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芒来小姐
当孩子不想读书,告诉他这3句话:
生活可以休息,但人生没有重来。
早早离开学校的孩子,
一般会去哪儿呢?
纪录片《18岁的流水线》,给出了答案。
这里的工人大多是95后,
初中辍学后进厂打工,
没学历、没技术,只能从事最廉价的工作。
每天站着工作8小时,还要加班4小时;
手被割破也不能请假,健康得不到保障;
做着高强度体力活,伙食却只有大白菜和咸菜;
迟到旷工会被重罚,连上厕所都没时间;
当记者问这些孩子:
你们想回学校读书吗?
很多人说“想”,脸上尽是后悔。
曾经,他们嫌弃读书累赘,早早就戳了学;
现在,他们吃够苦头,
明白哪怕多拿一个文凭,未来都会截然不同。
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
但尚未找到别的出路之前,
放弃学习,就等于放弃了人生。
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这很难理解。
但最好的教育,是感同身受。
我们可以试着让他们明白:
有时不想读书,你可以休息一会;
总是不想读书,就去流水线上看看;
如果铁了心不读书,
作为过来人,我有三句话要送给你。
“你现在处于人生最好的时候,
一定要抓住机会”
2019年,湖北日报发布了“武汉打工人工资段位”。
数据显示:
初中学历者,平均月收入只有3000;
学历者,平均月收入有4000;
本科学历者,平均月收入高达7000多。
诚然,不读书也有出路,辍学也可能衣锦还乡。
但谁能保证它会发生在你身上?
教育学家李玫瑾教授说:
辍学是孩子犯罪的主要诱因。
离开校园后,
孩子面对花花绿绿的诱惑、纸醉金迷的享受、好逸恶劳的同伴,
很可能被同化。
厦门,一群15岁孩子,洗劫了一家电器店。
他们都只有小学学历,却梦想一夜暴富。
纪录片《三和人才市场》中,
大量辍学孩子背井离乡,靠打零工生存。
日薪100,干一天,玩三天。
吃4元没有营养的素面,住15元潮湿破烂的床位。
做久了,即使想去别处谋生,也不太可能,
他们以为,
学习限制了自由,丢了它,往后每一天都会更开心;
却没想到,
读书是一种生活的好习惯,
丢了它,往后每一天都比昨天更糟糕。
“长大后你会发现
学历是改变人生的捷径”
还记得14年前那位“高考交白卷”考生徐孟南吗?
当年,他可是轰动全国。
2008年,徐孟南正值叛逆期,
盲信“高考扼杀个性”。
他写信给教育部门,石沉大海;
逃课去网吧,成绩飞速下降;
高考故意不答题,写满教育理念。
他坚信自己是英雄,直到高考成绩公布。
徐孟南考了零分,没有被任何大学录取。
他原本成绩优秀,
因为叛逆冲动,与学业失之交臂。
年仅19岁的他,只能跟随父亲到处打工。
这时他才明白:
为什么家里那么穷,父亲还是鼓励他上大学。
因为流水线上几乎没有休息日,
日复一日重复枯燥工作。
迟到要受罚,请假要扣钱,
即使身体欠佳,也只能硬撑。
父亲不愿他吃同样的苦,
拼尽全力托举他。
没想到,
孩子自己放弃了唯一的翻身机会。
徐孟南后悔地说:
“我试着换个好工作,但好工作要高学历,而我只是 毕业。”
反观那些有本科学历的同学,
有人考研,有人出国,有人当白领。
哪怕在写字楼里996,
和他相比,也体面且轻松。
和徐孟南一样的“白卷”考生,还有很多:
2006年高考,蒋多多只写了笔名,零分离场;
2007年高考,陈圣章故意不答题,白卷离场;
2008年高考,李坚写下即兴作文,零分离场。
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
蒋多多上了技校,因为学历低,薪水微薄,谈及当年悔不当初;
陈圣章做过多份底层工作,
辗转于流水线上,跨越阶层几乎无望;
李坚凭借出色的文笔被翻译学院录取,勉强获得本科文凭。
徐孟南重新参加高考,
为了劝告其他考生不要效仿自己,
他在10年里发放4000分传单。
关于放弃学业,心理学家阿马蒂亚.森说:
“孩子们以为,这是靠自我感觉和经验做出的感性选择,
实际上,他们是理性化的傻子”。
不读书、交白卷,是个人都会;
多读书、考满分,是极少数精英。
所以,“改变世界”的永远是第二种人。
第一种人,总以为自己是热血盎然的英雄,
其实,他们只是半途而废的倒霉蛋。
因为热血不足以撑起未来,英雄也并非只有热血,更有实力。
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认清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
理解学习的枯燥,依然热爱学习。
如同韩寒说的:
学习不分地点环境,无论你在哪里,都要贯彻终身。
高考或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最好的捷径。
因为我们读过的每一页书,最终都会铺成脚下的路。
持续吸收,人才能持续向前迈步。
“读书不是为了别人
是为了你自己”
其实,成绩好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读书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它教会我们坚持、深耕、自律。
强迫孩子读书,
不见得能让孩子前程似锦;
从学习中提炼出持之以恒的精神,
才是以后安身立命的财富。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说:
孩子厌学比率高达30.4%。
他们身体在课堂,
心飞到外面,和游戏、足球、KTV作伴。
这些孩子,未必不是学霸的好苗子。
只是他们尚未理解,
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多么有趣,远胜过打游戏。
徐凯文认为:
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容易生出“空心病”。
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
或者格局狭隘,
认为读书是为了父母、为了面子、为了跟别人比较。
其实,读书是为了自己。
为了能走出原生家庭的局限性,
结束上一代人的艰苦;
为了有自信的资本,
任何事都学得比同龄人更快、更好;
为了有自由的底气,
未来能尽情选择自己热爱的工作。
诚然,读书有功利、枯燥、乏味的时候。
这个时候,父母的调解和引导非常关键。
姐妹8岁的孩子,
因为考试不理想,生出厌学情绪。
姐妹提议:
既然不想读书,那你去街边卖苹果吧。
孩子欢呼雀跃,
没多久就垂头丧气,
因为卖苹果太辛苦了。
他年纪还小,但已经能察觉到:
这不是什么体面的工作。
好不容易卖出一个苹果,
没有人夸他“卖得不错”。
可当他念出“香甜可口”等词汇,
就有人夸他“小有文采”。
半小时后,孩子放弃卖苹果,仰头说:
“妈妈,我想看书。”
他亲身体验到了:
你所读的每一本书,都会化为财富。
卖再多苹果,
也比不上多学一句成语带来的成就感。
当孩子不想读书,
往往是因为尚未明白读书的好处。
所以,讲再多道理,
都不如让孩子亲身体会:读书多么有用。
比如,闲暇时带孩子卖卖废纸,
算算能卖出多少钱。
告诉孩子:
若你现在不读书,未来,这就是你好几天的饭钱。
空闲时,
带孩子去工作单位,
看看本科生、硕士生的工作情况。
告诉孩子:
“工作没有三六九等,但收入有高低分层。
同样的8小时工作日,读过的书越多,越能把日子过成诗。”
父母尚未说出答案,
可孩子该追求什么,一目了然。
父母不必拼了命找资源托举孩子,
孩子会自己托举自己。
因为他知道:
每一本书,都是为自己而读;
每一次坚持,都能积累收获。
孩子读书最强动力,
不是“我该读”,而是“我想读”,
这份对知识和学习的热爱,将成为他人生的指路明灯。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