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失聪女孩到清华博士, 她凭什么?

在《感动中国》节目的颁奖现场,主持人白岩松读了一段颁奖词:

“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

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

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

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

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

字字句句里,有真切的肯定,有由衷的赞美,有殷殷的勉励,有深深的期许。

随后,一位眉眼弯弯、长发飘飘的年轻姑娘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到台前。接过奖杯和鲜花时,她热泪盈眶。

她就是被评为“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江梦南

江梦南幼年失聪,靠着读唇语学会与人交流,发奋苦读,考上985院校,逆袭为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

那么,一个平凡的人,缘何书写了如此不平凡的人生?

在之后的采访中,她给出了答案:“并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才会看到希望。”

简短的话语,虽生涩却带着坚定,虽温柔却充满力量。

“一个字,念一万遍”

1992年,江梦南出生于湖南郴州的一个瑶族家庭。父母为她取名梦南,意为梦里江南,岁月静好。

只是,天不遂人愿,一家人的平静与祥和仅在半年之后就戛然而止。

小小的梦南因为肺炎误用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的神经性耳聋。一些医生还明确地告诉她的父母,她听力受损严重,不可能再学会说话了。

从此,一家三口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无功而返后,她的父母几近绝望,经常以泪洗面。

不巧的是,一段时间后,事情忽然又有了转机。

一次,江梦南无意中发出了“啊啊”的声音,这破天荒的第一次发声让夫妻俩看到了希望。

一切从零开始,他们翻阅了很多资料去了解语言训练,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教。

江梦南把手放在父母的喉咙上面,感受声带的震动,再一遍遍地练习。

对一些口型相近的词汇,她还把手放在父母的嘴巴上感受气流的区别。

父母和别人说话时,她就坐在镜子前观察他们和自己说话的口型,时不时地进行发音模仿练习,还一遍遍地纠错。

一个字,纵然念一万遍才能学会,她没有叫过苦,喊过累。

就这样,通过成千上万遍的练习、长年累月的重复,她才形成对这个字的肌肉记忆。后来,她继续通过读唇学会了听说。

因为入学晚,她比同班同学大。而小学和学前班,分属于一段台阶上下。她每每站在台阶上,看到同龄人去读小学,而自己要顺着台阶往下走,好强的她都会忍不住落下泪来。

父母安慰她说,“听不见是既定的事实,与其怨天尤人,还不如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这点。”

慢慢地,她也明白,一个人身体的障碍并不足惧,只要发自内心地认可自己,才会有动力与痛苦抗衡。

于是,她将一腔愤懑化为力量。每次上课,她都坐在第一排,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的口型,课上认真听讲,课下及时复习。凭借惊人的记忆力和执行力,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四年级的暑假,她自学完了五年级的所有课程。秋季开学时,她自豪地走进了六年级的教室,不仅弥补上了之前晚入学的遗憾,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贝多芬曾说,“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努力就有回报,坚持就有意义。

对于江梦南来说,那些生活中的波折皆为命运的馈赠,她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悄无声息地顽强着,安安静静地拼搏着,直至用努力和坚持改写了命运。

“我不会松手”

读初中时,她已经开始独立生活了。

上课时,别人在课堂上可以掌握的知识点,她几乎做不到,所以只能靠自学跟上进度。

一旦遇到不懂的,她课下定要缠着老师问清楚。

她的这种精神也感染了老师,遇到英语测试,老师还会专门给她朗读听力题。

或许,她的每一步都是“困难模式”,除了听课费力,生活上也多了麻烦。

住校后,没有父母督促起床,江梦南每天晚上定好闹钟后调成震动模式,睡觉时把手机攥在手里,第二天早上再靠着手机的震动唤醒自己。

当主持人提及正常人睡觉都会松手时,她平静地回答:“有的事情对大家来说,不一定是需要做到的,但对我来说是必须要做到的,所以在这种信念下,我的手是不会松的。”

也正是因为这股“不松手”的劲头,她付出了数倍于同龄人的努力,复读一年后考入吉林大学药学院,开始了未知的求学之旅。

当列车渐渐远去的时候,她的父母满含热泪,用力地挥手,他们的眼里有依依的不舍和满满的疼惜。

这一切,江梦南都记在了心里,她也没让父母失望,入学后一如既往地勤勉学业。

正所谓天道酬勤,四年的昼耕夜读后,她顺利保研。

而且,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在学校的几年里,老师和同学们把她当作正常人,对她身体缺陷的有意忽略,彼此间早就达成了默契。

