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7年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以来,学生不再受到一年一次高考时间的限制,一场考试决定一生。也不用由于某个科目差拖了自己的后腿,灵活的科目选择让很多同学都受益。
临近高考,很多同学出现了成绩忽上忽下的现象,心态不稳定,加上疫情的肆虐,高考信息处于不确定当中。例如,2020年高考就推迟了一个月。
各地高考时间公布。对于采用老高考的省来说,仍然是原来的6月7日和8日举办高考。而对于采用新高考的省市来讲,高考时间也集中在6月上旬,各省的时间不一样,也有一些地方没有公开时间,疫情仍然不确定,时间也随时可能有新变化。
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才是内容。无论高考怎么改革,只要能够提高自己的答题水平,打牢基础,就不怕时间的变化。
学生们关注高考资讯,而忽视了对于自身能力的提升,只能使自己更加焦虑。只有开始认真的准备第三轮复习才能对抗焦虑,给自己 画下圆满的句号。
新老高考时间不一样,对于高三学生来讲应当注意什么?
首先就是放平心态。学生只需要关注必要的与高考相关的资讯,而非所有的信息都要关注。重要的消息老师也会进行告知。
其次就是给自己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逐步提高分数,在最后的阶段里冲刺,拿到满意的成绩报答父母。
很多高考超常发挥的黑马在最后的阶段心态都很稳定,不为自己的成绩而牵肠挂肚,着重看自己的错题,临近考场之前都在复习错题,能够不浮躁就已经超越很多人了。千万不要有“就剩一个月了,再努力也不会有大的进步”这样的想法。
最后就是要给自己模考。结局不会陪你演戏。在日常的模拟当中,电脑摄像头有拍摄角度的限制,不可能完美还原考场环境,有一些人利用环境作弊拿到了很好的分数。高考监考严格,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同学们应当去模拟高考环境,给自己计时做卷子,才能在考试的时候放平心态,不紧张。平时的心态要像高考,而高考的心态要像日常做题。
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地方的学生只能在家里学习。
在家上课对于即将高考的学生有哪些优劣呢?
首先就是学习环境无法保证。尽管家长尽力保证安静的环境,但是家中来客人或者父母唠叨都会让学生更加敏感。
其次就是学习氛围方面,在学校互相竞争,在家会变得懒殆。如果在家里面没有学习氛围,本身又自制力差,也可以选择去自习室或图书馆。
但是在家上课也有一些好处,例如时间安排方面比较自由,省去了学校的通勤时间可以用来学习,也很好的保证了休息睡眠的时间。在最后的关头,充足的睡眠是极为重要的。
在家里也不用一板一眼的跟着老师走,对于自己自己薄弱的科目可以多练卷子,这样也能够起到临阵磨枪的效果。
其实很多问题不必担心,时间和精力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对于高三学生来讲,抓住最后的一个月,努力上岸才是关键。
“新高考”大环境下,高一学生如何选择自己的高考科目?
文科的某些科目相对拿分较容易,很多人都选择政治作为提分的科目,再匹配两门理科。对于一些文科素养比较高的理科学生来说,也可以学到自己喜欢的科目。
物理和化学联系密切,很多同学在选择的时候会将这两门一起选择,而一些高校的理科专业在录取时也会明确要求要选物理。
对于文科生来讲,地理比较偏理科,可以放弃地理选择生物。无论哪一种搭配,都能使学生们把自己的科目优势充分发挥,更具竞争力。
专业选择会影响未来的就业方向,而且是关乎自己未来工作的大事。这样重要的选择就需要同学们在高一选科时就完成。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因此,如果有自己的兴趣,就选择自己喜爱的科目,如果没有,就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综合一模二模的成绩和平时的测验水平,考虑老师和学长学姐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
总结:离高考就剩一个月了,无论一模二模考的怎样,都应当查漏补缺,临阵磨枪。在家的学习安排比较灵活,可以听一些其他学校的网课,了解其他的做题方法,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