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复旦老师陈果走红, 现在已悄无声息, 专家和网红我们还能信谁?

现在再提起网红,大多数人会哂然一笑,其中意味不言而明。在初代网红大浪淘沙之后,留在网络上的,多是一些哗众取宠之人,有些人还故意制造一些擦边视频,吸引流量。

当然,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在网络博主的盘点中,脱颖而出的网红也有高学历层次的人才,制作的视频也不乏与国家文化结合、传递文化精神的。只是林子大了什么人也有,端着高学历的头衔,以“高格局、高标准”教育示人的也大有人在。

网红教师的成名之路

能在复旦大学任教,陈果自然是有两把刷子。陈果成为网红时,年纪已经37岁。

只是与年龄不符的是,陈果外表出众、气质卓群,再加上陈果有着“复旦哲学博士”的称号,为陈果走上网红之路加分!

陈果教授的科目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属于大学四大公共课之一,但也是必修课之一。

只是相比于其他专业课,这门课多少带了些枯燥、平淡,上座率高能认真听下去的人少。

陈果与其他老师的上课风格不同,不同于一味依赖课件,陈果习惯将自己的观点与经历相结合,将枯燥乏味的哲学思想转换成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而真正让陈果走红的,就是她关于爱情观的讨论。

鲁迅希望中国青年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学生更是应该具备这一特点的群体。陈果是老师,爱情又围绕在当代年轻人生活中,陈果愿意剖析、学生愿意倾听,两者自然是不谋而合。

陈果的走红是因为学生将录制的视频传到网络上,身份的加持以及与众不同的爱情观点,让陈果与普通网红有了天壤之别,也让无数人追捧。

网红教师的质疑抨击

因不是主观因素想要成为网红,所以陈果的落幕倒也情有可原。

陈果在网络上走红,一时之间上座率爆满,网友们喜欢将情感导师的称呼冠在陈果的头上,祈求陈果能给自己的人生指点迷津。

追着陈果理论的人,大多数是大学生和社会上的中年群体。

她最为著名的理论是“爱情路上的四个人”,大学生正处于爱情懵懂时期,中年人正处于爱情消散踌躇之时,陈果在这两大人群中受到欢迎,也是正常。

只是陈果的心灵鸡汤终究是有限的,可受众总想着从陈果这里得到更多的“手册”,希望陈果能够推陈出新,可陈果似乎要把为数不多的“爱情论”嚼烂,这并非是受众群体想要的。

“以色侍人”只能红一时,陈果是因为“爱情观”走红,在辅以气质和美貌才被人熟知,等到陈果的爱情观受到质疑时,美貌和气质也维持不了太长时间。

陈果的走红意外,可陈果的落幕却是意料之中。

走红并非主动,她也并没有想要通过走红捞取利益,所以一些欺世盗名的骂声自然也不必冠在她的头上。

陈果似乎很清楚当下这个大环境,所以无论走红与否,他的岗位只是一位老师,在这点上陈果异常清醒。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如今关于陈果的爱情观批判之处多在“背离现实”上,可仔细分析,陈果的爱情观不过是“乐观和理论化的爱情层次”,他或许适用于一部分群体,但并不适用于全部人群。

但陈果的落幕也是因为于此,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归在实践中,理论知识最终要应用在生产实践中,陈果的理论无法与现实联系,自然跌下了神坛。

毒鸡汤的兴起

一个陈果落幕,千万个陈果兴起,一些自以为是的人生导师开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

要说陈果是情感方向的初代导师,那么在陈果身上看到了商机的网红,便是情感方面的毒瘤。陈果是真学历、真人生,可其他人就未必如此。

从古至今,我们对读书人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钦佩与认同,尤其是高学历层次的人才更是无条件地相信。王朝尊敬读书人,予以极高的地位,现代也是同样如此。

只是当代的造假太过容易,网络的层层加码更是让我们无法看清楚对面是人是狗。网红正是利用这个,开始请专业团队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包装、打造,以高学历的人才出现在网络的一端。

陈果的爱情观只是空洞、不切实际,可某些网红的人生理论看似头头是道,却经不起推敲。

偏偏有高学历挡在前面,你会不由自主跟随脚步,逐渐陷入深渊。

其实也不怪网友,心灵鸡汤的变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某些网红打造的高学历人设,让网友彻底失去了对高学历人才的信任。

更为主要的是,网络上总有一些专家说出惊世骇俗的言论,看起来实在不像是一个专家,三重因素影响下,专家和网红似乎都可以混为一谈。

比如前段时间,一位经济学家建议低收入群体灵活就业,有私家车出去拉活、有闲置房子租出去,以为“何不食肉糜”只发生在现代,原来现代也有惊世骇俗言论?

我们是该说这位专家是愚不可及还是大智如愚,又或者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连低收入群体都算不上?

可笑,连专家都能把“何不食肉糜”的言论说出来,我们还如何去相信那些高学历人才灌输的理论?

端着高学历的头衔,尽做一些不是人干的事,这也难怪今日的网红变了味!网红晒出的学历或许有假,可那些真真实实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专家不会有假!

读书人的理论已经变了味,高学历的头衔已经无法让人信服,现在说自己是专家、是网红,其实更多的是一种讽刺。

社会明明需要的是高层次人才,可偏偏被某些人带乱了节奏,专家的话不能信、心灵鸡汤不能信,这个世界的乱套就是由此开始,若是不及时扼制,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