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baybet雷竞技

高三学生教辅资料有70%空白, 是浪费吗? 高考成绩690分能说明问题

“双减”政策的实施,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喜的是家长们不用再“内卷”似地穿梭于各种补习班,学生也有了大把的自由时间;忧的是一部分学生被“打回原形”,不会学习了,成绩大幅跳水,让家长和学生不得不重新审视如何学习。

按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论,老师、辅导书、同学和补习班等都是学生用于学习的“工具”。然而,“双减”过后,补习班的作用越来越小,难道要回归学校,一切以老师为中心吗?显然不是,因为那些被“打回原形”的学生已经说明了一切。

学生应该强化自己的自学能力。

不容置否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来源主要来自老师,甚至老师的好坏决定了学生的层次,这也是家长们削尖脑袋让孩子进入重点中学、重点班或者找名师“一对一”补课的原因。老师教得好自然万事大吉,但如果老师不适合学生该怎么办?

举个身边的例子,一名刚考入郑州市重点中学的高一学生,学习成绩排在中下的位置,由于老师进度讲得快,自己又没有很好的自学能力,到了高一下学期,成绩越来越差。家长对此十分恼火,认为是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态度不端正所致。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该生摔倒骨折住院3个月,面对进度超快的课程,家长和老师都建议其休学一年,但这名学生坚称“不留级”,坚持在医院的病床上通过课本、辅导书等自学了3个月,家长也将信将疑地表示:“跟上进度就不休学”。

病愈出院后,正好赶上期末考试,成绩居然上升到班级中游水平,家长和老师都感到惊喜和欣慰,但到了高二上学期,这名学生的成绩又下滑到垫底的位置。这时,家长已经意识到一定是老师出了“问题”,于是前来咨询寻找解决的办法。

经过了解,这是一名学习上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常常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住院期间,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反而成绩上去了,回到学校则又恢复到“恶性循环”。于是,建议学生以自学为主,尤其做好预习环节,听得懂就认真听,听不懂就自学。

后来,在家长的支持以及学业指导的帮助下,这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自己到书店选择辅导书,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同学等等。到了高三干脆不听老师上课,甚至不写作业,处于完全自学状态,最终被北方一所“985”高校录取。

学生更应该有对学习从宏观上的把控能力。

既然老师并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来源,难道要求学生都学会自学吗?这个问题需要纠正的是,学生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老师教学的配合,学习成绩基本处于中上游位置。如果要想稳居上游水平,就必须拥有对学习的宏观把控能力。

这种能力强调的是,无论是老师、辅导书、同学还是补习班等等,均视为学习的“工具”,并在衡量利弊后,哪一种效率更高就选择哪种学习“工具”,从宏观上把控去把握“度”,如某个章节老师讲得好就认真听,讲得不好或没听懂就自学。

曾有一名家长抱怨道,孩子已经高三了,经常不写作业,居然还说:“老师都不是985高校毕业的,我凭什么要听他的”。这名学生显然有着远大的目标,并且从宏观上审视自己的学习,明确努力的方向。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的话都不好使。

于是劝慰家长,这是好事,不用管他。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家长带着学生再次来咨询。家长对学生买了一大堆的辅导书和卷子,却大部分没做就搁置在一边,简直就是浪费;学生却对家长的抱怨颇有微词,认为学习成绩逐渐上升就不该埋怨。

经过了解,学生利用每周回家一次的机会,自己到书店买了许多教辅资料,往往只做了一部分就又买了一批。他坚持认为,尽管只做完了其中的30%,但都是经过衡量和取舍的,剩下70%都是完全掌握的,并不是家长认为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首先,赞同这名学生的做法,他是在客观评估自己的基础上,将可利用的时间和效率最大化,始终掌握学习主导权;其次,建议家长支持孩子的想法,相信其自学能力和把控能力,尤其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只要是围绕学习而做的都要支持。

这一番解释后,家长和学生都很满意。最终,学生以690分考入浙江大学。总之,这名学生始终坚持学习中心论,辅导书等在其眼中都是学习的工具,尽管买得很多,做得少,但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尤其在时间和效率上把控得十分完美。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