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baybet雷竞技

农学门类本科专业: 数量上与理学相等, 一直都不是热门值得选吗?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时,人们都很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农林类专业要不要报考?一方面,她们不属于热门专业,如果报考了可能上岸几率比较大;另一方面,农学门类专业又主要与农业生产打交道,很多人并不是打心底里面喜欢。

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并不了解农学门类的相关专业。今天我们有必要总体向大家介绍一下农学门类专业。

首先,大家要知道农学是个不大不小的专业门类

在这段叙述开始之前,我们有必要知道什么是农学。关于这个问题,最简便的参考资料还是网络上流行的百科解释。

农学是研究与农作物生产相关领域的科学,包括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领域。农学(农业科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因涉及农业环境、作物和畜牧生产、农业工程和农业经济等多种科学而具有综合性。基于我国农林水行业的高度相关性,林业科学和水产科学有时也包括在广义的农学范畴之内

为什么要大家参考这个解释,那是因为这个解释与我们国家农学门类专业设置比较贴切。作为一个学科门类,农学在本科阶段一共有7个专业类46个专业,专业数量与理学相等。其中的7个专业类,与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分别是植物生产类、自然保护和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林学类、水产类、草学类。至于46个专业的详细名单,大家可以参考上面的表格。

这46个专业中,不知道有没有你喜欢的专业?

其次,新农科已经在路上,农学门类专业春天来了?

自从我们国家提出新农科教建设以来,涉农高校立即行动了起来,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仅仅2019年当年,新农科建设就已奏响“三部曲”:“安吉共识”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新农科的“四个面向”新理念;“北大仓行动”从中观层面推出了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旨在启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以项目促建设、以建设增投入、以投入提质量,让新农科在全国高校全面落地生根

其中的”安吉共识“,留给小编印象最深的是:开创农林教育新格局,走融合发展之路,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推进农工、农理、农医、农文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综合性高校要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支持支撑涉农专业发展,农林高校要实现以农林为特色优势的多科性协调协同发展。这对于农学学科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但如何破题可能需要各方协同努力,而不仅是高校或者相关的科研院所一起努力就能完成的,社会用人单位对于融合发展后的农学人才是否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北大仓行动”,包括新型人才培养行动、专业优化攻坚行动、课程改革创新行动、实践基地建设行动、优质师资培育行动、协同育人强化行动、质量标准提升行动、开放合作深化行动。其中,最诱人的无疑是《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目录》的研制出台,旨在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有涉农专业,布局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休闲农业、森林康养、生态修复等新产业新业态急需的新专业,调整淘汰不能适应农林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老旧专业,因地制宜培育农林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建设一批国家级一流涉农专业

可惜,至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专业目录的出台。”北京指南“所推动的改革和实践项目,也大多在探索阶段。

因此,我们可以说新农科建设任重道远,大家千万不要抱有太大的幻想。

最后,就业有各种各样的去向

对于多数家长朋友来说,最为关注的是就业问题,特别是部分家长可能对农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并不看好。实际上,农学门类本科毕业生就业与地域性关系比较大,也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关,但总体去向与其他专业并无二致。

公务员、事业单位当然比较流行。农林水在各个层级都算得上大单位,农学门类毕业生可以通过公考,到国家、省、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很普遍,农学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知识丰富,具有很大的优势。

农业科研单位可能本科学历不够,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在中西部落后地区,农学门类毕业生还可以到各省市、乡镇的农业、园林及植物等部门从事科研、技术开发、生产及管理等工作。

农业类院校任教任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到这些单位去,同样面临着学历问题。但优秀的名牌高校毕业生中少部分毕业生,可能也会有机会进入各类农业院校,从事相关教学及科研工作。

农业类企业和公司是主战场。大部分农学门类毕业生,可能要到这一类公司工作,如在种子、农药、化肥公司从事生产、销售、研发等相关工作。

学农学完全可能实现个人人生出彩,比如山东某市辞职市长下海的经历,多年来一直受到各方面关注。离开市长的位置后,他先后服务两家大型企业,所从事的工作都与农业有着重要关系,并且个人身价也在暴增。

这背后不仅与他学农的背景有关,还与各方面越来越重视农业行业有关,有眼光的公司都已经开始将注意力投向了这个曾经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

根据2019年左右的一份公开报道,全国农业科研人才总量达到62.7万人,农技推广机构人员近55万人,农业领域两院院士达到166人。这些专业人才,不仅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后来者开拓出了一大片职业空间。

所以,不是学农学没有前景,可能还是我们有些人对前景要求太急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rebet雷竞技 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