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作为教师, 为什么我会对教这些孩子无能为力

一名教师迟早都会意识到这一点:自己不是万能的,甚至很多情况下是无能的,真的就有教不好的学生,即便使尽浑身解数!而当一位教师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一个有着不良习惯的孩子依然故我时,当他面对的是一个看似终于改好了却又一犯再犯的孩子时,这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会特别强烈,有时会让自己怀疑是不是选错了行。

从教多年,一个认识也越来越清晰,对于孩子的全面成长,多数情况下父母才是起决定作用的人。虽然在有些节点上,教师也能起到一些关键性作用,比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帮助学生在某科的学习上开窍了,或者在教师的不断激励下,让学生在某个时期内树立起上进心,或者引导学生树立了远大志向,等等。但总的来说,教师的作用更多是局部或短时间内的,对学生的根本影响都是来自家庭。如果家庭的影响是负面的,比如家长就是那种放任型的家长、躺平的家长,教师再努力都无法取得太多成效,因为从家庭带来的根本观念就与教师的教育方向相悖。可以说,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才是全面和持久的,是底层和本质的。

多次经历“无能为力”的痛苦,有的教师会“皮”了,那些不能教的孩子,就算了,我教那些能教的;还有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会思索其他途径,也就是研究与家长相互配合的可能性。但这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常常也还是会遇到困难,首先,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与家长在教育理念上有根本的分歧,教师无法说服家长,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上五天,学生回家两天,家长就能让教师的教育化为乌有;其次,现在有部分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不知道自己的影响是本质性和持久的,一味地把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推给教师,无论你如何诚意邀请他们加入到教育孩子的队伍中来,承担重要的教育角色,他们都只是表面应付一下,该不管还是不管;最后,家长和教师分工不明,谁更应该管哪些事没有默契。

对于只有家校分工不明这类问题的家长,个人感觉,孩子还是有救的,毕竟这是技术上的问题,大家可以坐下来谈,好好分一下工。从个人的执教经验看,在以下这些方面,教师的影响力都是非常弱的,教师单枪匹马无论如何努力都很难达到教育效果,家长在这些领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首先,对孩子最重要的是家庭环境,父母的观念,或者说家风。家长好学、上进、友善是孩子最大的幸事,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子女是父母的影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长期和显著的,塑造了孩子的个性、信仰和观念,形成了孩子成长的基础,是孩子一生的底色。在这一点上,有很多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作为教师,我更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直接感受和经验,太多正面和负面的事例表明,那些整天无所用心、轻视知识、没有上进心的家长,他们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就从根本上失去了说服力。反之,家长好学上进是对子女最富影响和实效的教育,这样的家长,他们的兴奋点不只在物质上,不在庸俗的社会交往中,不在摆阔炫富上,而是以探索新知为乐趣,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自我标准高、能够自主学习。父母在作出表率的同时,如果还能经常和孩子一起研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解决问题,那就更好了。同时,家长如果情感健康,精神振奋,生活态度端正,有远大目标,有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那真就是完美的家长,无论对孩子做人还是成才都是一个必要的基础。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虽然没有多少知识,在学习中也不太能帮到孩子,但有一颗尊重知识的心,有正直向善的品格,家庭有积极向上的氛围,他们的孩子依然也能非常优秀。总之,家庭氛围和父母的观念是孩子最根本的底色,这会影响到孩子的品行、习惯,如果从小发生较大的偏差,教师后天很难挽回。

其次,个性化、家庭式的倾听、交流与陪伴是教师无法替代的。长期观察可以发现,家长经常抽时间陪伴孩子,这样的孩子会更自信、阳光,即使在学习和生活中偶尔会遇到一些波折,也都能很快走出来。而家长如果整天都在忙自己的事,很少陪孩子,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缺失了父母的陪伴,这样的孩子会内向、胆小,做事缺乏勇气,不敢尝试新事物。孩子越小越需要陪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需要安全感,他们的世界是需要温暖、包容的,可琢磨的,如果这个世界用他们的小脑袋思考不清,对很多事想不明白,必须有自己最贴心的人可以询问。甚至有时,他们太小,自己紧张、慌乱、恐惧,却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向家长发问,家长还要察言观色,发现孩子情绪的异常,跟他们聊天,找到他们情绪异常的原因并化解,告诉他们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还有些时候,孩子就是需要及时宣泄释放情绪,这也是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孩子从小长大,是一个逐渐融入社会的过程,小小的孩子单枪匹马地闯入偌大的世界,身边没有一个能倾听、探讨的亲人,没有一个能述说自己苦恼和喜悦的亲人,是多么可悲的事。当然,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他们还可以明辨是非、学习社会知识、增进了解与信任,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家庭生活中还要体会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大多来自与父母的交流,这种幸福体验留存在心中,也是他们未来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参照和追求目标。

还有很多方面都是教师不能替代的,比如责任意识和劳动意识,更应该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很多孩子能够热爱劳动,是因为他们的劳动能够给父母和家人带来舒适和快乐,长期坚持就能变成一种习惯和意识。责任意识也一样,我在班级中会有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但孩子的责任感是参差不齐的,而且差别很大,班级生活对责任感的影响非常有限,我相信这种责任意识的差别应该是从家庭中带出来的。其他一些品质,如意志力、公正心、公益心和心理承受力都需要在家庭中重点培养。

家长——这是一个多么专业化的“工作”。而作为教师,我们是职业的教育工作者,虽然我们在孩子成长的很多方面都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我们也应该做一些牵头的工作,让家长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今天,让人欣慰的是,不少家长都愿意配合学校,尽可能完成自己的教育责任,但也有一些家长缺乏这方面的意识、知识和意愿,这更需要在全社会加强这方面的宣传,让“家庭教育很重要、很专业”成为一种共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