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常说血亲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此话不假,但其实并非有血缘关系的人才可以像家人一样相处。
对普通家庭来说,养育成本是很难回避的问题,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孩子从0到17岁的养育成本高达48.5万元,在上海地区一度达到了102.6万元。
这串数字已经明显超过了我国人均GDP,养育成本中有相当一部分成本是花在了教育上,虽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交学费,但学生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的价格可是比学费高出很多倍的。
学生上 上大学后,学费、书费更是让一些低收入家庭捉襟见肘,而随着本科学历的不吃香,越来越多的父母还需要继续承担起学生读研的费用,家里一个孩子还好说,两个三个呢?
这位继父“糊涂了”?靠种地供3个继女读研,亲生女儿却辍学打工!
湖南有这样一位父亲,他文化水平并不高,只能靠种地为生,却肩负着“重组家庭”中6个子女的养育责任,最终靠种地为生供3个继女读研,而亲生女儿却早早辍学打工。
看到这一定会有网友想问,这位继父是“糊涂了”?难不成是因为再婚妻子太强势,他为了保住这个家庭,只能忍辱负重地牺牲自己子女的学业,而让继女可以上学?
我们先来了解下这个特殊的家庭吧,这位父亲名叫李享知,原配病逝后他负责照顾聋哑大哥和3个子女,后经人介绍认识了生育3个女儿的现任妻子,不料不久后妻子患上风湿病。
一家九口的生计问题几乎都落在李享知一个人头上,更重要的是6个孩子都处于上学阶段,都需要学费。“可着自己的孩子来吧”,这是很多村里人背地里奉劝他的话,但他并没有。
它的3个继女很有读书天赋,大女儿高考上了湘潭大学,后进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读研,二女儿高考上了武汉大学后去了林肯大学读硕士、哈佛大学读博士,三女儿从北京师大毕业后继续留在母校读研究生。
但是反观他的3个亲生孩子,辍学后在大城市里打工,他们别说读研究生了,就是大学都没有上过。他的事迹被传开后,网上出现很多质疑他的声音,很多人觉得他太傻了。
有网友说:自己的儿女不好好培养,培养别人家的,万一日后重组家庭破裂了自己什么都没落下。也有网友说: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等你老了不养你你也拿她们没辙。还有网友认为他这样对不起逝去的前妻。
面对众网友的质疑,李享知的亲生女儿站出来发声,她说:我爸爸一点也不傻,我们6个就像亲生的一样相亲相爱,我们3个没文凭是因为我们当初自己不愿意读书,并不是爸爸不让。
个人观点:
站在教育的初衷上分析,教育就应该“一个不能少”,既然学生想要继续读书,那么做父母的哪怕是继父继母或者养父母,如果有条件就应该让学生继续读书,因为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站在这3个继女的角度,她们对知识的渴望是难能可贵的,她们能用优异的成绩去回报继父,就是对继父最大的肯定,并且接受过优质教育的他们,也一定可以孝敬好继父。
站在这3个亲生女儿的角度,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么重视教育的李享知,是对他们给予了同样期望的,即便是最终她们并没有成材,也一定是思想品质很高,很敬爱父亲的孩子。
总而言之,李享知用自己的朴实感动了大家、用自己的勤劳满足了子女的教育支出、用自己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国家培养了3名优秀研究生。这样的父亲值得所有父亲向他学习。
为什么很多家庭是“成双成对”的出现人才?是因为基因好吗?
在几十年前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时候,一个家庭几个子女不能全部上学读书,但是现在经济条件允许了,我们常听到一个家庭走出两个博士、三个硕士的消息,是因为基因好吗?
基因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同时享受了非常好的家庭教育以及非常好的学习氛围,反之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一个家庭的父母即便是高知,孩子也不见得能有高学历。
笔者寄语:
教育支出是影响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希望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不会再有任何学生因为教育支出的问题而停止学业,也希望学生可以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最后,让我们为这位伟大的继父致敬。
以上就是这期的全部内容,你觉得这位继父是糊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