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aybet雷竞技

不一定非得上“双一流”! 高考志愿填报, 这3点原则很重要

全国有约3000所高校,其中拥有“双一流”高校头衔的只有147所。这些占比不到5%的高校,被很多人称之为名校,许多高考生都是以考上“双一流”高校为奋斗目标的。

不仅是考生本人,考生的家长也非常在乎“双一流”这个头衔。如果孩子考上了“双一流”高校,他们会觉得脸上有光,甚至会到处炫耀。正因为大家普遍有这种想法,所以不少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总是盯着“双一流”。

1)

金同学的高考成绩不错,但也不算太好,如果填报“双一流”大学,选择范围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不过金同学的目标就是上“双一流”大学,父母跟他的想法一样。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一家人查看了很多资料,把部分“双一流”高校近几年的招生数据都翻了出来,仔细研究。经过分析,最后把选择范围锁定在几所录取线不太高的“双一流”大学身上。这些“双一流”大学,有的坐落在东北地区,有的是新晋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至于为什么非得要选择“双一流”大学,金同学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对以后的就业有帮助。他和他的父母都认为“双一流”大学的文凭含金量很高,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报考公务员,“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优势都非常明显。

金同学和他父母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总体上,“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要强一点的,部分地区会直接面向少数“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招录选调生。但,总体不代表全部,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少数“双一流”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不太高,可能比不过一些“双非”高校。因此,在高考成绩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不一定非得上“双一流”,总是盯着“双一流”会让自己丧失很多选择机会,即便勉强上了“双一流”大学,也不见得就能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

2)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门技术活,有些考生,高考成绩比同学多十几分,但因为志愿没有填好,大学四年下来,毕业后找的工作比同学差得多。高考志愿填报如此重要,所以我们必须要慎重,要分析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以下的3点原则非常关键。

第一个原则:注重实用性,重点考虑院校的行业影响力

考生要搞清楚自己考大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得一个漂亮的文凭吗?事实上,绝大多数考生是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他们努力学习,主要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获得更多的收入,脱离自己所在的圈层。这就要求我们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注重实用性,不要太在乎虚名。

“双一流”高校之间的实力差距是很大的,有些“双一流”高校,没有特别强的学科,整体水平普普通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比较一般,可是录取线并不低。选择这种“双一流”,不如选择一个行业影响力较大的非“双一流”领域强校。只要我们在求学期间专注学业,未来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都不会比“双一流”高校差。

第二个原则:不盲目追求热门,适当照顾自己的兴趣

追求热门是人的一种本性,但在志愿填报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克服这种本性,否则会后悔莫及。

比如2000年左右非常火爆的生物工程专业,火了几年之后马上就成为了就业红牌专业(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之一,一直持续到今天都没有缓过神;再比如前些年特别火爆的金融类专业,现在也不算是很热门的专业了,财经类院校的热度也下降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热门专业不会一直热门,冷门专业也不会一直冷门,我们填报高考志愿,应该要做到,不盲目追求热门,同时适当照顾自己的兴趣。有了兴趣,我们才会认真去学,这时就算我们就读的是“双非”高校,也会通过考研等方式进入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第三个原则:重点参考地理位置

如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综合实力不强的“双一流”高校,和经济发达地区特色鲜明的“双非”高校之间做一个选择,应该有人会选择前者,有人会选择后者。而我认为,后者带来的实际效用更明显。

经济发达地区的特色院校,虽然没有“双一流”高校的头衔,但在业内有较高的认可度,且身处就业市场的中心,毕业生能第一时间接触到行业的头部公司,他们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因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名校资源比较丰富,行业强校的本科生更容易接触名校资源,进入名校深造的可能性也会更大。

世界是变化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是普通人,没有改变世界和未来的能力,唯有不断进阶,让自己变得更强,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立足!

今日话题:作为过来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送给高考生?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