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95%设备都是外国进口, 我国数十年培养科学家, 研究的成果在哪?

文:十夏

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样说道,“目前,中国国内医院95%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这个已经九十多岁高龄的物理学家,说出了目前我国医疗设备的现状,也说了无奈之处。

目前,大部分人的医疗压力都很大,小病尚且都不敢生,更别说大病了。而医疗费用常年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大量设备来自海外,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以CT为例,全身平扫往往需要5000元以上,部分地区单个部位的检查甚至可以达到500元以上。如果没有医疗保险,这个费用就需要患者自费。

由于我国对国外医疗器械依存度较高,医院对检验项目也没有定价权,本质上都是在为国外医疗器械企业“打工”,机器运营成本很高,患者不得不为此“买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看病贵、看病难的困境。

除CT外,B超、核磁共振等关键设备均为进口设备,其中大部分为GE、飞利浦、西门子等国外品牌的产品。虽然他们在中国有生产线,其中一些设备确实是“中国制造”,但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外国品牌手中。

大多数人不明白,中国培养了很多物理学家,但国内医院95%的设备仍然依赖国外进口,那他们这么多年的研究成果在哪?中国医疗器械市场不断扩大,未来仍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但我们自己真的没有办法进行国产吗?

首先,医疗设备本身就非常“敏感”,许多技术从诞生到成熟需要更长的测试周期或者说需要更多次数的检验。目前主流就是“西医”,中国在这方面的基础本就要弱于西方,装备技术成熟度不高。很多东西即使能“照猫画虎”,工业上能制造出来,但在实际的医疗案例中却不敢用。

其次,不是科学家不努力,而是很多事情都需要时间。中国从一开始就进口外国设备,学生和医生一开始接触到的也都是“进口设备”。再使用或新增国产设备也需要调试、适配、运行等问题,而在采购链里面,国产设备又涉及到了更多人的利益。国产设备成熟后,还需要数十年培养一批以“国产”为基础的医生。

第三,看不上国货。很多人在买东西的时候,不知不觉就将产品分为三六九等,进口排第一,合资排第二,国产排最后。这种情况不仅限于“医疗设备”,它存在于中国的许多领域,例如汽车发动机,买车时绝大多数人都是选择外国的。

从技术层面上看,一蹴而就只会带来不成熟的产品,科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对我们个人来说,可能数十年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但对于一个“学科”的探索来说,我们可能几百年都不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成长需要一百年,而一株小草只需要几天或个把月。所以大家可以换一种想法,我们需要的是不断进步,五千年都走过来了,还差这几十年吗?当然,国内不少企业近年来发展良好,如微创心脏支架,已位居国内第一,超越其他国外品牌;迈瑞的监护仪,基本上已经在各大医院普及了。

此前,美国直觉医疗公司研发的达芬奇机器人在中国手术机器人领域垄断了15年。原因是借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医生可以大大提高手术效率。当医生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时,即使手术操作出现颤抖,也会被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过滤掉。

凭借手术机器人在中国医疗市场的垄断,美国企业也赚得盆满钵满。据悉,一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造价约为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63万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了该领域的自主研发。

为突破美国厂商的技术封锁,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教授徐凯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并将其命名为“术锐”,打破了达芬奇机器人在中国微创手术领域的垄断地位。与美国产品相比,国产达芬奇机器人不仅性能好,而且售价更低。如今,“术锐”腔镜机器人已经取代达芬奇机器人,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工信部在《2021~2025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意见稿》中提到,到2025年,国家将配育6-8家医疗器械企业进入世界50强,可谓雄心勃勃。

为了帮助国产设备开拓市场,国家去年也发布通知,要求137种医疗器械全部100%国产,12种医疗器械75%国产。届时,国产医疗器械在这样的“开路”下,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如今,虽然美国企业在中国的垄断已经被打破,但中国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发展体系。同时,没有大企业成为行业的龙头,因此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