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名录》显示,截止到去年3月,我国本科阶段共设有13个门类,92个专业类别,共计470余种专业。
按理来说,如此庞大的“备选项”摆在眼前,应当足以满足绝大多数高考生的需求了,然而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
对于那些完全没有职业规划以及未来发展目标的学子来说,这么多学科摆在一起,大家翻着翻着报考大纲就挑花了眼,最后商量来商量去,还是选择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热门学科,比如临床医学,又或是教师的“摇篮”——师范专业等等。
不过,专业的冷热、未来就业难度高低主要还是靠市场反馈,正所谓“花无百日红”,就算是再大的“蛋糕”,可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行业也会逐渐走向内卷,到头来求职依旧成难题。
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即便是“热门专业”也难逃求职困境
以往我们谈到“热门”专业,脑海里普遍都会冒出计算机、医学专业、师范等吸引无数高三学子扎堆竞争的专业。
不可否认,能够在几百个专业中脱颖而出,确实有它们的优势。例如医学与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能够顺利入编,那么不仅社会地位高,还不用担心35岁职业危机,各种体制内福利也全都在线。
而计算机专业更是“高薪”的代名词,只要同学们实力过硬或者有名校背景加持,那么月入过万压根不成问题,甚至轻轻松松就能实现财富自由。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行业的发展,这些原本热度颇高的专业也开始出现了“求职难题”。
首先是医学专业,作为“高壁垒”的代名词,医学生的内卷程度逐年攀升,从原来的本科毕业找工作,变成了“硕士及以上学历”才能踏入大型医院的门槛,这就在无形中延长了学生求学的时间以及经济成本。
再来说一说师范专业,随着双减政策的上线,不少教培机构都走向了倒闭,就连行业领头羊的新东方也开始转型。相应的,原本找工作不算难的师范生仿佛缺失了“左膀右臂”,只能一头扎进竞争日益严峻的考编赛道,日子过得实在不算美妙。
计算机毕业生就更是“倒霉蛋”了,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互联网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中,掀起裁员风暴的公司达到了20家以上,仅半年时间,就已经有24万+的职场人领起了失业金。
那么有没有性价比比较高的专业呢?答案是有的,比如这2个未来“钱途广阔”的本科专业,即便不考研也能就业,建议考生们提前了解一下。
未来不用愁发展的2个专业,就算本科毕业也同样吃香
【专业一】:新媒体传播
在数字化时代,新媒体作为区别于以往传统媒体的发声形式,慢慢凭借着自身优势走上了行业发展的风口,而这也给企业与个人带来了诸多求职机会。
尤其是在互联网逐渐变得多元化以后,各行各业的运营人才都变得抢手起来。根据2021年领英统计的结果显示,求职市场中新媒体岗位提供数量增加了10.8 倍,薪资水平也相当在线。
更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学历,新传运营岗位更看重创意和经验,再加上入行门槛低,所以即便是本科专业出身,但要是能做出成果来也一样很吃香,22年的考生可以参考一下。
【专业二】:集成电路
说到这个专业,许多家长和学生大概都是一脑袋问号,但该学科其实是能够与人工智能平起平坐的存在,主要培养的是在信息领域内从事芯片科研开发或者工程的定向人才。
根据人才白皮书显示,该产业共需人才75万人左右,其中芯片方向的人才缺口在24万人左右,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培养速度跟不上企业的需求量。
另外,在今年6月下旬吴汉明院士在相关座谈会中也提到,集成电路将会是未来十年的技术窗口,可见其行业发展的潜质。
报考专业还是要看市场导向
虽说大家一直强调同学们选择专业要看个人兴趣、要看与家庭条件的匹配度,但归根究柢,学生四年读下来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就业,为了找到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
所以在选择专业的问题上,大家还是不要盲目,要根据市场的反馈来做决定,争取走到风口上。
而且很多专业并不是“热门”就一定适合所有人,毕竟“蛋糕”就那么大,大量参差不齐的毕业生加入,形成“内卷”是必然趋势,大家还是要考虑好这背后隐藏着的成本再决定。