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9岁上大学, 18岁成美国教授, 沈诗钧被学生吐槽: 老师年纪比我小

拥有富三代身份,尽享千万家产,这样的出厂设置绝对称得上“人类顶级配置”。

如果恰好还拥有聪明、努力这两样属性,那人生更是犹如开挂!

9岁上大学,13岁硕士毕业,17岁成为博士的天才神童沈诗钧,就是这样万中无一的“幸运儿”。

1998年出生于香港的沈诗钧,可谓含着金汤匙出生。

祖父沈清江不仅是赫赫有名的爱国华侨,更是新中华国货有限公司、泰新远东有限公司(专营南平和四川等地出产的纸)、幸昌有限公司(专营房地产和建商品房)和福丰贸易公司等4个公司的董事长。

家产过亿早已不是秘密,家族生意更是兴隆发达,大有传承不息的恢弘气势。

虽然民间老话都说“富不过三代”,但偏偏沈家除了重视家族生意,更重视教育。

沈清江7男3女十个孩子,除了老大沈福才因为早早继承家业只念到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毕业,其余子女都是大学毕业。

在这样重利也重文的家族氛围影响下,沈诗钧作为富三代,就算想坐吃山空,估计家族也不会放任他浪荡行事。

年纪小也扛不起继承家业的重担,好好学习就成了他不二的选择。

真是应了网上的一句段子:“不好好学习,可是要回去继承家业的啊!”

在沈诗钧被戴上“神童”帽子前,其实他在童年时期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于常人的天赋,甚至还有些平凡普通。

上幼儿园时,他也是一个爱吃、爱玩、爱闹的普通小朋友,甚至会比同龄的孩子更显活泼好动。

上小学时,他的成绩在全年级排名60多名,更算不上出类拔萃。

这成绩要是放在北京,被追求精英教育的海淀妈妈知道,更是少不了吃一顿“皮带炒肉”。

不过,沈诗钧的父亲沈振雄并不是那种“我不行,但我的儿子一定要行”的霸道父亲。

通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儿子并不是学习不好,而是有点偏科。其实他的数学成绩非常出彩。

于是,他专门针对开发孩子对数学的天赋,全程参与陪同学习,意图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情,更要学会从书本中找到快乐。

以至于再有人问沈诗钧有什么兴趣,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数学。”

兴趣成了学习的动力,沈诗钧的天赋才算真正被开发出来。

2005年,就读小学一年级的沈诗钧,随父陪14岁读英国牛津的哥哥赴英国学习。

说到这里,就必须再提一嘴沈诗钧的哥哥——沈怡谋,14岁时就已入读牛津大学攻读数学科,并以一级荣誉毕业。

很多人不知道一级荣誉代表什么,直白解释,牛津一级荣誉生可以申请英国任何一所大学的硕士学位,基本可以拿到排名前10大学的入学Offer。

在这样强大榜样的影响下,沈诗钧在英国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完成了3门高考课程的学习,之后再用6个月读完8门会考科目。

2007年,在英国高级程度会考(GCE A-Level)的考场内,年仅9岁的沈诗钧,小小的身影在一众成年人里显得格外稚嫩,众人带着诧异又好笑的表情盯着他,甚至有些不敢相信:“凭他?也能通过考试?”

但沈诗钧最终用2A1B(纯数科A、进阶数学A、统计学B)的成绩狠狠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就在大家都认为沈诗钧会以9岁的年纪就读英国名牌大学,延续哥哥的天才之路时,不幸的消息传来。

英国各类大学纷纷拒绝了沈诗钧,原因就一个,他太小了,没有足够的自理能力应对复杂的大学校园生活。

这种担忧绝非空穴来风。

比如国内13岁就成为大学生的天才神童魏永康,在17岁时被中科院录取,硕博连读。

本该是大好人生刚开始,谁料到,刚进入中科院读书的魏永康不仅遭遇退学,更是被母亲恶毒诅咒:“干脆跳楼去死吧!”

