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大学生哥哥给弟弟辅导被举报”, 荒唐背后的隐忧

一条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河南一位妈妈发视频介绍说,自己上初一的小儿子成绩非常不理想,放寒假的时候,让读大二的大儿子给小儿子补课。为了提高大儿子的积极性,她还承诺给大儿子每小时60元的“辛苦费”。

但不知道这样的消息怎么走漏了出去,她惊奇地发现哥哥给弟弟补课居然被举报了,理由是“变相一对一补课”。

好在,当地教育部门表示,直系亲属之间的一对一补习功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如果由外人来补,就是违规。

这件事,很多人都和前几年引来群嘲的“举报在职教师给自己孩子补课”联系起来。

当时,有人在网络平台留言投诉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一对夫妻,一个教数学,一个教英语。

投诉人的孩子和这对教师的孩子在同一个班,而这对教师并没有给别人补课,只是在家给自己的孩子补课。

投诉人的不满之处在于,我家孩子本来就比你家的成绩差,你再补,我们怎么活?

投诉人的诉求有三点:

要么别补了;要么也免费给我们补;要么教师子女中考时提高分数段录取。

02

两件事,确实都很奇葩。

父母给孩子补课,哥哥给弟弟辅导,这事儿外人管不着,投诉也没用。

不过,这两件事如果细究起来,其实并不完全相同。

“举报在职教师给自己孩子补课”发生在三年前,当时还没有“双减”。

杜绝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教师“以权谋私”,靠补课敛财。教师辅导自己的孩子,当然不能算有偿补课,这一点没有疑义。

但“哥哥给弟弟辅导”是在“双减”的大背景下。

“双减”是为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哥哥给弟弟辅导”有没有增加弟弟的学业负担,这一点是存疑的。

因为不管外人补还是哥哥补,效果(或者说后果)其实是一样的。

换言之,如果“教师给自己孩子补课”的事情放到今天,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父母兄长在家庭内部的补课行为有没有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形,似乎确实存在探讨的空间,但从现实上讲,这事儿根本没法管。

03

当然,投诉人投诉并不是为了“双减”,而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竞争压力的担心:

你的孩子有人给补课,而我的孩子没有人补,岂不是会吃亏!

这个问题的根本,是在社会上所有的补课通道全都关闭了之后,家长和学生补课的现实需求怎么解决。

家长是教师或高级知识分子,有能力给孩子辅导,或者家里有一个上大学的“大宝”,能够在节假日帮着弟弟妹妹辅导,这当然好。

但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条件,你家孩子天天在家里补,我在家里看着孩子的成绩差却干瞪眼,难怪会着急上火,难怪会举报。

孩子没有把知识学会,家长也帮不上忙,怎么办?

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放到咱们自己身上,也是一样急。

04

所以,在看似荒唐的举报背后,反映的是非常现实的忧虑。

在绝大部分家长和学生仍然需要将升学当成最主要目标的当下,失去了市场化的补课,如何让所有学生都处在同样的竞争环境里,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双减”政策里,对这一点是有考虑的,就是“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对此,在对“双减”的政策解读中,有一个比喻个人觉得非常贴切:

“打个比方,国家在控制不合理的‘零食’,但不是一禁了之,而是通过让所有孩子的正餐都吃好、吃饱、吃营养来实现。”

大家都在学校里“吃饱吃好”了,当然也就不需要再去吃“零食”。

但有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取得家长的信任则更难。

在学生负担减轻之后,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有没有做到并不降低,这是很难直观得出结论的。

05

“双减”后的教育教学质量不降低,应该包含两方面内容:

一是从学生的课业分数上来说,不会下降;

二是从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说,能得到提升。

体现到升学当中,就是对升学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第一点来说,要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在课后服务中,学生是可以在学校做作业、向老师问问题的。

北京市还有一个针对初中生的在线辅导计划,由优秀的在职教师为学生提供免费的在线辅导。

对于第二点来说,要增加综合素质在升学中的权重。

孩子们放学后和周末不补课了,那么他们在这些时间里做的事情,应该纳入到升学中去。

有的学生爱足球,有的学生爱画画,有的学生爱读书,有的学生爱做题,在最终的升学中都能得到同样的回报。

如果孩子文化课没学会能找老师给免费补,想做别的也不影响将来的升学,谁还会去举报家庭内部补课的事情呢!

明珠絮语,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