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研三学生吐槽: 刘姥姥给我改成刘奶奶! 智能降重我真是谢谢你!

转眼到了四月初,这个时间点应该是研三学生和大四学生比较忙碌的时候,因为他们面临着撰写论文和答辩的事情,而且很多学校都要求在4月10号左右提交研究生论文送审。

送审之前,毕业生忙着修改和完善自己的论文,而且还会经历两个重要的事情——改格式和降低重复率。改格式并不难,学校都有学位论文的模板和要求,也有智能检测机器人,大家只要按照要求来就可以。但是,降低重复率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大家也都知道,每年这个时候,演员翟天临的社交平台都会“无缘无故”地火起来。经历了翟天临知网事件之后,教育部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了起来,最明显的就是对重复率的要求提高了不少,从之前的30%到15%,甚至更低。用同学们的话来说,简直不让人活了!

但是说实话,即便没有翟天临,教育部也会重视毕业生的论文质量问题,这是发展的趋势。只不过半路杀出个翟天临,但也不能忽视他的推动作用。所以,毕业生去抱怨几句也能够理解。

但言归正传说重复率,其实确实挺难的,理工科还好,文科生怎么办?很多东西和艺术作品的名字都是固定的,写上去就重复,大家只能抱怨自己没能早几年出生。

对此,不少人绞尽脑汁。有毕业生分享降重经验,先把中文翻译成日语,再把日语翻译成俄语,再把俄语翻译成英语,再把英语翻译成中文。虽然是殊途同归,但不得不承认的确有“奇效”——重复率还真的有所降低。其实就是利用了各国语言表达上的差异,翻译的语言种类越多,对同一个词汇或者同一段话的表达差异就会越大,表达不同,重复率自然就会降低。

而且这里边还牵扯到排列组合的内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最后的结果也就不同,因此也能避免用同样的方式而产生的雷同。

当然,还有人把希望寄托在智能降重上。顾名思义,又是打着“人工智能”的幌子,不少网站都推出了智能降低重复率的功能,只要你把论文复制上去,它就会自动给你提供改写的意见,因此降低重复率。

智能降重真的好用吗?

根据不少毕业生分享的资料来看,结果并不是那么好,学生抱怨不停。

有一位学生称,自己的论文研究的是经典著作《红楼梦》,其中就有一段是写刘姥姥的,然而这段话却重复了。他也用了智能降重的方法,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智能降重的解决方式是,把刘姥姥改成“刘奶奶”。

话说,你这降重用的是英美的吧,姥姥和奶奶都是grandma,毕业生直接无语!说真的你改成“刘外婆”也不至于让学生如此生气呀。

还有学生称,他的论文用到了词汇“事倍功半”,这个词汇也标红了,智能降重的解决办法是,事倍功零点五。

高!是不是还可以换表达方式——事倍功0.5?

当然,诸如此类的“笑话”还有不少,比如把人家的羊群效应,改成了牛群效应。

说真的,智能降重有点不靠谱。

说实话,笔者还是认为大家可以从原理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重复率的要求是一段话连续重复十几个字就是重复,大家对标红的一句话可以一些修饰词,或者打乱词汇顺序,毕竟中文对主谓宾的位置要求并没有那么严格。

其实现在很多学校也都照顾到了这一点,比如有些学校建议不查文献综述部分和参考文献,这就大大解决了学生所头疼的问题。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这或许直接就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同学们,论文初稿写得怎么样了?重复率多少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