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调查显示: 超七成大学生自认受到网络暴力影响!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大学生在网暴漩涡中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且深刻。为了了解青年对于网络暴力的态度与看法,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中青校媒调查显示,超七成受访大学生自认受到网络暴力影响。88.44%的受访大学生认为,网络暴力是一群人凑热闹所产生的非理性行为。

有网友评论:

因为网络让每个人有了可以随便把自己情绪反应表现出来,比如说没有网络时代,一个人看报纸看电视看见不着调的事情,只能自言自语一声草。有了网络成千上万这种本来的自言自语都上了相当于“报纸电视”整个社会看见,这些随口的低智商人一多,场面自然就形成一股人气影响正常大众反应。

这种时候,江歌母亲的行为就是为什么受到我们佩服的原因,她做到了很多人想做怕麻烦没做,做不到的事情,把无事生非送上法庭,送进监狱。如果有很多人都把无事生非地送上法庭,这种现象就会少很多。所以司法系统要与时俱进,开通网络法庭,让大众能把网络的事情也能通过网络摆平,严惩重罚无事生非者

网络暴力作为不同于现实暴力的“软暴力”,是指在互联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侮辱性的言论、图片、视频,通过人肉搜索揭露当事者的隐私,对未证实的信息进行先入为主的道德评判,甚至介入现实,侵犯当事者人格权益的网络失范行为。

在大三的一堂《媒介素养》课上,李昊向老师和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在 时遭受网络暴力的经历。因为在社交平台上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自己对考试作弊的鄙视,同时希望学校严肃考场纪律,李昊陷入了一场“被网暴”的噩梦。很快,他的社交媒体账号下多出了千余条不堪入目的评论。

有人说他不给成绩不好的学生留活路,有人用脏话辱骂他。不仅如此,他的手机号码、家庭和住址也被“曝光”,有的网友扬言到学校找他算账。“此后的一个星期,无论白天还是半夜,我的手机电话就没断过,一接起来就是来骂我的。很多留下谩骂的人甚至不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还有部分ID显示来自周边城市。”他说。

“如果你想要网暴一个人,花点钱就可以了。”就读于上海某高校新闻专业的詹诗妍对网络暴力深恶痛绝。在好友遭受网络暴力伤害的经历中,她发现:“普通人也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发起一场网暴。”

所以作为一个网民,应该有理性的思维,知道我们所听到、看到的事件是不完整的,发表看法的时候,要就事实理性地发声,而不是只追求一时的情绪宣泄。”

大学生要努力提高个人素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盲从、不站队,不做网络暴力的发起人。

大学生要增强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做侵犯他人权益和违法犯罪的事情。身为大学生的自己能力有限,但是要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网络暴力。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