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叶企孙: 信念有多坚定, 路就能走多远

1970年冬,在北京中关村寒风刺骨的街头,一位身形佝偻、衣衫褴褛的老人正沿街乞讨。

他趿拉着一双破棉鞋,步履蹒跚,走走停停,遇到认识的学生,便伸出手乞求:“你有钱吗?给我几个?”

学生们看他可怜,想多给些钱,他却从不多要,够吃一顿饭便可。

这般沧桑之容、落魄之态,与乞丐无异。

这般达观之气、超然之举,又与常人迥然。

事实也是如此,他默默无名,教的学生却个个名满天下。

他就是享有“国人之光”之盛誉的叶企孙。

叶企孙年少有成,曾是驰名中外的社会精英,晚年却被人遗忘在角落里,且沦落至此,凄惨的遭遇让人嘘唏不已。

可是,任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他都是中国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他一生立志于“科学救国”,对学生厚爱有加,为教育奉献终身,带领着国人追赶人类文明的征途。

凭借坚贞不屈的信念,他也活成了一束光,照亮了中国学术发展的道路。

勤勉笃行,心似一片磁针石

1898年,叶企孙出生于上海的书香门第家庭。

他的父亲是清朝举人,也是有名的教育家,对他一直养教从严。

他自幼天资聪颖,又饱读诗书,涉猎广泛,小小年纪就修得一身儒雅的气质。

当时,他到父亲执教的上海敬业学堂去读书,因此接触到了西方科学文化。

加之勤勉刻苦,他有了格物致知的眼界和与时俱进的思想。

四年后,他考入清华学堂。

不巧的是,恰逢辛亥革命全面爆发,他不得不返回上海滩避难。

为了不中断学业,他次年进入注重自然科学教育的上海兵工学校读书。

革命的硝烟渐渐消散后,他再次考中清华。

一天,他听了一场科学报告,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科技对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

事后,他在日记中感叹道:

吾国人不好科学,而不知20世纪之文明皆科学家之赐。

中国之落后,在于实业之不振;实业之不振,在于科学之不发达。

一番无奈,铺陈在字里;一腔热情,潜藏于行间。

自此,他将“科学救国”的信念埋在于心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这一份拳拳之心。

几年后,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又转入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博士。

而在国外的这几年里,他一直惦念着饱经忧患的祖国,学习极其刻苦,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经过导师的指导,他完成了普朗克常数的精确测定,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这个数值也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达16年之久,正因为此,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被载入现代自然科学学术著作中。

他还创造性地研究了流体静压力对磁导率的影响,堪称高压磁学的一大突破。

可就是这样一位原本有着光明未来的科学家,却拒绝了导师的挽留。

他了解国内落后的局面,也懂得“一两个科学家救不了国,中国需要一个科学家群体。”

所以,他甘愿放弃自己的专业研究,做培养科学家的带头人。

1925年.叶企孙赴清华就职,从此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爱国诗人文天祥有言,“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一个人,心中有了坚定的信念,奋勇前行时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叶企孙深知,西方的科学技术可以给黑暗的旧中国带来光明,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漫漫征程。

穷且益坚,路遥不坠青云志

在20世纪的初期,列强环伺、军阀混战的华夏大地上,没有仪器设备,没有学科传统,没有学术环境,也没有老师和学生,科学领域不啻于一片蛮荒之地。

叶企孙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在这片荒地上不辞辛劳地培育科学的土壤,再播撒下一粒粒科学精神与方法的种子。

到清华不久,他创建了物理系,自己出任系主任。

从一到三年级,所有课程全由他一人承揽。

艰苦无计,他还是单枪匹马地撑起了整个物理系。

其实,有口吃的叶企孙每次讲课颇为费劲,却极其细致。

一些佶屈聱牙的知识,他会一字一句地讲,反反复复地讲,一直讲到学生们完全听懂为止。

随着学生越来越多,他又组建了清华理学院,设置了算学、化学、生物等6系。

停滞千年的中国科学研究,因为他的出现,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他多次竭尽所能聘请一些青年学者到清华任教,还尽力援佑他们。

有的人才能非凡,他便主动将其薪金定得比自己高;有的人教学负担重了,他便免费替他授课。

宽厚如他,对老师如此,对学生亦然。

除了传业授道,他还对经济困难的学生悉心关照。

叶企孙住在北院7号,常常会喊上一些老师和学生去吃饭。

师生们齐聚一室,交流思想,研学讨论。

这一份深情厚谊,他的学生在时隔多年后回忆起时仍感激涕零。

而他不光有一份济世救民的胸怀,还有一双识才用才的慧眼。

一直以来,他提倡“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要人尽其才,所以多次劝学生正确选择方向。

