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儿子全市第一名成绩考入北大, 学子父亲讲述他的三个“家”......

家训·家风·家教

——心路丝语之二

陌上寒阳

2020年高考,我儿子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应亲朋好友要求,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写了《我儿子是怎么考上北大的》,文章一经发布即被广泛传播,当日点击三千余次,三天后浏览量已过万,看起来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关于培养教育孩子的文章,我本来也没有多少经验可谈,打算写一篇就算了。看了我的文章后,竟然有朋友对我家的家训、家风、家教产生了浓厚兴趣,强烈要求我再写一篇。所以,下面的内容才算是正文。

1

小学时期的语文作业,有一项重要内容是做手抄报。一次放学后,儿子很严肃地问我:“咱们秦氏家族有家训吗?”没等我回答,又说:“老师让做一份家训家风方面的手抄报,很多同学说自己家没有家训,得回家让爸妈临时制定一份。”我立刻告诉他:“有,咱们祖上就有‘家训八则’。”于是我趁机对儿子讲了我们的八世祖秦国龙的故事。

(秦氏家训八则)

秦国龙(1667—1738年),山东日照人,海曲秦氏八世祖之一。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庚辰科进士,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任湖北郧西县令、户部陕西司主事、云南道监察御史、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在朝廷内外政声显赫、名重一时,在任职地百姓中间口碑极佳。他不畏强权、不慕私利,严格执法、依律断案,不徇私情罢免亲侄儿官职,顶住重重压力、无视重金诱惑怒斩“擅杀婢女”的山西巨富亢百万之子,刚正不阿、清廉高洁、疾恶如仇的光辉形象几百年来广为流传。

据清史记载,雍正元年(1723年),皇帝着吏部对全国五品以上官员进行科道考察(即政绩考核),秦国龙居全国第一名。他为官几十年,除祖传家产外,房未增一间,地未添一分,可谓当之无愧的“大清第一清官”,雍正皇帝曾御批:“秦国龙,老诚人也,朕可保其业。”纵观有清一代,得到如此高规格褒奖的官员可能绝无仅有,就是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也并不多见。另据记载,秦国龙是中国提倡三代以外旁系血亲可以结婚的第一人,是因生活贫困受到皇帝救济的封建社会高官第一人,是让日照万平口风景区扬名的第一人,也是海曲秦氏家族中倡修家谱第一人。

(《大清第一清官秦国龙》演出剧照)

时间回溯到公元1721年春,时任云南道监察御史的秦国龙从北京寄给家乡子侄一封家书,制定了家训八则,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其文如下:“立人品、敬亲长、睦族党、慎交游、忌轻薄、戒淫博、守耕读、务勤俭。吾家自东海来占籍于照,三百余年矣。忠厚传家、世守农业,数传而后始有书香。近蒙祖先积累,科第日增,为之后者当思仰承先德,滋培元气。勿得荡检逾闲,贻讥乡党。今子侄蕃衍日渐成立,诚恐秀顽不一、率教难齐,余薄宦长安,不得朝夕劝诫,用书家训八则,凡我子侄辈各录一通,置之座右,庶可触目警心,共期自勉。如有不遵者,尊长传立神主前,共同数其过之大小,分别责惩,断无徇纵宽恕,其各谨凛勿忽。”《家训八则》为我们一代代秦氏族人为人处世、干事创业划定了原则,指明了方向。

听了我的讲述,儿子感触颇深,略作沉思后激动地问:“咱们老祖宗秦国龙的事都是真的?”我认真地告诉他:“当然是真的,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在咱们家族中代代相传并写入了家谱。按世系论起来,秦国龙是海曲秦氏八世,到我这一代是十九世,你是二十世。咱们老秦家的子孙,必须恪守祖训、传承家风,把祖上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发扬广大,决不能在自己身上发生有辱祖先、被人耻笑的事情。这些道理,你现在不一定完全明白,到长大了一定会懂得。”儿子竟然对我的一通说教听得入了迷,不但没有丝毫抵触情绪,还很庄重地连连点头称是。一副小大人似的神态,使我深感欣慰。

时至今日,三百多年过去了,秦氏家训非但没有被遗忘,反而超越了一家一姓的小范畴,被国家和社会自觉树立为弘扬清风正气、涵养清廉文化的楷模。近年来,有关秦国龙的书籍、电影、戏剧陆续出版、上映、公演,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登载了秦国龙的廉政事迹,日照市专门打造了廉洁文化教育基地——正园,专设秦国龙纪念馆,供市内外干部、群众瞻仰学习。以“本分做人福泽后世、老诚为官名留青史”为核心内容的秦氏家风,必将发扬光大、流芳后世。身为秦氏后裔,我们父子和其他族人一样,是非常自豪的。