她在无声的世界里更加专注与刻苦,在友爱的生活里更加阳光与自信。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她依然是年年得奖学金的学霸,是学校活动的积极分子。

而在读研期间,她还发表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SCI论文。凭借优秀的成绩和出色的科研,她一路突围,考入清华大学的博士。

这一次,她披荆为冠,斩棘为袍,以王者之名荣耀胜出。

尼采曾说,“那些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变得更强大。”

当一个人足够坚韧,哪怕前行路上困难重重,他也不会退缩妥协,反而会越挫越勇。

江梦南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也磨炼出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意志。

因为内心强大,所以无以为阻;因为行而不辍,所以未来可期。

她用眼睛聆听世界,用坚持追逐梦想,跨过了无尽的苦难,终于迎来了极致的回甘。

“我不是一个弱者”

2018年,即将硕士毕业的江梦南植入了人工耳蜗,曾经只隐于文字和想象中的声音一下子在她的生活里变得清晰了。

鸟叫、蛙鸣、音乐都让她欢喜不已;路上的嘈杂、重物坠地的声音也会让她惶恐不安。

她真切地听到了这个世界,也可以和朋友们一起唱歌,一切美好都猝不及防地到来。

不过,一个问题也接踵而至,耳蜗里的声音和文字之间是有差异的,她还要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听力练习。

从基本的字、词到日常用语,她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不同的是,那个天真的小女孩长大了,脸上少了稚气,而多了坚毅。

她总说自己和别人一样,但对旁人来说,她却是不寻常的存在。

即便终日奔忙于繁杂的学业中,她把生活安排得色彩斑斓,化妆打扮、做瑜伽、考驾照等一样不落。

清华的博士生导师也对她连连称赞,因为她做的模型已经达到了世界级水准。

一点点成长,一步步进阶,她不曾忘记自己的心声:“我从来没有因为自己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一个弱者。”

而她的同学也认为,她是一个比很多人都强的强者。

清华的学业压力大,每天有各种实验和大量专业讨论,她腾不出太多时间进行语言的康复训练。

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已经让她磨炼出了春草破土的拼劲、春竹扎根的钻劲和春风化雨的韧劲。

在与同学们轻松自如地交流时,在镇定自若地分析模型时,在主席台上落落大方地领奖时,她的脸上常常挂着笑容。

有人说,“每一个轻松笑容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对大多数人来说,平凡是生活的本色,不凡是生命的追求。

江梦南从未放弃过与命运抗争,甘愿用平凡的坚守,实现不平凡的“英雄梦”。

曾经,她立志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无奈因为需要戴口罩进行交流而转学药学,现在专攻肿瘤免疫和机器学习。

她一直有着济世的理想:“我想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帮助更多人摆脱命运的不公。”

这一字一句咬合得并不完美,但却是那么铿锵有力。

而早在上大学放假期间,她就回到家乡的特殊教育学校做义工,探望残障儿童,并鼓励他们乐观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也正是因为深知背后的艰辛,所以坚定勇敢、不卑不亢的她甘愿当别人的太阳。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她的气质里藏着她走过的路,她的韧性里掩着她吃过的苦。

于她,坚持本身也就有了意义,它让她平凡的人生闪闪发光,她也用自己的光照亮了别人的梦想。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句话说,“平凡的人生也有不一样的精彩,过好自己的生活,你一样是英雄。”

大多数人生来普通,但有着不一般的毅力和勇气,哪怕命运中坎坷无数,谁也无法阻挡他们的光芒万丈。

江梦南虽于逆境而生,却以坚持笃定前行,是一个不屈的奋斗者,也是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其实,无声的世界有多痛苦,她突围的力量就有多磅礴。上帝给她关了一扇门,她却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推开了一扇窗。

从无声到有声,从弱者到强者,从普通到卓越,她一路披荆斩棘,让自己残缺的生命成为最美的风景。

而今,她如一朵乐观灿烂、向阳而生的向日葵,虽是迟开,却已绽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