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只要所有人都认为读书是人生的唯一出路, 那么内卷就不可避免

只要所有人都认为读书是人生的唯一出路,那么中国的内卷就不可避免。中国人理想中的成功模板是上名牌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高薪工作、结婚生子。

在这种普世价值的熏陶下,在很多中国人看来,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拿到一张门票,而学习是为了赚大钱,成功就是高学历,年薪百万,迎娶白富美。且不说这种追名逐利的价值观是对是错,只要知道,当社会上的大部分人都对同一个成功路径深信不疑的时候,最后的结果必然就是内卷,少部分人如愿以偿,大多数人成为牺牲品,这都是命中注定的结局。

总的来说呢,造成中国社会内卷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教育层面,现代教育无法平衡效率和效益,二、社会层面,过大的生存压力使人趋于保守。首先,我们必须客观认识到应试教育。挺好,素质教育也罢,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都无法在教育的效率和效益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就以我国的应试教育为例,其本质是普鲁士和苏联教育体制的混合体,根本目的呢,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国民教育水平,从而让国家快速完成工业化。

因此,从顶层设计上来说,应试教育必然要牺牲个人的天赋、兴趣,这些东西只能为集体公平让步。这也就是为什么应试教育总是在强调做题唯结果论,答案就是为了追求效率和相对公平。整个系统只能这么运作,成绩好的人判定为优秀合格,继续往上输送,成绩不好的只能是差劲不合格,然后被淘汰掉。

所以教育层面的内卷其实就是一种资源的错误配置,大多数人渴望成为优秀,继续优秀,却很少有人考虑这种同质化竞争的优秀意义到底何在呢?如果说自己的天赋并不错。在读书上呢?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资源浪费呢?至少在很多领域,比如音乐、体育、艺术方面,很多人的成功都和读书没太大关系。相反,天赋、热爱、运气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本可以成为中国的迈克尔杰克逊、中国的梅西、中国的毕加索,结果却在读书内卷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不但是对个人才华的严重浪费,更是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重大损失。说穿了,读书不应该也绝不可能成为每个人的唯一出路。

老实说,这样的道理并不复杂,但为啥很多人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去读书呢?目前来看,社会各阶层的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莉丝之剑,上层面临接班人无能的风险,中产因为房子、教育、医疗寝食难安,底层则苦于翻身机会渺茫。在这种稍有不慎就从阶层跌落的环境中,

人们不得不小心谨慎,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深思熟虑后,读书可以说是风险最低但同时回报最高的投资之一了。有人可能会说,扯了这么多有的没的,普通人到底如何才能避开内卷啊?在这里我提供两个建议,第一,做不一样的事情。内卷的本质在于人们的价值观高度相似,导致某一个赛道上的竞争过于激烈。

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应该另辟蹊径,先找到一个不为人知的细分领域,然后在这个领域内深耕细作,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如此才有可能闷声发大财。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从80年代投机倒把的,到90年代下海的,再到后来21世纪炒房炒股的、互联网创业的、搞知识变现的,大量的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终都赚得盆满钵满。虽然我不鼓励大家盲目冒险啊,但这其中的规律已经非常明显了,只有稀缺才能产生价值。

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实体和工业的。增长进一步放缓,下一个十年的商业只会更加紧密地围绕需求侧而展开,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拟的,只要能满足某一细分人群的特定需求,就一定可以产生或大或小的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那些只懂得跟在别人屁股后头走的人,是不可能洞悉未来的发展方向的。

第二,保持多样的价值观,想要远离力矩,普通人当务之急先做到两件事,一、知道自己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二、保持多元的开放的价值观,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辈子的追求是什么。对很多人来说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举个例子就是,同样都是读一个大学,进一个公司,为什么人和人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呢?

主要是自我认知上的差距。你看有的人他做什么事情都雷厉风行,表面上看是他行动能力强,实际上却是因为他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所以他做事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为什么不全力以赴的做呢?抱有这种认知的人,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成长速度自然会远远甩开同龄人一截。有趣的是,通常你会发现,认知水平越高的人,他们价值观的多样性也越丰富。

就比如在对世俗意义成功的定义上,聪明人呢,会深刻意识到社会意义上的成功其实是非常多元的,当歌手是成功,当教授也是成功,看上市公司是成功,去NBA打球也是成功,进阿里写代码是成功,抖音有几百万粉也是成功。所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呢?价值观丰富的人根本不可能变成做题家,更不可能陷入内卷。因为在聪明人看待世界的眼光里,只存在主观上的适不适合做和能不能做,而没有什么客观的必须做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