(秦国龙纪念馆)

写到这儿,我又有点忐忑了,怕有人读后以为我在借祖宗之名胡吹。其实,在日照地区内专门定有家训的家族不少,有的还比较有名气。然而,凭心而论,若依家风清廉来排名,秦氏家族一定是靠前的。祖上名声虽然不必挂在嘴上炫耀,但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定居日照市区二十多年来,每次在不同场合被人问及姓氏,我都会不无自豪地回答:“免贵姓秦。”

2

大家族的事情不再过多叙述,感兴趣的族人、朋友可以找家谱来看,也可以在网上搜索浏览。就我的小家族而言,应该是地地道道的世代贫农,到我祖父、父亲时期,没有任何拿得出门来的所谓家产,更没有任何存款。我家里几十年来只有三间正房、两间偏房,每一间的面积在农村同类房子里面都是最小的型号。我父亲小时候里面住过三代十三口人,我小时候还住着三代六口人。这样一个家庭规模,在同时代的农村,算不上大,也不算小。让年近半百的我引以为荣的是,我们家人从未与任何乡邻产生过任何矛盾纠纷,家族成员中从未出现过违法乱纪、伤风败俗等不轨行为,从现在往前推一百多年也没发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新中国高考制度确立以来全村第一个大学生,都出在我们家。

我祖母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农村妇女,一生勤劳淳朴、简衣素食、与人为善,在自己仅仅能吃上饭的情况下还会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人,从来不求任何回报,赢得了绝大多数亲戚、熟人的尊重。当老人家以九十四岁高龄辞世时,特意送来花圈、纸钱、香烛等表示哀悼和送别的人挤满了院子和大门口附近的两条胡同。这种现象,无论在城里还是乡下,都是不多见的。

祖母只有我父亲一个儿子,所以对我们三个孙子、孙女格外亲近,但她从不溺爱。从我记事以来,祖母常常教导我们的话是:为人一辈子不容易,必须行得正、站得直,丢人现眼的事到死也不能干;自己再穷不能贪图别人家的东西,富了也不能看不起比自己穷的人;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自己心里再苦再累也得忍着,不要随便告诉外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了一生。小时候每次跟着祖母走娘家,我们都会在半路上把衣服整理得整整齐齐,在小河或水塘边把鞋子上的泥迹清理干净。临进村前,祖母还会把见到老人、大人、孩子之后的注意事项对我详细交代一番,以确保祖孙俩以最有尊严的形象出现在她娘家的亲戚面前。

我父亲幼年丧父,小时候没有过上舒服日子,但他对家人、对村民满怀爱心,一辈子考虑问题中允公正,处理事情不偏不倚。小时候常听祖母说起,我曾祖母临终前卧床不起数月,吃喝拉撒全在床上,时年十五岁的父亲代父行孝,尽心照顾他的祖母,一日数次喂饭喂水不嫌麻烦,处理大小便也不嫌脏。最为亲属和村里人佩服的是,父亲有堂兄弟姐妹共六人,但他只管一心一意尽自己应尽的孝心,从未有过与他人攀比的想法和言行。在我们这个约一千六百口人的村子里,父亲从十七岁担任生产队长,后来一直在村两委任职,退职后又从事村里的环卫工作,直至最后病倒。在村里做事五十多年,父亲始终坚持忠诚干净有担当,为集体、为个人做好事、解难题数不清,是村民公认的好党员、好干部,但他从没沾过村集体一丝一毫的便宜,没得罪过任何一位善良正直的村民。

我母亲出嫁后,从来没与祖母分过家,婆媳同吃同住同劳动,朝夕相处了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可算是一段不短的岁月,生活中磕磕绊绊的事情总是有的,但她们之间从没产生过实质性的矛盾,谁也从没有提出过分家的话题。祖母九十四岁时突然摔倒,身体多处器官功能衰竭,随后即不能起身。意识尚清醒的祖母自知不久于人世,为了不拖累家人,坚决拒绝进食以求速死,十九天后溘然辞世。在祖母卧床期间,已经七十二岁的母亲衣不解带在床前日夜陪伴,床上稍有动静便立即上前看视,生怕出现什么闪失。不但为祖母娘家的亲戚所称道,连与我们家素来交好的左邻右舍也无不为之动容。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扪心沉思,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婆媳之间是不可能没有矛盾的,之所以能够和谐相处近五十年,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是必须的。单从这一点来看,我的祖母是伟大的,我的母亲同样伟大。

