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大教授: 三种人不适合做学术, 一短视、二被动、三社交

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的张静教授认为,柴米油盐型、被动浮躁型、社交依赖型的人,不适合从事学术工作。网友们不出意外又开怼了,但甩唾沫星子的方向似乎有点不对。

一、教授说了啥?

张静教授在前不久发表了一篇文章《以社会学为业》,她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生涯,总结了自己的学术生涯。文章的末尾,她试图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少学生都会问她: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学术?

她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看法,三类人不适合做学术:第一类是只关心个人的发展和生活改善的人,第二类是习惯跟从外在的要求和安排去做事的人,第三类是没有人跟自己说话就难受,就会感到无事可做、感觉孤单的人。

她还总结了这三类人不适合做学术的原因:第一类人在做学术的过程中,不会乐在其中;第二类人没有发现问题的动力,不会主动提出问题;第三类人很难保持阅读并独立思考。最后她还总结了一句:做学术能收获别的职业收获不到的东西,要看你内心真正的乐趣在什么地方。

她的整段分析完全是她自己的看法,以我来看也确实没什么不妥,可依然还是有不少网友使出了惯用技能:开怼。这是为什么呢?

二、网友为啥喷?

来看看言辞比较“犀利”的几位网友是怎么说的吧?有人问:“教授自己生活的不如意,关心自己改善生活质量不?”有人说:“一帮成功人士只会叭叭让年轻人不要想着赚钱,要甘于奉献,要吃苦耐劳”。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说法呢?简单来说,中文水平差、逻辑水平差。张教授说的是“只关心柴米油盐不适合做学术”,她可没说“不关心柴米油盐才适合做学术”,也没说“要做学术就不能关心柴米油盐”。

此外,张教授似乎也没让年轻人不要去想赚钱,她的意思是不要只想着赚钱。而且你不能否认“吃苦耐劳”确实是一种宝贵的品质,离开这种宝贵的品质,我们是不可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短短几十年内,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的。

与此同时,有两位网友的评论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位说:“没帽子的大学老师太穷了,说这话真是不腰疼。”另一位说:“只关心学术成果的高校,也不适合育人。”如果我们把大学看成一个人,那么这个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上也会发生各种改变。

站在学校的角度看,如今的大学无疑要比几十年前更加“功利”。大学对年轻学者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没有像样的学术成果,你就拿不到教职,没有频繁的成果产出,你就会被边缘化。

拿种庄稼来类比一下:土壤有变化,庄稼没长好,咱确实不能只怨庄稼。很多庄稼为了适应土壤,不得不去改变自己。

站在年轻人的角度看,几十年前,进入大学拿下教职,可能只需要本科学历;几十年后,博士毕业进高校都比较难。年轻人进入学术圈的难度比几十年前高了不少,这一点是“前辈们”必须要承认的。

当今社会的节奏要比几十年前快很多,对“有趣灵魂”的容忍度似乎反而降低了,这是我们应该看到的。

三、专业很对口?

也许张教授的话换一种说法,就不会引发什么争议,比如说“做学术,一定要去关心那些柴米油盐之外的东西”,比如说“做学术,一定不要被动和浮躁”,比如说“做学术,一定要能享受孤独”。

话里话外,稍作改动,带来的影响完全可能不同。当下的舆论场似乎非常缺乏包容,这本身就是一种值得研究的社会现象。张教授是社会学科班出身,专业性毋庸置疑,不知道她有没有兴趣对此进行一番研究。

你对张教授“三种人不适合做学术”的观点怎么看?你认为做学术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来评论区聊聊吧。

长按点赞,一键三连,鼓励我多多创作教育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