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2022年大学生就业难度超出预期

2022年大学生就业到底有多难?

内在的就业需求正在不断的累积

根据2022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人,比上一年又增加了167万人,规模和增量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同时,在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目前灵活就业人员已达到约2亿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当前就业人口为7.5亿,这意味着,灵活就业占比总就业人口约26%。这些所谓的灵活就业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游走于就业与未就业状态之间,有活干就是就是就业,没活干就是瞬间失业。这部分人员中,大部分人员是要随时准备上岸固定就业的。

事实上我们还经常会忽略一些关键的数字,那就是2022年即将毕业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或许有人会觉得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怎么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然而事实可能恰好相反,不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而是大学生准备降维打击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抢饭碗。事实上,由于大学的大面积扩招,相比1998年,大学生人数已经扩招10倍,大学生的含金量急速下降。很多三流大学的学生实际真实竞争力未必会比一个职业中学的学生强。因此,这些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了三流大学生有力的就业竞争对手。

可以做一个初略的估计,需要解决大学生和中职学生就业的数量瞬间达到1500万的量级。(根据2021年的统计显示,中职在校生为1311.81万,2021年招生人数为488.99万,除去少部分升学的,其余接近400万的学生要进入社会就业)。如果加上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全社会需要就业的人数可能上亿。也就是说,我们当前的7.5亿就业人口,必须要增加15%以上的就业岗位才能满足现有的就业需求。这就是就业市场的客观的现实,每一个即将就业的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的现实。

我们还应该观察到,未来的几年中,我们的大学生基本保持在同一个量级,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将达到千万级别。加之近年来的学历内卷,部分研究生和博士生也开始降维打击和大学生抢饭碗。这里面最为严重的就是公考和教育行业,研究生已成很多市区学校的标配,博士也不再稀有。因此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之大,是可以想见的。

外在就业岗位不断减少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受到疫情和经济转型的影响,企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正在不断减少。根据外贸统计,我国低端加工贸易企业订单正在不断地流失,越南、马来西亚、印度、泰国等人力资源便宜的国家,过往的人力资源需求大户正在不断流失。中端人才需求减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恐将变成常态,在经济转型尚未成功之前,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即使像腾讯、京东、阿里这样的巨无霸企业,在经济转型时,也在不停地裁员。真正的高科技企业并不多见,经济转型成功尚待时日,企业就业岗位需求放缓。

另一个坏消息是,由于疫情的结束遥遥无期,企业受到市场需求不足和间歇性的停工影响,企业的用工需求受到很大的影响。诚如最近爆料的各种工厂由于物料稀缺无法生产,或者是市场萎缩停工、停产或限产,基于对未来市场的审慎判断,很多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采取保守策略。

如果疫情无法有效好转,叠加经济转型,全社会的岗位需求就会肉眼可见地减少。

近年已经很难了,那么明年呢?

一个不太确定的好消息是,大疫不过三,明年大概率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终结,疫情这个坎是一定会迈过去的。这个基本上来说没有什么好质疑的,因为有成功的案例可供参考。因此就疫情这一点来说,随着疫情的终结,企业开工意愿增强,市场需求转旺,就业岗位就会逐步增加。

但是另一个可见的信息就是企业的转型和人才培养的脱钩问题。正如前文所讲,经济的转型作为我们的长远方针,这一点不容轻易动摇。随着转型期的深入,粗加工、密集型企业不断减少,中端人才的需求量必将逐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钩的问题,将会导致企业的需求与学生的就业能力无法达成一致,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新毕业生不断涌现,叠加过往未就业毕业生,数量可能会越积越多。所以大致的结论是,今年已经很难了,明年也许会更难。

待就业的大学生应该怎么办?

实事求是讲,我也不知道那些毕业即将失业的大学生应该怎么办?有人说,降级就业吧。是的降级就业,请问已接近降到每月只有3000-4000收入的大学生还能降到哪里去?更有人讲,先就业后择业嘛。问题是:先就业,到哪里去先就业?

当然,大学生不能因此变成啃老族,既然就业不成,还可以考研,考研不成还可以自谋职业,努力变成只有职业一族。不过对于全体人群来说,这种也不管用,作为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无法在系统内解决。另辟蹊径吧,至于说这个蹊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