把家族过往的荣耀记在心里,把父母和身边亲人的充满正能量的言行看在眼里,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我和妹妹、弟弟长大后,分别在不同的城市求学、工作和生活,先后立业、成家、生子。无论在单位工作还是家庭生活中,我们都能够坚持不忘祖上恩德,牢记祖辈、父辈的优秀品质和正确的言行教导,汲取正能量,摒弃负面影响,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随着我的外甥、儿子、侄子先后出生,我们家由三代六人扩大到四代十二人。到祖母去世时,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持续了十九年。

(93岁的老祖宗和17岁的重孙子)

在祖母生命弥留之际,我紧紧抓着她的手鼓励她:“您一定要挺住,活下去,只要再过一年,您的重孙子就能考上全中国最好的大学。”祖母轻轻摇了下头,断断续续地说:“撑不住了,到时候了,好走了……活到现在,我很知足!”已经开始塌陷的眼窝里是两滴浑浊的泪。

祖母去世一年后,我儿子以全市最高分被北京大学录取。她老人家没能亲眼看到她最喜欢的重孙子进入大学,成为我半世人生中深深的遗憾。

3

儿子小时候曾经问过我:“爸爸,你希望我长大了成为什么样的人?”说实话,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于是我常常静心思考这个问题,伴随着儿子的成长,十几年来不曾间断。非常感谢读者信任,写出来与诸位家长朋友共勉。

心存良善,满怀激情。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教育孩子心存良善,对生活满怀激情,做一个善良热情的人。我们有时听到这样一句骂人的话“没良心”,初听起来觉得无所谓,细想一下,这句话对人的杀伤力是很强的。良心是做人的底线,一个人如果丧了良心,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已经不是人了。如今的社会,被某些人描绘成“物欲横流、尔虞我诈、人心不古”。有没有道理呢?据说许多人以为是很有道理的。我的感觉是,社会总归是有阴暗面的,从有人类以来应该就有吧,但这些东西是不能拿来教育孩子的。社会的主流永远是光明的、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这一点不容置疑。既然光明面、阴暗面共存,为什么不把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呢?当然了,提醒孩子对社会阴暗面提高警惕,防止受骗上当,也是必不可少的。

孝敬长辈,尊师重道。一个人对待父母的态度,能反映出最真实的人品。这句话,对成人、对孩子都适用。父母是最大的恩人,家庭生活中,孝道应该放在第一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和其他长辈都不孝顺,你还指望他能对别人好、对社会有用吗?那是不可能的。你即使打死我,我也不相信。绝对不是自夸,在亲戚朋友眼里,我一直是一个孝子。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我都会带儿子回老家看望祖母和父母亲,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让孩子懂得感恩长辈。父母是生养我们的恩人,老师是教育我们的恩人。要像尊敬父母那样尊敬老师,对老师传授给我们道理和知识心存感恩,是做人的一项根本遵循。我儿子上大学后还一直保存着小学、初中、雷竞技raybet即时竞技平台 老师的联系方式,每逢重要节日都会发信息表示问候、祝贺,寒、暑假回家时还会专门抽出时间登门拜访他的老师。

严守规矩,富有正义。这里说的“规矩”,我个人理解是广义的,泛指我们正常人应该遵循的所有规则。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只要上升为要求所有人普遍遵守的“规范”,就必须不折不扣的遵守。没有纪律的政党是一盘散沙,没有法治的国家会一片混乱,没有规矩的家庭培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如果您的孩子在家里不懂规矩,出门也不会懂,后果很可怕。家长如果教不会孩子懂规矩,社会上总会有人要替你教育他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现实。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仅仅懂规矩、守规矩是不够的,还要有维护规矩的正义感。如果您的孩子过于“老实”,缺乏正义感,只会要求自己老老实实“守规矩”,也可能会付出代价的。

看淡钱财,勤俭节约。对孩子金钱观的培养,是万万不可轻视的。个人愚见是,不管您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要让孩子别把钱财看得太重。我儿子在考上大学之前对钱财基本没有什么概念,几乎没自己出门花过钱,也从来没有自己保管过钱。过年收到的压岁钱,直接随手交给他妈妈,至于钱此后的去向也从来没问过。学校下通知收费时,我都是按通知要求准备正好的金额给他,从来不用往回找。坚持勤俭节约,杜绝奢侈浪费,是我经常向儿子灌输的一条重要理念。我始终坚信,勤俭节约绝不是因为贫困,奢侈浪费的人也不一定真的富有。在我的影响下,儿子从来没出现过乱花钱的毛病,在家、在外吃饭也从不浪费。

上述四点,不一定准确,也不可能全面,只是我个人能够想到的且自以为比较重要的内容。仅供朋友们参考,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2022年2月)

作者风采

作者简介:陌上寒阳,字泽之,莒县人,生于1974年,1996年毕业于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曾长期在武警边防部队服役,2012年转业到地方工作,现供职于文化和旅游部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