发展统一后的德国很快将普鲁士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全国。除了原有的义务教育体系,为了顺应工业化的需要,教育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愈发受到重视。首先是文科中学不再拥有升入大学的唯一资格,面向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实科中学获得了同等的地位。1900年,德皇威廉二世批准《基尔法令》,承认实科中学毕业生同样有升入大学的资格。在工业化的浪潮下,文科生的比重明显下滑,1900年还能占60%,到了1918年锐减到39%,而实科中学成为了新兴资产阶级子弟们热衷的场所。 也随之受到冲击,教学与科研、生产之间实现了紧密结合,商业、技术等高等学校相继出现。到1918年,在德国的54所大学中,有工科大学10所,农林兽医大学9所,商科大学5所。德国主要大学分布
同时,中等技术学校和职业学校也兴盛起来。涵盖了建筑、机器制造、采矿、食品加工等多种工业部门的技术学校与商业学校,仅1831年普鲁士内就新建职业学校26所。德国统一后,到1910年,来自中等技术学校的学生多达135.6万人。德国还根据自身传统,发展出了特色 体制——“双元制”。所谓双元制,是让青少年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之外,又要接受职业学校的义务教育。“双元制”由传统的行会学徒制过渡而来,在工业化的浪潮下,学徒制已无法顺应时代,工人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在1849、1869年,普鲁士两度出台《工商条例》,规定了学徒有接受继续教育的义务,而雇主与师傅须免除学徒的工作量。
曾经建立在人身依附上的学徒制被废除,转而接受 德国统一后,凯施恩斯特首次提出把旧式进修学校转变为按照专业划分、以职业为导向的义务职业进修学校,并于1906年率先在慕尼黑办学。这种改革为其他地区效法,并得到了国家的认可。1938年, 最终被规定为义务教育。第三帝国崩溃后,义务 为联邦德国所继承,1969年8月14日联邦政府出台《 法》,现代的双元制正式确立,成为德国经济腾飞的一大动力。综上,德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全程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发达的教育也帮助德国顺利搭上了工业化这列快车,并且赶超了英法这些老牌国家。德国的历史经验也证明了,后起国家通过普及教育来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是非常合宜的道路。
Humanitas∣ 两汉 晚清民国 希腊罗马的古典时代爱好者参考资料: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费希特;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夏之莲;外国教育通史.滕大春;近代德国普及教育之路.贺国庆;威廉·洪堡的“全面教育”理念:目标、制度与知识观.王世岳 陈洪捷;近代德国工业化过程中教育事业的发展.邢来顺;近代德国教育改革述评.楚汉;普鲁士王国义务教育政策研究(1713-1871). 武珂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