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baybet雷竞技

教育部要求学做饭: 家长厨艺秀? 和高考挂钩? 真正目的只有一个

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这就意味着,今年新学期开始,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相信不少家长脑瓜子一定是嗡嗡的,学校不是蓝翔分校,孩子的实践只能留在家里。

凌乱的厨房,四散的食材,孩子的灰头土脸,哪一个都是妈妈们重量级的“噩耗”。

可能高兴的只剩下80后的父母了,前半生妈妈做菜,后半生儿子女儿做饭,简直无缝衔接了。

除了吐槽吐的爽,我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教育部门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重要机构,不会闲的没事弄出个无聊的课程方案,那么在这个时间点发布出来,其实际意义是什么呢?

咱们一层层慢慢来,首先,在疫情时代,让自理能力“下沉”到中小学的年龄段,也算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的一条“底线”。

当然,这种炒两个菜的动手能力,也仅仅是聊胜于无,而父母也不会真正对动刀动火的小朋友们放心。但当父母都在忙于工作的时候,至少可以多一点放心。

再往深挖一层,在新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这样一句躺在角落里的话:“树立乐于为家人服务的劳动观念,初步形成家庭责任感”。

只要足够细心,就会发现这才是建立劳动课的真正目的,在社会“原子化”日趋严重的今天,从小培养孩子的家庭感,可以有效降低对婚姻的抵触,进而提高生育率!

绕了这么一个大圈,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人口数量的提升,也真是煞费苦心了。

但我觉得这样做利大于弊,因为家庭责任感也是社会责任感的延伸,这就保障了社会积极意识存在的基础,是稳定的根本。

只是想法是好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第一,如何界定劳动课的成绩高低呢?会不会出现只拍照打卡并不真正劳动的现象?最后成为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定格为形式主义呢?

大概率劳动课的作业会展示在家长群里面,但只要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比较,那么就一定会有个别家长为凸显自己孩子的品味而作妖的,然后又刮起一阵攀比之风。

西红柿鸡蛋这么家常怎么好意思拿出来,那必须是5分熟美丽国进口的菲力牛排,又或者是冬虫夏草炖海参,照片背景再来个复式楼梯就完美了。

会修图的妈妈们可就占了大便宜,把平时“磨脸皮”的功夫都用在精修美食上了,也算是“撞枪口上了”。

其实,我们鼓励的是劳动本身,而不是劳动后产生的完美结果,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同时另一个更严肃的问题就是,劳动课决不能和高考成绩挂钩!

因为劳动是具有公益性质而不是功利性质,为了成绩而劳动,那就大大违背了其初衷。

同时决定劳动课成绩的因素,有太多人为可操作的空间,这只会让相对公平的高考走向“富人家的游戏”。

最后我想说,家庭劳动本应该是自然而然出现的,但是在分数至上的观念下,孩子们正在丧失体验生活乐趣的途径和能力,每天只是游荡在题海中,也真是可悲。

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个人独立账号,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随缘点赞、关注

想让我说你爱听的话,一颗棒棒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