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期的中师生,已经退休好几年了;最后一届包分配的中师毕业生,如果延长到65岁才退休的话,还要教二十多年的书。从他们工作的第一年开始,到退休的那一刻,很多中师生几乎都有接近40年的教龄,甚至要达到45年的教龄方能退休。
45年教龄的乡村教师,坚守乡村学校三尺讲台近半个世纪,第一届所教的学生如果是高年级的孩子,那么多年之后,这些孩子已经年近六旬,如果他们结婚的时间稍微早一些,那个年纪的他们,孙子孙女都能去学校就读了。从教生涯横跨三代,对于中师生而言,并不是多么稀奇之事。
当别人问及中师生的学历,那些老师可能“难以启齿”:他们的第一学历才是中专,谈及学历,是他们最失落的时刻。在教师行业研究生遍地走、本科生多如狗的当下,中专学历很容易成为他人嘲笑的对象。有人可能会心生质疑:当年那些中师生是不是因为成绩太差,才导致文凭如此“精致”?答案马上揭晓。
⑴中师生,一代人的遗憾。
什么样的初中毕业生才有资格被当年的中等师范学校录取?五个字:非学霸不要。当年的中师生,虽然也是中专生,但无论学习能力还是整体素质都是现在的技校学生所比不了的。这些中师生,很多都是寒门学子,他们为什么宁可选择当中师生也没去重点 就读呢?就为了两个字——速成。初中毕业后,经过短短三年时间的磨炼就可以成为教师,就可以减轻寒门家庭的经济负担,就可以为山旮旯的教育事业释放自己的光和热,这就是他们选择成为中师生的初衷。
如果他们当时没有选择中师,而是选择重点 学校,然后参加高考,大部分人可以成为名牌大学的高材生。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如今却选择一辈子为乡村教育“守巢”,哪怕被人误解为“不学无术”也懒得去争辩。可以说,这些人选择成为中师生,就是他们这一代人此生的遗憾。
⑵中师生,作用不容忽视。
如果是早期的中师生,他们在参加中考之后,有一批初中毕业生选择中等师范学校就读,他们的成绩超过重点 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依然被师范学校录取(俗称“劈头录取”),经过师范学校三年时间的培养之后,顺利成为农村山旮旯学校的老师。
七八十年代,是中国教师最紧缺的一个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大群代课老师,基本上是不太正常的学校。而在那时,“速成”的老师从中等师范学校这一“乡村教师的摇篮”中诞生。中师生的产生,让农村的基础教育迅速摆脱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都断层的尴尬,“教师荒”的阵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缓解。以如今之人的眼光看待当年的中师生,你可能只是从表面上看到了他们在学历层次上的平庸,但在当时的农村学校,中师毕业生到底多受欢迎,你不妨了解一下当年的校长,一问便知。
⑶中师生,成全了几代人。
当你在嘲笑中师生的第一学历太低端的时候,你可曾想过,当年的中师生,用一代人的遗憾,换取几代人的崛起:现在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农村学生数逐渐减少,说白了就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功劳。如果没有那些中师生孜孜不倦地传道授业,又有多少农村之人会走出大山,又有多少农村之人在出人头地后让子女定居大城市,最终成为大城市的一份子?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村子里有出息的人越多,这个村子“空心化”的进度就会更快。一个村子“空心化”,中师生的使命也差不多完成了。
可以说,一代中师生,呵护了几代人的成长,成全了几代人的崛起,给几代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对于当年的中师生,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