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全国各地2022高考成绩将陆续公布,一场牵动着1193万考生及其家庭的“持久战”终于要尘埃落定。而每年“金榜题名”的考生大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最需要关心和心理抚慰的失利者们往往会被遗忘在角落,他们只能默默的独自流泪,黯然伤神。相比于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的“准大学生们”,失利的考生更需要人们的关爱和鼓励。
高考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人才选拔考试,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选拔就有淘汰,有考试就有竞争,这意味着不可能做到人人都上岸,人人都被录取。因而,高考只应看作是人生成长的阶梯,并非人生的全部。当成绩揭晓之时,经过历练的考生,人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没有一个是“输家”。
一场考试失利,并不代表一个人的人生从此失利,成绩与成才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完全没必要“高度捆绑”。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著名中医药学家李时珍三次落榜仍不气馁,完成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上学时数学不及格,仅初中毕业的华罗庚成为我国著名的大数学家;众人眼中“调皮捣蛋”,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的丘吉尔发奋努力,登上英国首相之位,名垂史册;比尔·盖茨没上过大学,却创办了奇迹般的微软公司……这些都恰恰说明了即便成绩不理想,在下一个路口也照样可以精彩发挥,乘风破浪。
我们也看到,与往年铺天盖地的喜报、令人眼花缭乱的“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高分考生”相比,近些年这方面的场景沉寂了不少。随着近几年高考综合改革的持续推进,接受 的机会已有很多,“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已然过去。高考也许是多功能的,但它不是万能的。要走好接下来的人生旅程,凭借的不仅仅是高考为你敞开的大门,更重要的是这一路的洗礼所留下的一些“生存智慧”,比如,在遭遇困难和不如意时,年轻人是否也该习得一份“留得青山,赢得未来”的定力;即使考得不理想,没有进入预设的人生轨道,是否能有一番“化危为机、危中寻机”的积极考量,而不是自暴自弃。这些宝贵财富都会在未来成为你披荆斩棘的铠甲神器。
成绩已然公布,分数已成定局。分高分低,这都只是过去一段时间学习效果的体现,绝不是今后人生成就的高低。高考终将成为每位学生记忆的一部分,对于失利的考生们而言,日后回忆起这段记忆是何种滋味,取决于当下对这场考试的态度,关键时刻的抉择和“后高考时期”付出的努力。一切都会过去,明天的太阳还会照常升起,我们的生活还将延续。就此翻篇,走好当下,才能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王若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