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双减”近一年后, 它的目的达到了吗?

“双减”的目的是什么?本质上,“双减”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外培训的负担,是为了缓解家长的焦虑,是为了实现教育上的公平。

在“双减”落地后的近一年时间里,目的都达到了吗?

也许现在回答这个问题,还为时尚早。但,我们仍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端倪。

按照“双减”的要求,老师每天需要额外多工作至少两个小时,旨在帮助学生在校完成作业或负责课后托管、辅导的工作。

而在“双减”之前,承担课后托管、辅导工作的一般都是培训机构;现在,这个担子落在了老师自己身上。

“双减”一落地,更大的担子和责任落在了基层一线教师的身上。

根据《光明日报》的调查显示,在“双减”之后,八成以上的老师认为工作量有所增加,超过七成老师认为工作压力增大、职业幸福感降低,高达九成的老师认为管理更加繁琐。

按照这份调查显示,“双减”之后,对老师而言,实际上是“双增”。更大的教学压力,更多的家长问询,以及对自己工作时间的占有。

按照“双减”原本的寄望,学生应该从题海战术中解脱,还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则能够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实现弹性上下班。

但对国内绝大多数学校来说,单就想实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一点,已经是难上加难。

这笔账其实并不难算,对一个学校来说,如果想要开展素质教育,制约最大的因素其实是经济条件。书法、舞蹈、武术等辅导员,按照学校给出的薪资待遇,很难留得住这些外聘教师,而学校自身,也没能力提供更多的预算。

于是乎,两小时后的课后托管任务,最后只能落在语文、数学、英语老师身上。

不少老师坦言,如今就连教师这一行业,也变成了“996”模式,每周至少有两天陪学生自习到晚上九点半,周六还得给学生上辅导课。

让教师这一职业更累的原因,除了“双减”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中考分流改革

如果把“双减”理想化来看,目的和本意的确是很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和中考分流相冲突。也许学生自己不懂,但对于任何一个想要望子成龙的家长而言,“双减”只是一个口号,只是一个名词。

初中生要“双减”,可中考分流在那里摆着,减就只能是口号,在要么读 、要么读职高的中考分流下,学生不敢减,家长自然更不敢减。

“双减”是希望能够降低学生的负担,但对于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学生而言,高考不是人生第一槛,中考才是。

在“不能读 ,就不能读大学”这一理念指导之下,家长的焦虑感更深了,老师的教学压力更大了,而学生自己,夹在老师和家长中间,难以自拔。

我们只能寻求相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而找不到绝对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家长很清楚同样是本科学历,一个985/211和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生的区别在哪里。而在中考之前,甚至是在高考之前,为了这个985/211,不管怎么减,没有人愿意后退一步。

起跑线是什么?起跑线是起点,是平行线,大家都想起跑线越前越好,会有人想过后退吗?

也许有,但并不多。

中考分流的目的是什么?今年应届毕业生高达上千万,如此多的毕业生踏入社会,反倒让传统技艺工作面临空缺,说得再通俗一点,大家都想做“高大上”的工作,可蛋糕就这么大,好的工作就这么多。

初中毕业生中约有五成学生有机会读普高,其余选择职业或技术学校,本质上,这就是在筛选,一种教育机制的筛选。

把能读的和不能读的人筛选出来,让能读的继续去读,让不能读的早点学一门技术,可以早点就业、早点创造GDP。

尽管中考分流是一个大筛子,但高达50%的几率,以及在15岁左右的年纪就面临第一道门槛,这也变相让未来的年轻人承担更大的责任以及来自社会的压力。

这孰优孰劣?眼下看来,我们很难看到结论。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身为教师,他/她们正在承担越来越重的担子。

我在参加家长会时,班主任给我们这些家长讲了这样一件事:

这位班主任有一个女儿,在读小学六年级;因为工作繁忙的原因,尤其是在“双减”后,这位班主任又是一位单亲妈妈,每天从学校离开,再坐地铁回到家中,已经是晚上八九点,匆匆忙忙给孩子做完饭,又检查完作业,孩子几乎每天睡觉都是在晚上十点后才能入睡。

有一天周末,她女儿一个人在家,她在学校辅导学生,晚上回到家时,才发现她女儿一个人晕倒在家中,她赶紧打120,最后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低血糖引起的晕倒。

谈及此事,这位既是妈妈又是班主任的女人,依然忍不住落泪。

也许站在班主任的角度讲她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她又是不尽责的。

根据我的观察来看,既是老师,又是父母,他们也许才真正懂得教育“残酷”的一面,也是真正渴望孩子能够望子成龙的,孩子的未来、前途和当下,这些教师也许有比家长更为惊心的感悟。

教育培训行业,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说是因为有了需求,才有了教育培训这个供给端。

这么说尽管没错,但我依然忍不住要问的是,需求是如何被催生出来的呢?是从什么时候,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的呢?

是因为社会的竞争吗?

我想,答案不言自明。

岗位和岗位之间的薪资收入差距巨大,物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人们的期望值和忍耐值都在不断提高,在这个背景下,“望子成龙”本质上,也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更幸福的人生。

但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当我们在追求更好的生活、追求更幸福的人生时,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参与了这场内卷,已经参与了这场竞争。

这是一场囚徒困境,当竞争没有上限的时候,即便所有人都考了一百分,可清华北大的招生名额也依然有限。

从这个角度讲,这是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尽头的战争。

表面看,“双减”是涉及到学生群体的内卷,是恶性竞争的不良循环;但实际上,反映到社会中,只要35岁中年危机、末尾淘汰制依然存在,“双减”就很难真正减下去。

我们叫得醒一个装睡的人吗?叫不醒;就好像你强行让一个焦虑的家长不焦虑一样,他真的不焦虑吗?他真的不关心孩子是否考得上普高吗?

坦白讲,我丝毫不信。

end.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