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app雷电竞

读研后才知道的“潜规则”, sci不用担心, 中刊和外刊有区别

盼着盼着,终于把2022年的考研盼到结束了,成功上岸的小伙伴,现在都在家里等着那份通知,也不用着急,最快的5月份就可以出来。

考研录取是同学们踏入科研领域的第一步,对于未来读研的过程,心里充满了未知。对于不知道的事情,心里难免有些焦虑。

听着很多前辈为了论文焦头烂额,看着那些延毕的师兄师姐心里敲起了鼓。但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未知带来的恐惧,真正的读研之后的学术界,虽然卷,但是没有那么可怕。

读研后才了解学术圈的5个“潜规则”,sci也许并不难

第一个:

考研先是硕士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很难脱离导师独自存在。不要妄自尊大和导师翻脸,觉得靠自己也可以完成论文。

其实这时候因为对于学术和标准的掌握不熟练,能不能完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没有导师担保,很难发出去。

第二个:

学生会经历被拒搞的情况,这时候不要伤心,这很正常。只要学生论文的底子在,就算你写得相对不是很好,多改多尝试,总会有期刊收的,就是名头大小的问题。

现在国内有些学校会要求学生在硕士阶段,就发表sci才能毕业,不要惊慌。按照要求多改几次,不要嫌麻烦,找导师多想想渠道,总会通过的。

第三个:

学术圈里面学术出身的重要性还是很重要的,往往远超外面的人的想象。通常称硕士生导师为小出身,博士生导师为大出身。

一名有本事的学生加上一个靠得住的出身,往往是无往不利的。所以在挑选导师的时候,年轻的导师确实会好考一些,但他们更倾向于相互成就,有资历的导师,能得到的会很多些。

第四个:

正式开始研究生学习之后,会发现学术圈里更倾向于投外文期刊。这其中有很多种原因,但要说最实际的原因,是因为中文期刊的奖励比较少。

对于很多医院来说,SCI影因子等于经济价值,一分一万,分数越高,奖励越多。要是发个CNS,Lancet这样的,医院给百万都不嫌多。

中文期刊的话,实际性的奖励比较少,甚至可能只有几千块,这一对比就知道为什么了。而且相对来说中文期刊审稿比较慢,这段时间学生不如多发点sci。

研究生靠这个拿国奖,医生靠这个赚科研收入,导师靠这个申请基金,医院学校靠这个提升排名,谁不开心呢?

第五个:

年轻学者在没有积累一定的学术成绩和声望之前,不要成天想着标新立异和推翻前人。这一点听起来确实很刺激,但要有绝对的把握。

毕竟学术研究不是小猫小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前人的经验是经过很多年很多人的积累,没有把握就去尝试,很可能给自己挖坑。

脚踏实地,不听信不妄言,不给自己心理压力

这些是已经就读研究生很久的师兄和师姐的一些小建议,同学们不需要对号入座,却要做到心里有数。

入学之前不必太慌张,入学之后也不要太嚣张。每名学生的情况不一样,每名导师和每所院校的情况也都不一样,虽然不可能完全契合,但其中的中心思想是不变的。

身为学生不要和导师闹矛盾,虽说现在提倡有个性,但在学术领域里,未来几年的学习,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导师的帮助和提携。

真师重道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美德,学生有不懂的知识老师教你,虽说这是老师的职责,但作为学生也要心怀感恩。

对于老师来讲点到即止是教学,手把手传授也是教学,但其中的含金量和学到东西的深度,一定是有差距的。学生不同的态度,往往能决定老师的教学质量。

再有读研避免不了写论文,在论文上同学不必太过紧张。虽说研究生论文不像本科时候要求那样低,都有了自己的标准,但毕竟只要不是博士生论文还是很好解决的。

硕士延期毕业的也有,但是并不多。不过同学们一旦有读博的心思那就另当别论了,博士生是一定要有点儿东西才能毕业的。

所以已经顺利上岸,期待着开学的同学们。在这段时间好好做好心理建设,不要紧张和焦虑,好好期待未来的生活吧。#原创作者专属任务#

今日话题:你对这件事怎么看?你有什么经验想要聊聊吗?

球球教育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