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仅关系到一个 学生的未来,还关涉到一个家庭的幸福。“家有读书郎”,绝对是整个家庭的一件大事。而怎样提升孩子的高考成绩,更是每一个 生家长日思夜想的事情。尤其是怎样能使孩子考600分以上,各位家长更是梦寐思之求之。
那么,在高考中,怎样才能让孩子考600分以上呢?
其实,这里首先涉及到这样一个问题:高考600分以上的孩子,是天生“生”出来的,还是后天“教”出来的?就是智商决定、天生天赋过人造成的,还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达到的呢?
曾经在一次班会上,我和领军班的学生一起,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
你认为,考600分以上是偶然的吗?怎样才能考600分以上?
我们共同讨论,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转换成下面这个问题:
考600分以上的学生是怎样的人?也就是说,他们应具备怎样的精神和素质?
通过思考、总结,我们可以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考600分以上的学生应该是:
有追求目标、有梦想的人;
勤奋、踏实、做事投入的人;
有耐心、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人;
注重方法和技巧总结、讲求实效的人;
珍惜时间、懂得时间管理的人;
能够自我控制的人;
能制定可行计划并有强大执行力的人;
注重细节、懂得归纳的人;
能不讲条件、很少抱怨的人;
心态阳光、乐观积极、懂得感恩的人;
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不断理性反省自我不足的人;
思维清晰、能够合理安排自我生活的人;
能经受胜利和失败考验的人;
会沟通、交流、合作的人;
…… (能做好最上面的五六点,考一个好本一院校,没有问题)
这个结论还可以推导出:
所以,高考安排在学生二十岁左右考试,考的是“成人”的素质。(可以反向思考:高考为什么不安排在学生十四五岁时举行呢?这样不是学生会更早“被解放”吗?)
高考作为“为国选才”的选拔性考试,表面上是知识的应试,实际上背后包含了非常多的素质考察内容。从这个角度上说,高考是非常公平的。从素质的角度培养学生去学习,也是思路正确的。
所以,教育学家说: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单纯是学习基础所致;一个人十四五岁之前,主要是依靠智力的较量;十四五岁之后,更多依赖非智力因素的比拼。卡耐基说: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成功人士,80%以上是依靠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所以,俗话说:“先成人,后成才”,是有道理的。
再另一方面可以验证这个推理:
从1978年恢复高考至今的四十多年,正是我国蒸蒸日上、大国崛起的时期。设想:如果清华、北大、诸多名牌大学的学生都是“我只会做题”“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而高考二三百分的学生却是能力、素质出类拔萃的人,这个社会恐怕早就衰退甚至灭亡了吧?
我们完整地把这个思考和推论写下来,只是想让家长们和孩子自己们更真切地明白:家长认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还有不足,孩子反思到自己的素质方面还有欠缺,是学习优秀的第一步。我常给学生们讲,学习也是“一件事”,能用尽心思、费尽全力把“这件事”做好,表现出来的就是素质。有了这种“做事”的优秀素质,学习能干好,其他事自然也能干好。
打个不很恰当的比喻,孩子本人就像是一台电脑。电脑怎样才能正常甚至高效工作呢?
首先,要有合格的硬件设备,同学们健康的身体就是电脑的硬件;其次,电脑还需要软件的支持。软件有可以分为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而系统软件是一台电脑工作的大平台,所有应用软件只有在系统软件的基础支持下,才能发生作用。
那么,做人的各种素质就是电脑的系统软件,而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是一款我们现阶段最重要的应用软件。如果系统软件版本太低,应用软件怎么会发生作用呢?就像是在windows95操作系统上,进行海量数据的云处理或玩一款现在最流行的大型游戏,恐怕会时常卡机甚至没多长时间系统就崩溃了吧?
最重要的是,认识到道理的正确,就应该立刻行动起来!
“知而行之”,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素质与能力只有体现在行动中,才会得到不断锻炼和提升。各位家长和孩子都应该明白,一个孩子的进步,不仅靠学校教育,靠一个家庭的辛勤付出与培养,更缘于孩子自身的认知和努力。
所以,要让孩子明白,作为一个日益崛起的国家的少年或青年,更应该不断地学会自我塑造。提升自我素质,并让优秀的素质形成一种习惯。把优秀变成日常生活、学习的一种习惯,不仅孩子的学习会优秀起来,他还会拥有坚实而幸福的人生!整个家庭也因此会更上一个台阶,变得更加幸福而熠熠生辉!
(原创不易,谢谢关注,欢迎点赞,图文无关,以上图片若含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