究其根源,就是魏永康的母亲“拔苗助长”式的照顾。

她只教会了孩子学习,却没有教会他任何生存技能,导致魏永康连挤牙膏这种小事都做得颠三倒四。

复杂的物理难题没有打倒魏永康,生活的小事却将他折磨得体无完肤。

他的生活完全失控,最终像一台报废的机器,走向轰鸣后的自我毁灭。

眼看国外的大学路走不通,无奈之下,沈诗钧的父亲又将眼光转到了国内。

但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都以沈诗钧的成绩不足拒绝了他。

众所周知,国内的数学教育明显超前于国外,甚至国内中学生普遍可以轻松做出国外的高考数学题。

因此,香港各高校不再将英国高考两科数学成绩计算在内,想要报读香港名校,成绩必须要在3A以上,而沈诗钧的2A1B明显不符合规则。

但“望子成龙”的沈父偏偏不信邪。

他的大儿子沈怡谋曾经以14岁的年纪考上牛津大学,他笃定小儿子沈诗钧只会更优秀,一意孤行想要儿子在9岁读大学。

很多人都好奇,其实按照沈诗钧9岁的年纪,他已经比很多孩子优秀,为什么沈父还要这么执着呢?

其实,这真的不怪沈父执迷不悟,而是他清晰记得,还在上小学时,小小的沈诗钧在放学之后告诉父母,他已经自学完课本里的全部内容,沈父半信半疑查考后发现儿子果然没有说大话。

更记得沈诗钧在同龄孩子只知道看电视、打游戏机的年纪,完全沉浸在学习中的投入模样。

他总觉得,小儿子沈诗钧就是天生的神童,不该“泯然众人矣”。

这份爱子之心,如果我们放在个人身上便很容易理解。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如果孩子的人生路有可能遭遇荆棘,哪怕用自己的身躯铺路也在所不惜,只要孩子能走得更远,更平稳。

大约是天赋不该被辜负。

香港浸会大学听说了沈诗钧的成绩,主动联系沈父,力邀沈诗钧来浸会大学读书,但前提是“沈诗钧必须在5年之内完成本科学士和硕士的所有课程,并顺利取得学位”。

本硕连读,普通人至少需要7年,这一条件绝对称得上苛刻。

可沈诗钧并不觉得这是“刁难”,反而自信地向父亲表示:“我一定会比5年更早完成。”

就这样,沈诗钧成为了香港年龄最小的大学生。

出于对孩子的担忧,沈父也化身“超级保姆”开启了陪读生涯。

在有限的文字记录中,可以看到沈父要照顾沈诗钧的衣食住行,更要肩负老师的责任,督促沈诗钧学习;

同时还要担任沈诗钧的心理导师,疏导他的情绪,教会他基本的为人处世技能。

懂得人都知道,人情世故还是要从实践中具体学习。

但沈父怎么教呢?你一定想不到!

沈父每天抽出1小时为沈诗钧讲《三国演义》的故事,从中讲道理,了解历史,更学着历史人物做人。

《三国演义》中有着不同类型的人物,沈父就告诫沈诗钧,遇上不同的人物应该怎么相处,学会审时度势,不要硬碰硬。

可是真到现实生活中,沈诗钧只学会了主动为同学拿碗筷刀具,但这已经足够沈父骄傲得“想起飞”。

因为在他的认知中,这是沈诗钧“主动学习,说明他已经懂得融入团体生活。”

寥寥几笔文字背后,藏着老父亲的用心良苦,真是让旁观者为之动容。

让沈父更感欣慰的是,对于9岁的沈诗钧来说,大学学习仿佛为他开启了知识海洋的大门,他尽情遨游其中,享受新知识的补充。

但大学的生活,对于9岁的沈诗钧而言,确实有解不开的诸多疑惑。

以至于他总是向父亲发问:“为什么我的大学同学总是在拍拖和打游戏,这有什么好玩的呢?”

沈父自然回答不了沈诗钧,难道要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学习更快乐的事?”

但沈父清醒地意识到,沈诗钧的疑惑其实暗藏危机。

这就好比,你一直给孩子吃馒头,告诉他这是最好吃、最健康的食物,孩子信了;

可一旦有一天,他尝到了馒头之外的食物,还会愿意继续吃馒头吗?

如果他对人生选择看似坚持,仅仅是因为你给的选项太单一,那他的坚持还能发自内心吗?

