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从德国回国后, 我后悔了, 快被卷“死”了…

本人女,在德国留学毕业后,找了一家德企工作,待遇还算不错,税后2500欧左右。看到朋友圈好友在国内精彩的生活、家人的催促、再加上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我今年初回国了。

回来后,还是希望待遇能好点,所以没有考虑二三线城市(普遍5000-10000的薪资),在深圳接受了一家互联网大厂的Offer(非技术研发岗),薪资和德国差不多,到手2万左右。

真正开始工作后,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跟不上国内这种快节奏的步伐,感觉国内内卷很严重,人开始变得特别焦虑。十分怀念在德国的生活。

01

职场内卷严重

大家也知道,因为疫情等原因,国内经济今年也不是很好,很多大厂比如字节、爱奇艺等都在裁员。我们公司受影响不算大,但是也采取“末尾淘汰制”;很多同事身上背着车贷和房贷,大家为了保住这份工作,真是拼了。平时上班时感觉节奏就挺快,下班也不闲着,虽然公司明面上不要求加班,但是有KPI压力和淘汰机制,每个人都在“主动”加班,甚至周末也要牺牲一些时间。同事之间,还有各种小圈子,勾心斗角的办公室政治。这些都让我感到极度不适,加班经常加到头疼、心理上也总是紧绷着。

这与德国那边截然相反,记得在德国时,有时候下班我在办公室多待一会,经理都会催着让我走,说如果加班太多,劳动局会找公司麻烦。平时下班后,老板根本不会找我。周末更是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时间。每年7-8月份还有休假,我一般会去南欧享受阳光沙滩。

两边差异确实很大,可能我回来时间短,还无法适应国内的工作节奏。身边同事好像都打了鸡血一般,在德国待得已经佛系的我,好像与周围格格不入,但又被身边的人裹挟着“前进”。

02

没有理想和灵魂

相信回国工作的小伙伴们都能感受到,回国后,几乎见到的所有人都在谈“房子、车子、票子”。总感觉国内社会还是有点畸形,物欲横流,以“钱”论英雄。

身边的同事们整天忙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好像人生的价值就是如此。可能以前大家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梦想,但为了社会强加在身上的这些基本物质追求,忙碌到的确没有时间去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精进自己的爱好。

之前在德国,同事们给我的印象挺深的,很多同事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有的同事爱做手工(送给大家作礼物),也有的同事喜欢玩滑板、冲浪,有的喜欢骑行、徒步,我还知道身边有个女同事,每个周末都去NGO(非政府组织)跟大家一起去给流浪汉送饭… 工作和物质对大家来说只是一部分,享受生活、感受生活,让自己快乐,好像更重要。

我还是希望除开工作外,能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共事,至少能一起深入探讨一些社会事件,对一些事情的感悟,有自己的独立追求。

03

对于未来

在国内,除了车、房、钱外,大家还常常讨论的几个关于“未来”的事情,孩子的教育、家人的健康(医疗)。

孩子的教育

“双减”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的不公平,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丝毫不减,学科类课外培训没有了,就开始“卷”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学区教育。

钢琴、绘画、游泳、围棋、跳舞、智力开发、跆拳道等等… 大城市,每个项目每年2万,你可以选择给孩子上什么班;

家里非常有钱,可以请私教给孩子1V1辅导功课;家长学历高、时间充足,可以给孩子辅导学科作业;家长学历不足,工作又忙,收入又不是很高,孩子就要输在起跑线上;

还有一个“学区”教育,尽管国家已经在调整“学区房”政策,但大多数城市仍有“学区政策”,花高价买个好学区房,孩子就可以享受优质教育。

家人的健康

当前,国内各种商业保险、国家层面的农村基层医疗保险,都在逐步完善。但仍需个人负担一部分医疗费用,对于许多中产以下的家庭来说,得一场大病往往意味着倾家荡产;而国内14亿人口,虽然医院的绝对数量很大,但人均很少,医疗资源非常紧张,经常出现一号难求(挂号)和各种医疗难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困扰着身边很多人。

在这两方面,德国相对来说好一些,完善的教育机制和保险制度,给了普通人很大的保障。当然,德国也是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才积累起足够的社会财富来提供了这样好的条件。

回国后的思考

说实话,我很怀念在德国的那段生活,也想回德国享受生活。但我也明白,毕竟在德国那段时间,是20多岁最青春的时光,也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光,没有结婚、生孩子、照顾父母的压力,我怀念的,可能更多是当时不需要负责的那种轻松感。

当然,回国也有回国的好,比如饮食、对家人的陪伴、熟悉的文化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德国那边的纯粹和安静,有机会我希望还能回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