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要明白一个残酷的事实: 国外或者参外大学靠钱的, 花钱也能够买学历的;尽管很扎心!

例一:在2009年的时候,我曾经申请了澳门大学法学院的中文法学硕士学位专业和国际商法硕士学位专业的研究生,我同时申请了全额的奖学金,当时挺可观的,一年八万多澳门比;经过几个月的各种材料的汇集发送,以及交付了200美元的的报名费之后,来来回回,把我给整了个够呛的;到了最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扎心的现实:我被他们拒绝了。得到了一张(电子版的)有他们教务长叫什么彭执中签名的一份不予录取通知书。

俄地个神来,第一次体会到了不予录取通知书的面孔!这是工作人员给我发来的,让我一痛的伤啊。后来、我有个同班同学去了澳门的公立亚洲大学,在后来和我谈及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告诉我,如果我当时不要奖学金的话,他们就会把我录取,因为他们是靠钱来生存的。我自己的体会是如此的深刻。

例二:美国和欧洲的各路大学尤其是那些野鸡大学向中国学生全部开放,对中国留学生持欢迎态势,甚至有的大学针对中国学生特别开设了中文班。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大学要赚钱,就得有学生进来,恰恰是中国的留学生人傻钱多,忽悠一下就进来了。

2020年的新冠疫情之下,美国的大学倒闭了一批,哇,中国人有点儿懵登转向:大学还能倒闭关门吗?是的,美国的大学就是这么回事儿。因为疫情中国的各路留学生被困在了国内,去不了了,美国的部分大学就没有“金主”了,无钱可赚,怎么呢?只好申请破产。

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阅历的增长,更加的明白了,没有雄厚的金钱支撑,是没有更加令人向往的背景学历的。这就是古往今来的“钱能通神”的道理;优质的教育资源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来支撑的。年轻的时候,可能对很多东西都保持着怀疑的心思和不信任的心理存在。但是,等慢慢地“走过了岁月”,返璞归真之后,才发现“活着的人”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儿,谁也比谁高尚不了多少,只不过是各有不同的平台和生活方式罢了,教育也是这么回事儿,不例外。

因此,现在的国外的葛总知名大学或者普通大学,甚至是野鸡大学绝大部分都是私立的,靠着“售卖”学位进行生存的;为什么国内的有些中外合办大学或者参照中外合办大学成立的高校的学费那么贵呢?一方面,他们没有财政的拨款这是根源;另一方面,他们的私立性和私利性决定的;学生们的高额的学费正是他们的主要收入和来源。

当然,无可厚非的是我们要正确看待这种情况,至少这种情况的合法存在显示了教育的多元性和多面性。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模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给一些家财有余的子弟们一个可以搏击更高教育水平的平台,也是有利于教育的发展的。但是,归根结底,要看得透彻,这种教育水平是怎么一回事儿,这才是智者的态度和方式。虽然很扎心,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存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