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座通向大学的重要桥梁,每年高考期间,都会有走错考场或丢三落四的情况发生。尽管全社会都在为高考生开绿灯,可其中折射出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
当今在很多家庭中,各成员分工明确,家长负责积累教育成本以及所有生活琐事,孩子只负责提高学习成绩即可。无论家里大事小情,家长从不让学生插手,生怕耽误了他们学习的时间。
久而久之,学生的成绩能因此而提高多少,我们不得而知,学生的自理能力倒是令人堪忧。尤其是高考前后,学生在这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
“儿子曾叫我绝望”,郑强痛批教育乱象:大学生该断奶了
学生备考确实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圣贤书已成为惯例。然而高考从报名、考试、填报志愿,到最后带着行李到大学报到。
这一系列事务性工作,很多都是由考生家长一手包办的,考生除了参加考试以外,可能连考试用品都不是自己准备的。
浙大教授郑强,因为多次发表深得人心的教育理念,而受到很多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还称其为“网红教授”。他表示,在大学任教期间,每次新生入学,都有大量家长来陪同。甚至有的学生,一人上学六人陪同。
这些学生自己什么行李都不拿,全是老人在替学生扛行李推箱子。办理报到手续也由家长出面,学生全程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明显家长比学生还兴奋。学生的表现完全没有任何对 的向往之情,反而感觉是在替家长完成心愿,这样的学生怎么能好好学习。
郑强教授在一次采访中,痛批这种教育乱象,声称“大学生该断奶了”。这种精神上的断奶,不能光靠学生自己,毕竟很多学生本身也不想活在家长的阴影里。青春期的学生,最宝贵的最向往的,都应该是自由。
郑强教授虽然一直致力于教育研究,但是他在教育自己儿子的时候也陷入过迷茫。他的儿子也曾经非常淘气、叛逆,中学时几次转学让一个当大学教授的父亲深感绝望。在逐渐的磨合中,他也对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比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会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让孩子明白家长的艰辛和善意,让学生学会肩负责任,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才是生而为人的底色。在这些基础之上,学生的知识和才华才能得以应用,成为一个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
比起给学生“断奶”,家长也应该及时停止“灌奶”
家长在教育方面事必躬亲,即使再苦再累也丝毫不敢松懈,主要原因便是“不放心”。生怕自己一松手,学生就会手忙脚乱,延误大事。就比如高考,很多考生并不希望家长陪考,家长在学生反而压力很大,可是家长没等学生说完就否定了他的意见。
时间长了学生不会再主动要求独立自主,只会在物质上过分依赖家长的同时,精神上还会吐槽家长古板老套,并根本不知道感恩二字。
很多学生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几乎生活不能自理,从来不会自己洗衣服,要么寄回家,要么送干洗店,不仅麻烦而且生活费水平直线上升。
有的家长一方面抱怨学生在大学生活费太高,另一方面又舍不得让学生去勤工俭学,或者降低生活品质。家长渴了连瓶矿泉水都舍不得喝,学生却整天奶茶不离手。
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大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也会趋避利害,只会选择更加轻松的工作,即使赚得少也没压力,钱不够花回家找妈。或者干脆以考研或考公的理由,回避就业的问题。家长批评他们时,反而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牙尖嘴利就是没有生活能力。
与其说大学生需要断奶,还不如直接劝各位家长,要及早停止给学生灌奶的教育方式。不光文化课上要抵制填鸭式教育,家庭教育上也要拒绝灌奶式教育。
大学新生入学,到底需要家长陪同吗?
又是一年高考季,很多家长已经在憧憬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全家陪学生一起到大学报到。既是一次难得的旅行机会,又能确保学生能平安顺利报道。还有家长表示,不是学生离不开家长,而是家长离不开学生。
很多学生刚离开家到外地上大学,家长也觉得家里空唠唠的。这说明家长在放手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家长可以借机会,和学生一起到大学所在地游玩,建议从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收拾行李,再到入学报到一系列工作,最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
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才不会枉费家长的一片苦心。也能培养出真正从精神到物质都自由独立的优秀学生。#人生大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