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baybet雷竞技

选修课大都选艺术类?大学生不妨跳出“舒适区”

近日,某机构发布发布了一份《2022全国大学生选修课调查报告》,从中可一窥当代大学生对于学校公共选修课的选择和态度。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艺术类(如:现代美学创意、影视鉴赏等)选修课的喜好程度最高,占48.3%;而对于经管类(如:消费者行为学等)喜好程度最低,仅占7.1%。

该报告显示,大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是否与个人兴趣相关、是否能满足学分需求、是否容易通过考试。其中,大一大二学生中考虑课程是否与个人兴趣相关的人最多,大三大四学生中更多人考虑是否能满足学分需求。

事实上,大学生怎么选择公共选修课,早已成为新生首先要掌握的“学问”。诸如“哪个老师上课轻松有意思,哪个老师上课不点名,哪个老师好过关”,似乎都比“哪个老师课上得好”更有“价值”,甚至学生间还流传着“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的“经典论断”。

当然,对于大学生趋易避难的选择,不必苛责。无论是“兴趣派”“学分派”还是“打酱油”派,他们都做出了认为对自己最佳的选择,尽管这可能并非是正确和最有益的。

这也是人性的体现,多数大学生们本能去选择感性的、轻松的、好拿学分的课程,但真正赖以谋生的技能,拓宽眼界的知识,恰恰是艰深的、晦涩的,乃至高门槛的。这些课程,也许表面看起来可能并不那么吸引人,甚至对就业来说也没那么实用,但的确能锻炼学生不同的思维能力。

比如,原本学理工科的同学选择人文类的选修课,或是学经营管理的同学选择自然科学类的选修课,这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不同魅力,同时学会用另一种思维去看待问题。这些,都需要学生超越感性的思维,勇于跳出“舒适区”。

而大学生仅仅出于兴趣选择选修课,则很容易走进“信息茧房”的牢笼,其收获不能说不大,但学习终究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在自己兴趣的“小天地”里,探索的新奇乐趣可能就没那么多。

这和读书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梁启超曾对难读之书,发表过一些见解。他建议学生们找一两部自己认为难读的书来读,自己用刻苦工夫,披荆斩棘,寻出一条路来,因此可以磨练自己的读书能力,比专吃现成饭的得益较多。通读之后,所得益处,在本书以内的不算,在本书以外的还多着哩。

在最好的大学时光,学生们不妨把选修课当作提高自身综合修养的“大舞台”,多些积极开拓的精神,少些“唯实用”“唯学分”的功利性。

公共选修课,其实也是折射大学实力和精神的凸透镜。改变选修课被动的现状,根本上还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这点说,学校和公共选修课老师都责无旁贷。

上世纪90年代末,在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背景下,公共选修课开始成为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到现在,公共选修课早已成大学“标配”,而在北京高校云集的学院路,还开设了学院路共同体校际公选课,大大拓宽了大学生的学习范围。而这些课程的建立,目标都只有一个——让学生从选修课上真正有所收获。

当然,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学校真正重视选修课的管理,做好引导工作,比如提早公布选课指南,丰富学生选课的背景信息;选修课的老师不将其视为“宽松”课程,同样应认真备课、严肃对待。

此外,学校和老师还要倡导反功利主义的学习风气,这不仅会让学生受益一时,更会受益一生。因为学习无论何时都不应沦为寻求短期利益的工具,而是追求更有意义生活的最佳方式。这无关身份,也不分校园内外。(文/翛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