化学专业的王淦昌听了他的建议,转系学了物理,成为“两弹一星”元勋。

文史成绩优异、物理成绩差的钱伟长采纳了他的意见,攻读物理后,最终成为我国的“力学之父”。

世人所见,他在满眼焦土的大地上栽种下一棵棵桃李,且有累累硕果盈满枝头。

他对学生有非凡的洞察力,对科技前沿有敏锐的直觉,为中国在最苦难的年代里的物理学培养了一大批国宝级科学家。

事实上,在清华的黄金十年,物理系就培养出了79位院士。

而在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将近一半都出自他的门下。

不得不说,这样一位“大师中的大师”,也是中华民族崛起的脊梁。

松下幸之助有言:

在荆棘道路上,唯有信念和忍耐能开辟出康庄大道。

心存信念,诸事可为。

再多困苦,再多艰辛,也磨灭不了一个心存信念之人的韧性和勇气。

叶企孙一路披荆斩棘,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

他们中的很多人于若干年后都成为了新中国的学科带头人,且衍生出一支浩大的科学家队伍,为新中国带来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

而这一切,叶企孙功不可没。

只是,学生们的荣光,他却无福消受。

至诚至坚,世上又少贤哲身

日军大举进攻华北后,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为延续文脉,各大高校毅然南迁。

在动荡的天津,叶企孙和熊大缜被安排负责联络接应事宜。

熊大缜不仅是他的得意门生,也是他的生活助手,两人情同父子,相依为命。

当熊大缜请求去前线助力武装抗日时,叶企孙再三思量后,还是同意了。

在了解冀中极度缺乏作战物资后,他不顾环境的恶劣和身体的病痛,募资购买了雷管、医疗用品、通讯器材等物资,穿过敌人的层层封锁,送达冀中。

他与祖国山河生死维系的赤诚之心,昭昭若日月之明。

不幸的是,没过多久,秘密活动暴露,他不得已离津南下。

至此,一介书生上马击贼的惊险经历结束了,而与根据地的联系也彻底中断。

抗日战争结束几年后,叶企孙方才知道,熊大缜早已蒙冤而死,他心痛不已。

“时艰戒言语,孤行更寂寥。终日何所思,思在易沧间。”

他只能写下对学生的沉沉思念,可斯人已去,唯有泪千行。

挚爱的学生惨死,他没有坐视不管,一心要为熊大缜平反昭雪。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自己不仅一无所获,还因此染祸终身。

仅仅几年后,这起冤案被提起,一些心机之人大做文章,一直为其奔走呼号的叶企孙被无辜地牵连进去,甚至身陷囹圄。

他“消失”了一年多后,再出来时,已然教人认不出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多学生费尽周折地去看望他,每每见到,无一不潸然泪下。

曾经温和敦厚的模样再也不见,他的腰弓成九十度,双腿肿胀得难以站立,精神也有些恍惚。

他已不能正常入睡,只得坐在一把破烂不堪的藤椅上,在堆满了书的不到10平方的屋子里,捱过艰难的日日夜夜。

而无论谁前去探望,关押时受到的折磨和打击,他未曾透露过一个字。

为了“划清界限”,他力劝学生们不要再来。

残年风烛尽时,他还在为学生们着想,这一份眷顾之意让人情不能自已。

1977年1月13日,一代大师在孤独中溘然长逝。

从此,山河虽依旧,世间却再无叶企孙。

十五年后,127位海内外科学家联名呼吁为他在清华的校园里塑了铜像。

他默默地望着前方,巍巍学府的沧桑痕迹已渐渐隐去,80年前的那个淡薄清瘦的身影却清晰地印刻在历史的画卷中。

而他曾经辛勤耕耘的科学土壤上已长出了一棵棵茂盛的大树,且已葳蕤成林。

有人说,“伟大的作品不只是靠力量完成,更是靠坚定不移的信念。”

有信念的人,为了实现梦想,经得起千般波折,受得住万种坎坷。

“科学救国”,是叶企孙一生坚守的信念,他为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也迎来了无尽的希望。

作家温赛特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

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他会以坚如磐石的执着,冲破追梦路上的重重障碍。

叶企孙就是这样的人。

他生于忧患的时代,目睹了中华的积弱,立志找到救国之路。

学成归国后,他一心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唯一的愿望就是科学救国。

这个信念于他,像一颗石头,敲出了科技发展的星星之火;像一把火,点亮了千年止步不前的科研之路。

而在他的引领下,大批杰出人物出现了,其中有功勋人物、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各个科学事业的开创者。

中国的物理学教育也从无到有,并实现了奇迹般的发展。

他是国家之脊梁,是为师之楷模,一生不求收获,只问耕耘。

没有子女,却为泱泱大国培养了万千英才;

没有巨著,却为济济群英留下了永恒典范;

没有功名,却为民族复兴倾尽了毕生心血。

于他而言,这已足矣。

所以,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是不幸, 更是不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