沈父不敢去想,他困守在自己的世界,坚持认为眼下对儿子最好的就是学习,学习也是儿子最好的人生选择。

他含糊不清地回答沈诗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趣,你记住自己的兴趣,朝着自己的目标完成就可以了。

半知半解的沈诗钧也就不再追问,继续心无旁骛地开启了大学生活。

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要花费45分钟,沈诗钧总是早早起床,先乘坐巴士再转地铁,下地铁后步行15分钟到达学校,开启一天的日常。

晚上放学之后,他还会继续自觉学习两三个小时,但是一到九点必然准时上床睡觉,作息规律又健康。

2011年,沈诗钧提前一年完成了学校要求的学士和硕士课程并获得相关学位。

13岁的硕士,是沈诗钧送给父亲的新荣耀,也是送给自己的成人礼。

随后,沈诗钧出国深造。

2016年,沈诗钧从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毕业,以17岁的小小年纪取得博士学位。

201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向沈诗钧抛来橄榄枝,邀请他担任学校的助理教授。

陈诗钧接受了该校的邀请,开始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以至于该校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公然“吐槽”:“我的数学老师竟然比我还年轻......”

如今,沈诗钧在美国干着自己最喜欢的教师工作,有记者问他对自己的人生是否有什么遗憾?

沈诗钧颇为成熟地回答说:“十分满意,我仍非常享受做数学研究。”

沈诗钧自谈很喜欢教书,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十分有成就感,相比较大班教学,他更喜欢30-40人的小课堂。

对于很多人质疑他缺少童年,沈诗钧更是自信地反驳说:“我不后悔自己的人生,哪怕重来一次,我也会这么选。”

想必这番回答一定很让沈父欣慰,当初的担忧也不必再去纠结。

可另一方面,对于他这样的天才神童到底会不会回国效力,也成了新的热议点。

沈诗钧表示,儿时做讲师的梦想看似已经实现,但他所在的大学目前只有一个职位,他现在的职位只是一个3年期合同。

换句话说,“就是个合同工”,一旦合约结束,到底何去何从,他也感到迷茫。

但当记者问他接下来是否会回到香港时,这份“迷茫”立刻烟消云散。

沈诗钧明确表示,“接下里的新目标是多发表文章,争取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终身教授,留下来继续任职。”

“终身教授”,这个答案不言而喻,沈诗钧大概率是不会再回国了。

成为教授,实现美国梦,沈诗钧按部就班地依从父亲规划好的“成功道路”前进,但他到底过得如何呢?

在社交媒体的一个回答中,有自称沈诗钧的邻居回复说:“他读博士时就必须依靠妈妈照顾,2019年,21岁的沈诗钧还和妈妈住在一起。”

我们无法代替沈诗钧回答,20多岁的年纪还由父母照顾衣食住行到底感受如何。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同“照顾”附赠的礼包一定有“管束。父母“以爱之名”照顾你,就一定会“以为你好”之名管束你。

在更加崇尚自由和独立的美利坚,沈诗钧对于父母的过度依赖想必也会成为他新的人生障碍。

对于天才神童而言,在学会离开父母的年纪超前学习知识,等到学够知识后,又必须回头重新学习离开父母的照拂。

命运就是一个学习的轮回,看来,对天才也不会额外开恩。

虽然现在的沈诗钧明确表示不再回国,将在美国和导师一起致力于研究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

但从三个角度看,面对那些有能力却选择不回国效力的中国人,其实我们更可以自信一点的大方回复:“回不回国,真的无所谓。”

其一,国内科研发展日新月异,很多研究成果同国外相比丝毫不逊色。你回,我们热情欢迎,你不回,我们照旧做自己。

其二,沈诗钧的人生更像是父亲沈振雄的附属人生,他的选择、他的兴趣,全部都是受父亲的影响和安排,沉浸在受束缚的自由,离开了笼子还会不会飞翔,倒真的是未知数。

其三,正如不会有完美的人,自然也不会有完美的国度。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沈诗钧做了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站在道德制高点抨击。

一句话,中国早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国,必须依靠外部的救助才可以获得短暂的喘息。

对于那些优秀的天才也罢、神童也好,抱着赤子之心回国效力,必然会受到尊重与发展。

如果固执已见,故步自封,依旧沉溺在“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幻想中,我们也可以轻松一笑,淡然处之。

毕竟,“千年雄狮已睡醒,仰天长啸震四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