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rebet雷竞技

夜读|我已经不敢给年轻人就业提建议了

记得好几年前,一位小我十岁的年轻人见到我,开口就是:“哥,帮我介绍个工作呗。”

他刚来大城市不久,只身一人来闯荡。我问了下他大概情况,跟他说:“你的学历不太高,找一个太好的工作不容易啊。你还是先去找个专业对口一些的,积累些经验,先熬几年,然后找个机会……”

也不知道说了一堆话对他起作用没有。后来,我从朋友圈得知,他去当了短视频网红;再后来,我又从朋友圈得知,他成了某短视频平台排名十几位的头部;再再后来,我又又从朋友圈得知,他买了法拉利。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我已经不敢给年轻人就业建议了。即便我是过来人,但我所知的世界依然很有限,看似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其实还是坐井观天。

不过如果今天硬要问我,我也不会建议“你可以当个网红”。大概率我会说,“去做你感兴趣的事”。

今天我看到一个数据,有机构组织一场调查,92.7%的受访00后对新职业有兴趣。所谓“新职业”,可能就是很多年纪大一些的人不太了解的职业,也不太容易说出好坏利弊。这个时候给什么建议可能都是方枘圆凿的,只能说,有兴趣就都去试试吧。

就以我认识的那位网红为例,我了解到他在成名之前非常坎坷,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还被诈骗过,一度负债几十万,过得非常艰难。不过为什么能“熬过来”呢,还是兴趣,他真心地喜欢这个职业。

每到这个时候,总能看到很多焦虑的年轻人。刚高考结束的,正在找工作的,都在到处询问,要找一个有前途的工作。当然也不乏有表达欲强烈的,特别乐意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不过随着我被打脸太多次,我对这些建议都持相对保留的态度。我们可以很容易从数据里得出哪个工作平均收入如何,哪个行业紧缺程度怎样,但没有人知道,你到底喜欢什么。

这听着很鸡汤,也实在没有“数目字管理”的科学性,但在一个纷纭变幻的发展空间里,我觉得这还是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方法。

我们过往的经验,正在日益失去对未来的掌控。我们总爱说某某行业洗牌,但首先洗牌的可能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在这个时候,求助某种主观的、普适的法则,是我们最后也可能是最有效的选择。

在上文提到的数据里,还有一个数字很值得琢磨。在选择工作的主要考虑中,有发展空间(58.8%)、符合兴趣爱好(53.9%)都超过了稳定性(48.8%)。

这好像不太符合舆论中年轻人风险厌恶的形象,也肯定不符合年长者的规劝——想想父母一辈的期待大多不都是稳定吗?当然,这个调查难言准确度,但我倒宁愿相信有年轻人就是这么想的。

想想稳定性是多么可遇不可求的事。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会遇到哪些风险实在难以预料,一个刚刚走出校园或准备进入校园的年轻人,又有多大本事可以精准地选中一个不愁温饱、风雨不惊的职业?所以,勇敢地从心所向,就是唯一的办法。

村上春树有句话:“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你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虽然也是句鸡汤,但不得不说,它有一定的道理。你积累的经验、掌握的知识,很容易就被甩下,倒是那些态度、精神,这些人格层面的可控之物,会在今后的岁月中越来越显出分量。

所以,回到工作这个主题,我想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都不妨保持谦卑。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公式,去解决长久人生的难题。就像我那位网红小兄弟,买了法拉利就意味着人生无忧吗?怕也未必,眼见起高楼、眼见楼塌了也很常见。只不过,一份热爱可以让你有勇气去应对所有未知罢了。

所以,如果今天有人问我求职、填志愿的建议,我只会说我没有。如果非要问,我只能说,你喜欢就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